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ZigBee技術的大棚溫溼度無線監控系統研究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自動化和數位化也勢在必行。大棚種植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典型技術,其應用日益普遍。而大棚內部的溫溼度對農作物的生長密切相關,因此對大棚內溫溼度數據的監控就顯得非常重要。大棚溫溼度監測與控制是農業現代自動化、數位化的關注熱點之一。基於ZigBee技術的大棚溫溼度無線監控系統具有低功耗、低成本、自組網等特點。滿足大棚溫溼度監控系統的需求,能夠對大棚內的溫溼度進行自動監測和控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數位化和網絡化。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基於無線傳感網絡的農業數位化系統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307.htm

1 大棚溫溼度無線監控系統的總體設計

大棚溫溼度無線監控系統主要由監控中心PC、ZigBee無線網絡、傳感器和控溫控溼執行機構組成,其總體框圖如圖1所示。其中ZigBee無線網絡採用星形網絡,由一個ZigBee協調器和若干個ZigBee終端組成;傳感器使用單總線接口的單片全校準數字式相對溼度和溫度傳感器DHT11,控溫控溼執行機構包括加熱單元、製冷單元、加溼單元和進出風單元等。

2 系統硬體設計

2.1 ZigBee終端節點的硬體設計

ZigBee終端節點由溫溼度傳感器、ZigBee無線通信模塊(CC2530)、加熱器、製冷器、加溼器和進出風設備組成。ZigBee終端節點主要實現兩個功能。第一個功能是自動採集大棚內的節點溫溼度並將溫溼度轉化為ZigBee數據包周期性地通過點對點的模式由ZigBee終端節點點播發送到ZigBee協調器節點;第二個功能是根據ZigBee協調器廣播模式發送來的大棚內部給定溫溼度範圍和大棚外部的溫溼度值,對加熱器、製冷器、加溼器和進出風設備進行實時的自動控制和調節。

2.2 ZigBee協調器節點的硬體設計

ZigBee協調器採用CC2530,此節點實質上充當一個無線收發器。它不斷地接收從ZigBee終端節點發送過來的溫溼度數據,然後通過UART串口與監控中心PC連接,把接收到的大棚溫溼度數據轉發給監控中心PC。監控中心PC實時直觀地將溫溼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描畫出來;在監控中心PC的管理系統上可以設定大棚內部溫溼度值,通過UART串口將給定的溫溼度值發送到ZigBee協調器。ZigBee協調器通過廣播模式將溫溼度值發送給每一個在它網絡覆蓋範圍的ZigBee終端節點;與此同時,ZigBee協調器還與一個溫溼度傳感器相連接,周期地採集大棚外部溫溼度數據,同樣通過廣播模式將這個數據發送給各個ZigBee終端節點。監控中心PC、ZigBee協調器和ZigBee終端信息交互傳輸框圖如圖2所示。

3 系統軟體設計

3.1 ZigBee終端節點與協調器軟體設計

ZigBee終端節點和協調器節點軟體的設計是基於CC2530無線收發模塊、ZigBee2007/PRO協議棧以及IAREmbedded Workbench集成的開發環境上開發的。在ZigBee網絡中存在3種邏輯設備類型:Coordinator(協調器)、Router(路由器)和End—Device(終端設備)。每一個ZigBee網絡中有且僅有一個協調器,首先由協調器創建一個網絡,再接受終端節點設備申請加入網絡的請求。終端節點與協調器的程序設計流程圖分別如圖3和4所示。

3.2 溫溼度控制算法

本系統的控制對象為溫度和溼度。為了達到節能的效果,系統除了採集大棚內部溫溼度外,還對大棚外部的溫溼度進行採集,對比大棚內外部的溫溼度後再決定如何綜合控溫度和溼度。當大棚內部的溫溼度不符合大棚內部植物的生長需要,而大棚外部的溫溼度條件符合時,則通過開啟進風/出風設備使大棚內部的空氣對流換氣來達到控溫控溼的目的;否則,系統通過產生脈衝調寬波(PWM)對加熱器、製冷器、加溼器等設備實現綜合控制,從而對棚內溫溼度進行控制和調節。系統採用PID控制算法,將控制信息轉化成PWM輸出,改變PWM波的佔空比,實時控制加熱加溼的時間。

