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校記單詞是針對中小學生的高效學習系統,是一套顛覆性的學習提分方案。其中包括單詞速記系統,超級閱讀系統和聽說系統,後期還有語法和萬金油作文課程。有的人只認為衡校教育智能英語課程只記單詞,其實我們是一套完整的英語學習系統,只不過我們分成了幾個模塊,單詞,閱讀,聽說,語法,作文等。單詞系統可以實現1分鐘識記1個單詞,7小時識記1學期單詞,三天可以識記三年單詞(中考單詞)(高中7-9天)。
閱讀系統課程可以實現兩周學習120篇閱讀理解,學完120篇以後,基本眼中無生詞,為學生基本應用掃清障礙,還可以培養學生語言習慣,思維習慣。初高中學完120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只是通過120篇培養學生語言習慣,思維習慣,後期的還是需要大量刷題的(學校課後閱讀訓練和真題訓練)。
聽說系統,聽後選擇,短文朗讀,聽抄與背誦,聽後回答,聽後轉述與記錄這五部分,聽說系統最核心的事聽抄與背誦,初中學生聽完能完成40篇短文背誦,高中學生聽完也能完成40篇短文背誦,當學生閱讀量提升以後,當學生有40篇短文的儲備量,那他的作文也就不難了。每年語文作文都有滿分作文,他是真的在寫作文,因為他肚裡有素材,40分左右的作文他不是寫作文,他是在編作文,因為沒素材。英語也是這樣,有範文了,有一些高級句式也就脫筆而出了。
衡校高效學習系統包含五部分:一個理念,兩個觀點,三個策略,四個原則,五大方法。
一個理念:優化學習策略,讓英語學習更簡單
優化學習策略:策略不是方法,跟戰略相似,策略是研究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和思維過程的學科。有些家長和老師只看重結果,不看重過程,學生成績提升的也不明顯。現在合肥的學生周一到周五白天上課,晚上回家做作業,基本是做到11點12點,周六周日還要出去補課,寒暑假也要補課,課沒少補,作業沒少做,孩子沒少辛苦,成績還是一塌糊塗,成績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這種就是假勤奮,假努力,學習效率非常低的;另外現在孩子學業非常重,一個初二的孩子在學校一學期學12門課(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音體美),還有課外實踐,他們學業非常重的,並且信息量很大,孩子從外面接受的信息也非常大,而學習策略就是解決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學習策略可以理解成學習的一套方案,每個孩子是不是應該有自己的專屬學習方案。現在家長是什麼情況呢?隔壁家小孩補課補得不錯,我也報個班看看,跟風特別嚴重。衡校教育需要給孩子做一套專屬的學習方案,就是優化學習策略。這裡面有兩個關鍵點:
1、關鍵點就是提煉任務核心;
2、是重複強化重要環節。
讓英語學習更簡單:為什麼要讓英語學習更簡單,接觸很多的家長都會說孩子學習缺乏興趣,你幫我們培養一下興趣吧;怎麼樣才能讓學生學習有興趣?其實就是讓學生有成就感,怎樣才能有成就感,就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就感,做簡單的事情很快獲得成就感,就會有自信,有了自信才會有興趣。
兩個觀點: 一,解決單詞問題就是解決英語學習的根本問題
二,英語學習是一種技能,只能練會,不能教會
一,解決單詞問題就是解決英語學習的根本問題
絕大多數學生或者家長報英語輔導班,希望補語法;其實學校都在講語法。結果學生成績還是那樣,主要學生不認字,再怎麼補語法也不行。學生學習特點:英語學習不好往往能持續好多年,孩子長時間出來補課沒有效果,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越補越差;一旦英語成績提上來了,就不容易降下去。中高考英語改革趨勢:弱化語法考察,注重能力與應用;上課講課一聽就會,下課做題一做就錯,老師就會認為是學生沒聽懂,繼續講;周而復始,所以我們發現解決單詞問題才是解決英語的基本問題。
