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豆瓣上盤點了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的高分好劇,其中不乏爆紅的《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龍嶺迷窟》。
但無一例外都是十來集的網劇。
在很多人看來,短而精是未來國產劇的新出路。
當然,觀眾追求「短」,也是對目前上星劇注水嚴重的一種無奈的抗議。
之前小妹給大家推薦劇,都會避免那些冗長的裹腳布,但今天要說這部劇卻是個例外。
它很長,但絕對值得吹爆——
《大秦賦》
很多人排斥現在的古裝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對歷史人物的毀滅式改編。
基於此,歷史正劇就顯得彌足珍貴。
《漢武大帝》《康熙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經典歷史正劇儘管已經開播很多年了,但依然被觀眾津津樂道。
而最近幾年最受觀眾追捧的正劇,必須是《大秦帝國》系列。
《大秦帝國》改編自孫皓暉的同名小說,如果說之前的歷史劇還都是圍繞著某個帝王 的一生。
那《大秦帝國》系列則是以整個秦的歷史為依託,講述了秦國如何在幾代人的接力奮鬥下由弱變強,並最終東出與六國爭霸一統天下。
這個系列多牛呢,從2009年開播以來到現在,最差的《崛起》也有8.5分。
而如今這個系列最終迎來了最後一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後改名為《大秦賦》。
這一部最大的看點就是千古一帝嬴政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關於嬴政的影視劇可太多了,經典穿越劇《尋秦記》《神話》,傳記類的《呂不韋傳奇》《秦始皇》。
還有純屬胡鬧的《皓鑭傳》《秦時麗人明月心》《贏天下》等等。
總之老嬴家裡的那點事,觀眾真的門清。
(史上最黑嬴政)
但因為嬴政在歷史上有較多的爭議,缺少了主角所需要的「光偉正」特質,導致很多影視劇裡的嬴政並不是正面人物,要麼兇殘暴虐,要麼陰險狡詐。
不僅僅是嬴政,關於秦國的歷史,也很少有影視劇是站在秦國人的視角去看待的。
但《大秦帝國》不同,從書到劇,都是從秦人自己的視角去展現秦王朝那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故事承接長平之戰,從嬴政的父親嬴異人出逃趙國開始講起。
嬴異人被作為人質受困於趙國8年,在8年期間裡,他忍辱負重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故土。
然而邯鄲之戰的打響,讓嬴異人的性命危在旦夕。
關鍵時刻,呂不韋買通城門守衛,將嬴異人安全送回了鹹陽。
但慌亂之際,趙姬和嬴政母子卻被遺落在趙國。
第一集幾大人物悉數登場,並通過一場出逃的戲份完美糅合在一起。
歷史上的呂不韋,懂謀略,攻心術。
他和嬴異人關係交好,完全就是他布下的一盤大棋,嬴異人於秦國有功,將來若能平安回到鹹陽,必然大有作為。
而他正是看中了這點,才不計後果地幫助嬴異人歸秦。
但,也不是那麼容易。
和所有宮鬥劇一樣,鹹陽也在上演著權謀奪嫡大戰。
嬴異人在宮中沒有勢力,生母在宮中也沒有地位,倘若想繼承大統,必然得有一個厲害的靠山。
而華陽夫人就是那個最適合的人選。
鄔君梅演的華陽夫人一登場就是氣場全開。
歷史上的她,有過人的膽識和非凡的魄力,但因為膝下無子,所以一直有心認一個養子作為依靠。
此時嬴異人回來了,還帶著忍辱負重8年的光環。
於是兩個人馬上就在呂不韋的推動下達成了這筆雙贏的交易。
在《大秦賦》裡,嬴政是絕對的男一號,但少年時期的嬴政戲份不多,前八集的劇情重點依然在秦宮裡的奪權大戰。
嬴異人回來之後沒多久,華陽夫人就為了更好控制他,強行給他安排了一門親事。
嬴異人雖然表面歸順,但心裡一直沒有放下趙姬母子。
嬴異人對於趙姬母子的情感很特殊,在趙國為質的八年時間裡,趙姬是他絕對的精神依靠,所以為了榮華富貴拋妻棄子的事情,他做不出來。
但非要在江山和美人之間選,嬴異人還是會毫不猶豫選擇江山。
秦趙和談的時候,趙國拿趙姬母子作為要挾,辛柏青老師將嬴異人這種糾葛和無奈演繹得是淋漓盡致。
看似寵辱不驚的嬴異人,面對趙國的相逼,咬著後槽牙威脅道:
如果你殺趙姬母子,那我將來繼位就要殺光所有趙人。
這段真的是演技炸裂!
當然,趙姬沒死,嬴政也在數年之後成功回秦。
此時老秦王崩了,嬴異人的爹也就是安國君在繼位僅僅三天之後也崩了。
這極為戲劇性的一幕,讓謀劃多年的呂不韋在家中難過的差點笑出了聲。
表情在哭,內心在笑,老段這段的表情變化實在是太妙了。
呂不韋傾盡所有把一切都壓在了嬴異人身上,而事情也果真如他預料的那樣,嬴異人登上王位,趙姬被立為王后,嬴政也成了嫡子。
被華陽夫人控制了那麼多年,嬴異人急於掌握大權堅持推舉呂不韋為丞相,但呂不韋因為出身為商,遭到了華陽夫人乃至整個朝堂的百般打壓。
但呂不韋根本不以為意,因為他的夢想就要隨著一個孩童的長大而變得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整部劇完全是按照時間線推進的,沒有任何閃回的鏡頭,也沒有什麼狗血的感情線。
歷史上嬴異人只當了三年的秦王就崩了,也就從第九集之後,嬴政開始走入故事的主線。
但看到張魯一出現的時候,小妹著實吃了一驚,因為嬴政繼位時只有13歲,而張魯一已經40了。
這也是劇播到目前為止最違和的槽點了,但也能理解片方應該想通過換演員的形式起到劇情節奏上的轉折作用。
嬴政繼位之後,呂不韋徹底權傾朝野,手也是越伸越長。
他以為他能隨意擺布這個小秦王,可是小秦王卻是匹惹不得的狼。
《大秦賦》作為一部歷史正劇,承接前作,又是整個系列的最高潮,還有諸多實力派明星加盟,可謂是未播先火。
當然,歷史劇最容易被觀眾詬病的就是服道化。
遙想一些古偶劇為了讓畫面更為鮮亮,讓主角梳著奇奇怪怪的髮型,穿著奇奇怪怪的顏色。
而《大秦賦》延續了前三部的高水準,無論是戰爭場面還是宮廷布景,都儘可能地還原真實的歷史。
這造型,誰看了不得說一句兵馬俑本俑嗎?
尤其是第一集,一上去就來了個大手筆的邯鄲之戰,又是布陣又是攻城,都拍得有模有樣。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沒有配音,所有的對白都來自現場收音,對演員們的臺詞功底也有著極高的要求。
那些以歷史劇外殼套一個辣眼睛的瑪麗蘇就不提了,歷史正劇播到現在,想出圈說實話真的要下一番狠功夫。
拍的太深沉,觀眾沒耐心追,臺詞念的太生澀,遙控器直接就給你調走。
能真正被反覆觀看細細品味的正劇,少之又少,遇上了就且看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