PID控制器的輸入輸出關係為:

式中u(t)為控制器的輸出信號,e(t)為溫溼度的偏差信號,Kp為比例係數,KI為幾分增益,KD為微分增益。

為了使於控制器能對式(1)進行計算控制,便於軟體的實現,須將式(1)中的連續微分方程轉化為離散的差分方程。將式(1)中的積分項離散化,採用累加和的形式,並將微分項離散化,採用一階後項差分。可以得到式(1)的位置式離散PID表達式:

根據溫度的控制範圍(20~75℃),溼度的控制範圍(20%RH~95%RH),把控制器輸出信號u(t)與輸出PWM範圍(0~99)對應。根據PID參數整定方法,去調節Kp、KI、KD的值,直至獲得溫溼度最好的控制效果。經過反覆調整參數並試驗運行,觀察控制效果,最終確定溫度控制器PID控制算法係數Kp1、KI1、KD1的值為4.02、2.8和1.23,溼度控制器PID算法係數Kp2、KI2、KD2的值為5.94、5.96和1.48。算法中還加入一個系統溫溼度超調機制,為了預防在某種特殊的季節和光照度下,造成控溫控溼設備無法在能夠接受的時間內達到控溫控溼要求或者溫溼度曲線嚴重超調時,系統發出報警信號,提醒管理者及時處理。此外,為了儘量消除加熱、加溼等會造成大棚內部溫溼度場的不均勻,還須在在大棚內部加一個氣體循環風機。在控溫控溼的過程中同時開啟氣體循環風機,使流動的空氣帶動溫溼度場讓大棚內部形成一個趨向於均勻的溫溼度場。

3.3 監控PC管理系統軟體設計

監控PC管理系統採用Visual C++6.0作為開發工具。Visual C++6.0提供了實現串口通信的許多方法,其中Microsoft公司提供的簡化Windows下串行通信編程的Activre控制項MSComm控制項為應用程式提供了通過串口收發數據的簡便方法。監控PC管理系統採用圖形化的操作方式,用戶可以根據溫溼度曲線、歷史數據查詢和超限報警等及時了解監控大棚內部的溫溼度,並且能夠實時改變大棚內溫溼度的設定值。

4 系統測試及數據分析

為了驗證基於ZigBee技術的大棚溫溼度無線監控系統的可行性,搭建了模擬大棚實驗系統。模擬大棚監控系統主要由監控PC機、系統協調器、兩個ZigBee終端節點、以及加溼器、加熱器、製冷器和進出風設備等執行機構組成。在模擬大棚裡布置了兩個單總線溫溼度傳感器節點(DHT11),對大棚內部的溫溼度進行實時檢測;兩個ZigBee終端節點根據實時檢測的溫溼度值以及系統給定的溫溼度值獨立控制各自的執行機構對棚內溫溼度進行調節。基於ZigBee技術的模擬大棚內傳感器和執行機構位置如圖5所示。

4.1 系統測試

在搭建模擬大棚實驗系統的基礎上,對系統進行了各種測試:包括1)監控PC通信管理、數據管理和越限報警測試;2)各節點單獨工作,測試系統溫溼度階躍響應;3)各節點同時工作,對溫溼度進行PID協調控制調節以驗證整個系統的調控效果;4)監控系統的抗擾動測試。

4.2 測試數據與分析

圖6(a)、圖6(b)為當各節點單獨工作時,在室溫下施加一個階躍給定,大棚內部的溫溼度響應曲線。關閉製冷器、加溼器和進風排風風扇,讓加熱管單獨工作,ZigBee終端節點對大棚內部的溫溼度進行實時採集,在監控PC管理系統上實時地顯示溫溼度數據,並且自動繪製溫溼度歷史曲線。經過一段時間後,溫度由室溫穩定在60℃左右。升溫響應曲線如圖6(a)所示。關閉加熱管、製冷器和進風排風風扇,單獨開啟加溼器,經過一段時間後,大棚內溼度達到飽和。加溼響應曲線如圖6(b)所示。