衡校教育智能英語在記單詞的時候發現記單詞的四大奧秘
1.時間要很短: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記住單詞,因為記單詞是個很苦的事情,一氣呵成。堅持也是個痛苦的事情,所以長痛不如短痛。記單詞肯定會忘記,戰線長,遺忘多,夜長夢,而且短時間內記得大量單詞,會讓學生自信心爆棚。
2.數量要很大:英語成績要想提高,詞彙量要很大的儲備,量變才會引起質變,2800個單詞和3000個單詞差別不大,但是一個1500,一個3000。3000儲備的單詞量肯定比1500考得高,其實學生不是記單詞的,是提分的,對於學生而言只要分。單詞本身一分錢不值,但是單詞產生的結果值錢。記單詞遺忘是正常的,遺忘是人的天性。
3.內容要簡易:事情不簡單,學生不想做,不想做就做不好;記單詞要變得簡單,簡單以後學生記起來就很輕鬆,輕鬆就能獲得成就感,就有興趣,他就願意學。衡校教育智能英語單詞速記課程上課前諮詢師和助教都會和學生交代三件事:第一件事不要用腦子記;第二件事助教老師讀什麼,學生讀什麼;第三件事,助教老師讓你閉眼你就閉眼,讓你睜眼你就睜眼。
4.復現要高頻:復現不等於重複,復現是多個單詞多次出現,比如第一次聽一個培訓會講師的課,可能過了一個月不見就不認識這個講師了,但是如果三天見一次,五天見一次,連續堅持一個月,半年不見,你還能認識還會認識他,這就是復現,單詞一定要交替出現。
二、英語是一種技能訓練,只能練會,不能教會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一種技能,我們在一般學習中,會得到兩類內容:一類是知識、 一類是技能。知識與技能不同的地方:知識是通過大腦記住的,技能是通過肌肉記得(肌肉記憶);知識是一種可理解性輸入變成我們自己的內容,內容處理進入大腦,技能的獲得是需要大量反覆的訓練,刻意練習的。知識和技能還有一個區別就是:知識特別容易遺忘,遺忘率高;知識在呈現的時候比較難。技能不容易遺忘(自行車舉例),遺忘率低。技能呈現比較簡單用大腦記東西需要靜下來,用技能記東西需要動起來。衡校教育智能英語單詞速記課程充分調動了學生課堂上的器官功能:眼睛要看、耳朵要聽、嘴巴要說、手要剪紙條等。
三個策略:優化學習過程 優化教學過程 優化管理過程
優化學習過程
先解決單詞, 再解決閱讀,然後解決口語和聽力。我們進行了集中地訓練,環節有先後,單詞→閱讀→口語→聽力,語言不停的大量輸入和輸出,這個語言就很快掌握,我們就需要解決認字的問題。學習一種語言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看文章閱讀,一種是聽。為什麼先是閱讀,因為閱讀是靜態的,聽力是動態的,所以閱讀簡單一點。調整語言習慣,思維習慣。學生在家自己閱讀,是不可理解性輸入,我們這是可理解性輸入,肯定是可理解性輸入對學生有幫助。
優化教學過程
知識技能化,英語是一種技能,只能練會,不能教會。知識是通過思維記憶,是看不到的。技能可視化,把知識變成技能學習。
教師教練化,技能和知識不一樣,知識看不見,摸不著,技能可以看見,點單詞點三次是可以看見的。教知識的一般叫老師,教技能的叫教練。教技能的重要在於練習,突出的是陪伴、鼓勵、引導、監督情感作用。
任務簡易化,簡化實際難度。家長說不就是記單詞麼,這種觀點是對的,孩子在家可以記得住,但是需要孩子有很強大的毅力,家長每天還得和孩子鬥智鬥勇,還得鬥三年,你要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你就讓孩子在家記。比如坐高鐵,高鐵500-600塊,快車100塊,為什麼選擇坐高鐵多花那400塊,節約了時間,坐高鐵比快車舒服,花錢第一買時間,第二買舒服。
操作標準化,優點:為了去教師,好老師特別難找,培養好多年還有可能會跳槽,培養出一個對手。按照規定流程操作,什麼時間都可以上課,效果還是一樣的。
優化管理過程
四個埠:教務端,學生端(教具),助教端(助教手裡都有APP),家長端(VIP家長手裡有APP)。四個埠信息互通,孩子可以通過家長端複習,結果馬上會通過雲平臺提交到教務端,學校電腦後臺可以查到,手機複習方便,隨時都可以複習,四大埠時時記錄分析,進行跟蹤,降低管理成本和管理難度。
