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噸重的火箭如何運輸?發達的礦業機械幫助美國人解決難題

2020-11-12 美國眾生相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僱用一群礦工幫助發射火箭,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個笑話,但在1960年代中期,當美國人試圖登上月球時,他們確實是通過煤炭採礦工人以及採礦工業機械的幫助才得以實現這一計劃。當時,美國國家航天局剛剛完成了土星5號火箭的設計,這是一顆重達3,000噸的龐然大物,它將幫助人類首次實現登月的夢想,但他們還沒有想到辦法將這枚巨大的火箭從裝配車間運送到發射臺。



看起來最好的選擇是鐵路,或者挖運河和用駁船運輸沉重的火箭。但是,駁船涉及許多工程挑戰,例如使用哪種推進和轉向方法以及如何在火箭移動過程中確保火箭的穩定平臺,在實地深入研究墨西哥灣沿岸海上石油鑽井平臺使用的舉升機之後,這些想法都被徹底否決了。

美國機械鑄造公司,美國最大的機械設備製造商之一,產品從園藝設備到原子反應堆再到遊艇無所不包,在1962年1月提出了一項計劃,該計劃涉及使用鐵路駁船組合,其中火箭的重量為由駁船支撐,但通過鐵軌實現推進,這可以大幅提高運輸過程中的穩定性。正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準備進一步研究這一計劃的具體細節時,未來發射系統研究辦公室副主任接到採礦設備製造商塞洛斯-伊利公司的代表Barry Schlenk的電話(該公司至今仍保持著「地球機械之最」的記錄--一臺自重12000噸,每一鏟能挖走數百噸土石的巨型挖掘機,建成於1967年)。Schlenk聽說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運輸問題,表示願意提供幫助,他將該公司製造的巨型挖掘機照片發送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這輛車似乎很符合他們的需求,

同年2月下旬,發射運營局的一支工程師團隊前往位於肯塔基州穆倫貝格縣的一個露天煤礦,觀看正在運行的履帶式蒸汽動力挖掘機。工程師敬畏地看著2700噸的履帶車鏟起一幾十噸的煤和巖石,並輕鬆地將其運走。工作平臺通過四個角的液壓缸穩定,幾乎沒有晃動。在附近,他們看到了另外一個為Peabody Coal Company建造的履帶式蒸汽動力挖掘機,它的承重能力超過了土星5號運載火箭與太空梭及其支持設備的總體預期重量。

1960年代,在美國的露天煤礦廣泛使用的巨型履帶式蒸汽動力挖掘機


發射運營局代表對履帶式挖掘機的潛力印象深刻,但是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打算與比塞洛斯-伊利達成交易(作為製造履帶式火箭運輸車的公司)時,俄亥俄州的馬裡昂動力鏟有限公司提出了抗議。他們敦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使用競爭性招標,並將合同授予報價最低的任何一家公司。有22家工業公司派代表參加了一次採購會議,但只有兩家公司提交了提案-馬裡昂出價800萬美元,比塞洛斯-伊利出價1100萬美元。


馬裡昂公司製造的履帶式火箭運輸車


馬裡昂公司贏得了合同,但是在執行合同時,他們選擇了一個不從自己的公司,但來自競爭對手比塞洛斯 - 伊利公司的菲利普·科林作為項目主管。到兩年後馬裡昂公司最終完成合同時,價格已升至1100萬美元以上。

馬裡昂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建造了兩輛履帶式運輸車,每輛履帶式運輸車的尺寸為131英尺乘114英尺,重達2700噸,重於它要承擔的負荷。每輛車有八條履帶,每兩條並聯布置於車體的一角;每條履帶有57節履帶板組成,每節履帶板重達900公斤,工程師稱它們為「金色拖鞋」,由於結構過於複雜,運輸車採用了電傳動的方案,每條履帶由2臺電動機驅動,分別布置於履帶的兩端,共計有16臺電動機,所使用的電力來自4臺V型16缸柴油發動機。車輛使用雷射雷達和液壓系統,將移動發射平臺的水平保持在水平面的±10′之內,而車輛的爬坡能力可達到5°。當履帶式運輸車和移動發射平臺位於車輛裝配大樓或發射臺中時,單獨的雷射對接系統可提供精確的精度。搭載太空梭後,車輛以每小時約1.6公裡的最大速度爬行。