測試了監控PC管理系統、ZigBee無線通信和控溫控溼設備的工作狀態之後,為了檢驗整個系統PID控制算法的控溫控溼效果,需要對溫溼度同時進行PID控制和調節。把給定溫度和溼度分別設定為32℃和62.5%RH,對加熱控制器和加溼控制器分別進行PID算法控制,控制過程響應如圖7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溫溼度響應曲線都有一定超調產生,但能較快達到設定值,並且可以消除系統靜差,獲得較好的控制效果。

大棚內部的溫溼度會隨著大棚外部氣候變化而改變。一年春夏秋冬的氣候變化,和一天24小時外部環境都會對大棚內部的溫溼度造成一定影響。例如一場突降的大雨有可能會導致大棚內部溼度的驟然上升和溫度的驟然下降。為了驗證本監控系統PID控制算法能否克服這樣的溫溼度擾動,達到較理想的控制狀態,測試中人為給大棚內部一個突然的溫溼度擾動。系統溫溼度控制調節抗擾動響應曲線如圖8所示。從大棚溫溼度抗擾動響應曲線圖可知,不論突然的升溫還是降溫擾動施加於系統,在監控系統PID控制作用下,經過一小段時間後,棚內溫度和溼度都能夠逐漸恢復到期望的穩定狀態,收到了較好的控制效果。

即使已經均勻地布置傳感器節點和加溼加熱設備的位置,局部加熱、加溼也會造成大棚內部溫溼度場的不均勻,所以在圖7~圖8中可以看出,不同節點的溫溼度曲線並沒有完全重疊,但溫溼度的變化趨勢是一致的。本監控系統PID控制算法也能夠達到良好的溫控溼控效果。

5 結論

基於ZigBee技術的大棚溫溼度無線監控系統由監控PC管理系統、ZigBee CC2530無線通信模塊、協調器、以及加熱、製冷、通風等執行機構組成,採用Visual C++6.0作為開發平臺,設計和實現了上位機PC與下位機CC2530的串口通信、溫溼度實時採集及數據存儲、歷史曲線繪製、以及大棚內溫溼度PID自動控制調節,包括對大棚內環境的升溫、降溫、加溼、除溼及換氣的多功能綜合控制。實驗表明,基於ZigBee技術的大棚溫溼度無線監控系統,採用PID控制算法可以較快地達到控溫控溼效果,抗溫溼度擾動性強,系統運行穩定,操作簡單可行,造價成本低,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相關焦點

