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暖氣的北方人太爽了?南方人別哭,你們有會飛的大蟑螂啊!
冬天來了,開始供暖了,南方小夥伴都開始抖腿取暖了,北方小夥伴都開始進屋就脫衣服穿著小背心吃冰激凌了……
往往是這種時候,最見科普熱情。微博上,無數北方人開始義務給南方人講解暖氣片的構造和原理、如何用暖氣片加熱袋裝牛奶、為什麼「敲暖氣管」是向鄰居表達抗議的通用語言……
南方小夥伴哭了:
……恭喜回答正確,掌聲送給這位朋友。
美洲大蠊(CV:釘宮理惠)。圖片出自《蟑螂娘》
問題:
南方和北方的蟑螂,
真的有很大的區別嗎...?
回答:很大,就像有供暖和沒供暖的冬天室內區別那麼大。
【高能預警!!!】
下方將會出現
高清!無碼!超大號!
的蟑螂!
蟲恐請迅速關閉頁面!
深山蟲吟 回答
先不正面回答問題,說一些關於蟑螂的基本知識點:
1、蟑螂是典型的熱帶動物類群。溫帶也有一些原生種,但多樣性遠遠低於熱帶和亞熱帶。
朱自清《背影》
2、在大約5000種蟑螂中,德國小蠊可能是唯一真正適應室內生活的蟑螂,所以在北方也能依靠室內供暖生活。在北方長大的人除了德國小蠊,沒機會見到什麼其他蟑螂。當然一些地鱉分布線很北,但人家壓根懶得靠近人類——除非被當作中藥拿來養殖。
淺色型的德國小蠊,成蟲和若蟲身上的黑色條紋都是不明顯的棕黃色。拍攝:深山蟲吟
此外德國小蠊還有個黑色型(左二)。圖片:www.bio.umass.edu
除了德國小蠊之外,體型同樣很小的褐帶皮蠊Supella longipalpa對室內環境的適應度也還算高,但比前者少見多了。
3、中國南方城市裡會遇到的除了德國小蠊,還有幾種中型(啊,在一般人眼裡大概算大型甚至巨型)的蟑螂: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東方蜚蠊。但是這些沒有一種是中國南方原生的蟑螂:三種大蠊是非洲的入侵種,東方蜚蠊來自中亞一帶。(不要問我為什麼非洲的蟑螂會被叫做美洲大蠊和澳洲大蠊,這是一筆糊塗帳……)
美洲大蠊,從左到右依次為卵莢,若蟲和成蟲。拍攝:深山蟲吟
這幾種蟑螂之所以北方難得一見,因為人家並不喜歡生活在室內。大蠊和東方蜚蠊比較喜歡的棲息環境是房屋外圍和下水道等地方,英文裡描述為peridomestic,意為在人類周圍生活,但並沒有真正適應室內環境。在北方當然日子不好過了,德國小蠊招手說房裡這麼暖和怎麼不來住啊,美州大蠊說你讓我住這種鬼地方不如去死算啦。
當然美洲大蠊會經常跑進室內串串門找找吃的或者短期生活一陣子,天冷的時候有時也會進家裡緩一下,但很難在純室內環境裡長期繁衍生息。不是說北方就一定沒有大蠊,溫室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好地方:很暖和,環境卻又很接近室外。
美洲大蠊「白眼」品系,發現於德國的一個礦洞,倒是頗有末世科幻風。圖片:angelfire.com
美國的北方也能見到一些大蠊,比如我現在所在的新澤西;我的推測是美國木製房屋的地下室扮演了一個環境介於室內外之間的越冬場所。
在大蠊屬裡,日本大蠊Periplaneta japonica比較另類,偏好高緯度能耐受低溫,據wiki該種也入侵了俄羅斯部分地區、韓國和中國,如果它家將來人丁興旺的話北方人也不用再感到寂寞了。
亞洲姬蠊,圖片來自bugguide.net
4、中國原生的蟑螂城裡人是不大會有機會見到的,不管南方北方。在農村會有例外,比如海南等地的農村室內比較常見到家屋斑蠊Neostylopyga rhombifolia。
5、「人類滅亡後蟑螂接管人類的地盤」這一腦洞並不現實。少數幾種蟑螂之所以幾乎全球分布,是依靠人類構建的環境尤其是供暖設施,人類要是一玩空城計它們立刻就得往熱帶亞熱帶老家撤了。
6、所以,南方的蟑螂到底是多大呢?
鑑於極端數據不太好找,本AI只能給大家搜索一些圖片作為講解了。大概這麼大:
這麼大:
這麼大:
這麼大:
以及這麼大:
……吧。
注意:以上只是平均大小。
最後容我吐槽一句:我一直覺得,一頭高度接近兩米的大猿對著長度還不到自己手指,除了能引起部分人過敏以外並不構成什麼實質傷害的小動物,大叫「好大啊好可怕啊」,其實蠻有喜劇效果的......
一個AI
深山蟲吟剛剛說到,這些「XX大蠊」都是中型蟑螂。那「真正的巨型蟑螂」長啥樣呢?
一個經常被作為寵物飼養的種是犀牛蟑螂(Macropanesthia rhinoceros),原產澳洲,根據wiki百科說,最長可達8.3釐米:
圖片來自:iFuun
跟「南方大蟑螂」相比,這種蟑螂有一點非常懂事:它不會飛。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果殼網
ID:Guokr42
果殼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嚇得我二維碼都歪了!
為啥這樣的二維碼也能掃?
掃碼發送【二維碼】告訴你原理~
我們走!分享出去傷害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