四大原則:知識技能化、教師教練化、任務簡易化、操作標準化
(內容同上)
五大方法:組塊編碼擴容法、憶步批量處理法、場景情緒遷移法、
九宮循環篩查法、情感興趣誘導法
1、組塊編碼擴容法
1)識記內容進行組塊式編碼,可以大大提高短期記憶容量。每個詞條被當成1個記憶組塊,採用照相式整體記憶,每五個單詞是更大的組塊。
2)在無幹擾的情況下,人的短期記憶的容量是7‡2個信息單位。每五個詞彙看成較大的組塊高頻循環記憶。
3)抓住核心,簡化單詞記憶難度。1個單詞識記1個核心意思,不記詞性,不記拼寫,不記前綴後綴。
4)單詞識記的過程就是講形、音、義三者進行組塊綁定,形成神經與肌肉的條件反射,通過視覺、聽覺、發聲多迴路共振。
2、憶步批量處理法 //構建
1)憶步(記憶的步子)綁定---同化(自相似理論)
2)海馬LTP技術
海馬體是人體大腦存儲記憶的第一扇大門,是知識短期瞬間記憶儲存的部位。
遺忘是記憶的表現,海馬體的本能是扔掉記憶,也就是說存儲在海馬體的知識在7秒鐘就會忘記。所以輸入到海馬體知識必須是量大,扔不完量大,記憶域值。
3)建構
(1)建構是一個借用自建築學的詞語,原指建築起一種構造。建構包括設計、構建、建造等內容,是一個三位一體的集合,是一個全過程的綜合反映。
(2)在文化研究、社會科學和文學批評上的使用,建構是指在已有的文本上,建築起一個分析、閱讀系統,使人們可以以運用一個解析的脈絡,去拆解那些文本中背後的因由和意識形態。
(3)因此,建構既不是無中生有的虛構,亦不是閱讀文本的唯一定案,而是一種從文本間找到的系統。
(4)建構一詞是對英文「tectonic」的中文翻譯。在西方如德國、義大利、希臘和美國等國,「tectonic」一詞歷經產生和發展變化,它強調建造的過程,注重技術、結構、材料和表現形式等。
4)同化
同化:社會學與其他學科的重要概念之一。同化(英文:Assimilation),或同化政策在社會學上是指個人或團體,被融入非原本,但具社會支配地位的民族傳統文化的過程(自相似理論)。
3、場景情緒遷移法
1)前景不變,背景改變
2)背景的改變從時間、空間上闡述,背景的改變可以是現實的改變,也可以是虛擬的改變
3)場景遷移的目的是為了高效重複,從而把有意識的記憶-無意識的記憶(運動記憶),學生親自參與,眼、耳、嘴、手、腦全方位打通,記憶再現。
案例:一幅幅在教室、在天安門、在華盛頓。
4、九宮循環篩查法
1)圖書:河圖、洛書
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
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
2)戴9 履1,左3右7, 2 4為間,6 8為組 5則居中
4 9 2 佛教萬字符
3 5 7 左上升
8 1 6 伸直就是河圖,加起來就是25
3)九宮循環--人工智慧---圖靈(圖靈函數)
英國數學家A.M.圖靈在1936年提出的一個理想的機器的理論。
圖靈是人工智慧的第一人,早在上個世紀40年代。
據說 抉擇:同性戀,要麼打激素藥要不去坐牢,最後咬了一口打了氰化物的蘋果,死了,最後,全世界熱愛人工智慧的人每年去英國為圖林平反,如果圖靈當時沒死,世界人工智慧至少提前30年)
4)易學派的九宮循環篩查法的理論依據,就來源於用河圖洛書、圖林函數這些大的理論來進行智能化的分析,主要解決單詞信息視覺停留-再現-回憶--長期跟蹤記憶的問題。
5、情感興趣誘導法
1)情感過濾
(1)情感重要性和情感過濾對學習的影響。
(2)人是有情感的,當人的情感處於疲憊期,對外部輸入的信息大腦是屏蔽的,這是學習是低效的,這就是情感過濾。
(3)衡校教育以學生為中心,老師深度參與,情感呵護(助教:非教師說教,非保姆看護,是學習夥伴)。
(4)賞識教育(案例舉啞鈴)、及時反饋(案例吃瓜子),有效監管。
2)a波高效記憶背景音樂
α波:學習與思考的最佳腦波狀態(範圍8-13HZ)
當人們的大腦頻率處於α波時,人的意識清醒,但身體卻是放鬆的,它提供意識與潛意識的「橋梁」。在這種狀態下,身心能量耗費最少,相對的腦部獲得的能量較高,運作就會更加快速、順暢、敏銳。α波被認為是人們學習與思考的最佳腦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