  • 基於RS485總線的溫溼度監控系統設計
    而溫溼度也是最不輕易保障的指標,針對這一情況,研製可靠且實用的溫溼度監控系統顯得非常重要。監控系統以RS-485總線協議為基礎組成分布式網絡結構,採用PC機與單片機組成的多機系統完成丈量與控制任務。  2 系統硬體結構及工作原理  2.1網絡監控系統結構
  • 一種關於無線測溫的系統的方式|傳感器|溫溼度|測點|組態_網易訂閱
    本系統由:智能無線測溫採集單元、無線溫溼度監測終端、後臺監控平臺系統(包括伺服器、平臺板測溫軟體)三部分組成。漢字輸入功能:系統採用嵌入式技術,內置漢字字庫,可手寫錄入信息。  1、 無線採集單元 :   無線數據採集,存儲,中繼等功能。主要可實現無線自組網。
  • 大榕樹溫溼度監控系統介紹
    為了維護倉儲商品的質量,應創造適宜於商品儲存的環境,當庫內溫溼度適宜商品儲存時,就要提前預防庫外氣候對庫內的不利影響;當監控到庫內溫溼度不適宜商品儲存時,就要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調節庫內的溫溼度。因此,建立實時的溫溼度監控系統來保存完整的歷史溫度數據都已經列入行業規範。機房環境必須滿足計算機設備對溫溼度等技術要求。
  • 溫溼度傳感器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而這時的溼度傳感器也慢慢的走向集成化,比如SHT11溼度傳感器,此時的溼度傳感器分為線性電壓輸出式集成溼度傳感器、線性頻率輸出集成溼度傳感器、頻率/溫度輸出式集成溼度傳感器三大類。這個時期的溫度傳感器和溼度傳感器已經算是技術發展的象徵。   幾年前,國外的溫溼度傳感器已經達到了巔峰水平,而我國由於科技的制約,只能使用進口溫溼度傳感器去彌補我國大棚溫溼度監控系統中智能化程度的不足。
  • 糧倉溫溼度監測系統解決方案
    近些年來,全國各地中儲糧糧倉開始實施智能糧庫建設,運用高精度傳感器、高清視頻監控、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集遠程監測、庫存數據監測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智能化管理體系。糧倉受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溫溼度,溫溼度過高都會導致糧食發生黴變,因此,精訊暢通糧食倉庫溫溼度監控系統的出現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保證糧食正常儲存環境。
  • 運城大棚溫室造價建設、塑料大棚
    因此大棚覆蓋的薄膜,應選用耐溫防老化、除塵無滴的長壽膜,以增強棚內受光、增溫、延長使用期。這些系統的平均功耗需求極有可能在亞毫安範圍內,從而直接限制了單片機所能達到的處理性能。幸運的是,新一代嵌入式單片機具有動態控制其時鐘切換頻率的功能。照度傳感器。同樣是壁掛的安裝方式,可以安裝在大棚的頂部,測量光照度。智能農業溫室大棚監控採用zigbee技術的優勢是什麼?
  • 這幾種無線技術為家電智能保駕護航
    而無線通信技術成為了家電智能化的基石,當前市面上,智能家電採用較多的無線技術基本有以下幾種:zigbee技術、紅外技術、藍牙技術、Wi-Fi技術以及射頻技術等。 Wi-Fi技術 智能家電系統大多基於Wi-Fi無線物聯網技術,以實現對家電設備的智能控制。
  • 梅州連棟日光溫室大棚建設、溫室大棚價格是多少
    梅州連棟日光溫室大棚建設、溫室大棚價格是多少大棚棉被理想的保溫被應具有傳熱係數小,保溫被保溫性好,重量適中,易於卷放,防風性、防水性好,使用壽命長等優點。一種可取代大棚草簾的新產品——大棚保溫被正式投放市場,深受菜農的青睞。
  • 溫溼度傳感器的四種數據傳輸方式
    下面溫溼度傳感器為例,來講一下傳感器的四種數據傳輸方式。 首先聲明一下,這四種數據傳輸方式並不局限於溫溼度傳感器。因為溫溼度傳感器作為我們日常生活常見的一款傳感器,數據上傳方式較為全面,相對來說具有一定代表性。
  • 無線傳感器應用實例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對數據採集、傳輸和監控管理的傳統方式。首先,由各種無線傳感器類型採集相應的數據,如溫度,壓力,溫溼度,流量,液位,速度,稱重等,通過無線的方式上傳到智能網關,智能網關對收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後,再通過無線方式傳輸到監控伺服器,最後通過伺服器可以直觀的查看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 溫室大棚建設開窗電機系統簡介和工作原理
    、保溫、溼窗簾/風扇降溫系統、噴滴灌系統或滴灌系統、移動苗床等自動化設施,基於農業溫室環境的高科技「智能」溫室。」即智能溫室監控系統。它由傳感器、自動化控制系統、通訊、計算機技術與專家系統與一體,通過預裝多種作物生長所需的適宜環境參數,搭建溫室智能化軟硬平臺,實現對溫室中溫度、溼度、光照、二氧化碳、營養液等因子的自動監測和控制。
  • 一種基於wifi的無線測溫系統
