每次驗光後,醫生都會把檢查結果附在病曆本。R、L、VD、PD、S、C、A……讓人眼花繚亂。這些看著像密碼一樣的字符和數字,很多人直呼看不懂。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眼鏡度數,今天就教大家一分鐘看懂驗光單。
驗光單一般是由各種符號及數據組成。想要讀懂驗光單,首先要弄懂驗光單上各個符號所代表意義,然後對照著數據理解,就會知道這些數據所表達的含義。
下面,我們對照著表格的符號,一一來學習吧!
驗光單最上方的信息是做檢查的日期時間、檢查編號和姓名信息。
在表單中,R(right)表示右眼,L(left)表示左眼。因此在R欄中的數據為右眼的數據。L欄中的數據為左眼的數據。
L.DATA的數據通常是3次驗光後,最終的綜合參考值。
S代表球鏡,表示近視或遠視度數(「+」指遠視;「-」指近視),比如這一欄的-3.00代表近視300度。
C代表柱鏡,表示散光度數,比如:-0.25代表散光25度。
A指散光軸向,有散光才有散光軸向。
VD是指鏡眼距(表示測試距離),這個距離就跟我們平時戴眼鏡時從鏡片到角膜頂點的距離差不多。
PS是指瞳孔直徑。
PD是指瞳距,表示兩眼間瞳孔中心(黑眼仁中心)的距離。
通過以上說明相信大家已對驗光單有了基本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下解讀,根據這張驗光單的驗光結果可知:
右眼近視300度,散光25度,散光軸位是68度。
左眼近視225度,散光50度,散光軸位是86度。
眼距:12mm
瞳距:58mm
科普連結:
什麼是電腦驗光?
電腦驗光發展於上個世紀70年代,屬於客觀驗光法。用於這種驗光的設備是光學、電子、機械三方面結合起來的儀器,其原理與視網膜檢影法基本相同,另外採用紅外線光源及自動霧視裝置達到放鬆眼球調節的目的,採用光電技術及自動控制技術檢查屈光度,並可自動顯示及列印出屈光度數。此法操作簡便,速度快,是驗光技術的一大進步。
能直接拿電腦驗光的結果去配眼鏡嗎?
顯然是不能的。電腦驗光只能作為參考值,不能作為配眼鏡的依據。電腦驗光雖然簡便快捷,但是它也有不足之處。首先,電腦驗光對於眼睛的測量結果會存在一些偏差,並且只能對被檢者屈光的大致範圍作出預測。電腦驗光的一大缺陷還在於它只在一瞬間就完成了操作的全過程,就好比照相機快門一閃而過,容易造成被檢者緊張,屈光度也隨之瞬間變化,進而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
普通驗光 ≠醫學驗光
普通驗光一般是依據電腦驗光得出屈光度數,操作方法和步驟都相對簡單。這種情況下測出的度數並不是特別準確的,所以有的朋友帶上新配的眼鏡會有頭暈,噁心等症狀。
醫學驗光是檢查光線入射眼球後的聚集情況,它以正視眼狀態為標準,測出受檢眼與正視眼間的聚散差異程度。是根據患者的眼部檢查、屈光狀態、眼位、調節力、視功能、年齡、職業、用眼習慣等十幾項診斷指標而給出的科學處方,直接關係到所配眼鏡的準確性和舒適性。醫學驗光後配鏡能讓患者看清物體的同時擁有更舒適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