    一種基於wifi的無線測溫系統溫度是工業、農業生產中常見的和最基本的參數之一,在生產過程中常需對溫度進行檢測和監控,採用微型機進行溫度檢測、數字顯示、 信息存儲及實時控制,對於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節約能源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伴隨工業科技、農業科技的發展, 溫度測量需求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要。
  • 臨沂怎麼搭建連棟大棚多少一平方、太陽能大棚
    基於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的深圳信立科技智能大棚環境監測系統解決方案,可實時無線採集和傳輸溫室大棚內的溫度、溼度、光照、土壤溫度、土壤溼度、CO2濃度、葉面溼度、溫度等環境參數,通過PC電腦、移動手機和平板電腦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的方式顯示給用戶,並根據種植作物的需求提供各種聲光報警信息。該方案的優勢在於低功耗運行,高精度採集和系統性能穩定運作,實現PC電腦、移動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監控。
  • 智能溫溼度傳感器的特點是什麼,它的應用有哪些
    建大仁科RS-WS-GPRS/4G-6系列是基於GPRS傳輸的溫溼度變送器,只需一張移動或聯通的SIM卡(4G選型支持全網通),採用大屏液晶顯示,具有溫溼度上下限雙控,限值自由設置,溫度、溼度憑密碼校準,GPRS數據傳輸等功能,內部集成報警功能模塊(蜂鳴器和繼電器),可實現超高、低溫、高、低溼時報警。產品採用瑞士原裝溫溼度測量單元,具有測量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等特點。
  • 基於PXA310平臺的溫溼度傳感器設計與實現方法
    的設計與實現方法。監控系統大都採用單片機控制,其監控的準確度和實時性不太令人滿意。本文尋找到一套切實可行的傳感器晶片,基於PXA310硬體平臺和Linux 作業系統,能有效監控現場溫溼度變化。在周圍環境發生變化,不能滿足工作要求時,可以獲取監控數據並提出預警,提高生產和工作環境檢測的可靠性及實時性。
  • 深度科普——農業溫溼度傳感器中到底有什麼高科技?
    在生產和科學研究中,許多物理現象和化學過程都是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的,人們的生活也和他密切相關。溼度:溼度很久以前就與生活存在著密切的關係,但用數量來進行表示較為困難。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表示溼度的物理量是空氣的相對溼度。用%RH表示。在物理量的導出上相對溼度與溫度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定體積的密閉氣體,其溫度越高相對溼度越低,溫度越低,其相對溼度越高。其中涉及到複雜的熱力工程學知識。
  • 機房監控系統四大監控內容
    二、環境監控機房監控系統監控內容主要包括:空調,漏水檢測、溫溼度等。水管等附近漏水的發生,並及時報警;4、溫溼度:監測各房間信立無線溫溼度傳感器所採集的溫度和溼度數據。在機房監控中需要監控的對象有很多,對於環境方面我們監控的對象有溫溼度,有了溫溼度那麼溫溼度傳感器自然也隨之產生,溫溼度傳感器的應用非常廣泛,在各種領域都有使用,尤其是在需要實時記錄溫溼度等參數變化的場所中最為明顯。採用溫溼度傳感器,人們和各種系統可以根據設備記錄的內容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分析和控制。
  • 土壤溫溼度傳感器如何幫助作物度過寒潮
    而在植物根系周圍的土壤,溫度升高會提高土壤中酶的活性,促進土壤中營養物質的轉換過程,因此會增加土壤有機質的消耗,土壤呼吸增加,排放出二氧化碳,影響作物生長;同時還有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排出,這不僅僅消耗了土壤養分,還對大棚內溫度存在一定的負反饋作用。所以,不止作物生長需要關注土壤的溫溼度,對棚內溫溼度的監測也需要。
  • ZigBee無線自組網的LED節能燈控制系統
    摘要:設計了一種基於ZigBee無線自組網控制LED節能燈的控制系統。關鍵詞:自組網;ZigBee技術;無線數據傳輸;WSN;LED引言 伴隨電子技術與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追求越來越高。智能化被人們所熟知,作為智能化之一的智能照明系統在未來照明領域中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 基於ABC三相電的電網監測系統監控終端的設計
    信息進行處理,實現智能實時監控,不僅保障用電單位的用電處於安全狀態,而且也為整個電網的安全經濟運行創造了條件。  針對上述安全問題,以及在國家大力發展智能電網的環境下,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的輸電設施監控系統。通過本系統,可以自動地對輸電設施進行全天候的監控,如果監測到輸電設施各個參數的數據有異常,系統會將警報信息自動發回給遠端的伺服器系統,實現實時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