為了使履帶式運輸車及其珍貴的貨物安全運行,工程師設計了獨特的路基,從車輛裝配大樓到發射臺,寬達8車道高速公路,長度超過6公裡。每個雙軌線均由一條中間帶隔開,由壓實的沙子基礎組成,然後是一米厚的碎石料層,上面是一個瀝青混凝土,可以支撐每平方米超過58,000千克的負載。

由履帶式火箭運輸車組成的移動發射平臺正在運輸組裝完畢的土星5號火箭和挑戰者號太空梭

太空梭挑戰者號由履帶式運輸車運送到發射臺。圖片:NASA

履帶式運輸車是獨特的機器。它們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陸上運輸工具,自1965年以來,這兩個履帶式綽號分別為「漢斯」和「弗朗茲」,運載著從阿波羅任務期間的土星5號火箭到空中實驗室和阿波羅-聯盟計劃的發射場地。在登月和Skylab計劃結束後,運輸車繼續工作,將太空梭運送到發射臺已有30年了。在未來的幾年中,美國宇航局希望這種巨大的運載工具能夠為Artemis計劃服務,它將把下一批人類送上月球,月球也將迎來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性遊客。履帶式運輸車很可能還會攜帶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有一天可能會將人類送入火星。




相關焦點

  • 超重型火箭是大國夢,我國正穩步前進,推進航天事業
    該運載火箭的高度約117米,淨重約3000噸,扭力約4100噸,近地軌道運輸能力約130噸,地月遷移路軌運輸能力或超出40噸,將20噸重的載人登月飛船送至月球表面是輕而易舉的,未來要登陸月球的飛船能夠靠它送達。
  • 從中國探月到載人登月分析:3000噸級火箭缺失是登月最大障礙
    長徵5號只要2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距離載人登月還是有差距,因此登月只能寄託於長徵9號超大火箭。長徵9號已經在研發中,2019年3月,長徵9號一級發動機燃氣發射器-渦輪泵測試成功,研發成功後起飛質量將超過4000噸,可將140噸貨物送到近地軌道,比美國的土星五號還要強大。
  • 3000噸級火箭缺失是登月最大障礙,中國人登上月球還需15年
    長徵5號只要2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距離載人登月還是有差距,因此登月只能寄託於長徵9號超大火箭。長徵9號已經在研發中,2019年3月,長徵9號一級發動機燃氣發射器-渦輪泵測試成功,研發成功後起飛質量將超過4000噸,可將140噸貨物送到近地軌道,比美國的土星五號還要強大。
  • 中美俄火箭運力對比:美國118噸,俄羅斯88噸,中國多少?
    在航空航天技術方面,美國和俄羅斯發展歷史較為悠久,掌握著先進的製造技術。建國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了質的飛躍,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在航天航空領域取得了不俗的發展成果,成為當今的科技強國。我國的航天科技,雖然已經領先於世界很多國家,但比起美俄兩國,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 火箭最大運力:美國140噸,俄羅斯88噸,中國的火箭呢?
    有人曾指出,這部電影給人的最大啟示就是「人類的未來在太空,在其它星球」。而在對地球資源枯竭的擔憂和對太空的好奇之下,人類從未停止對太空的探索步伐,中國也不例外,隨著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消息流出,國人們對此感到振奮不已,要知道中國如今是世界第三航天大國。那麼若是要探索太空就離不開火箭將人類等送入太空,那麼美國、俄羅斯以及中國三國火箭的最大運力分別是多少呢?
  • 中美俄火箭運力對比,美國140噸,俄88噸,中國遠遠不如?
    隨著2018年2月6日,美國spacex公司研發的重型獵鷹發射升空,美國民眾興奮不已,終於將中國甩在了身後,隨著這枚最大載重可以達到63.8噸的火箭升空,代表著的是美國如果想要重返月球,很簡單就能夠做到,而中國卻連足夠載重的大型火箭都還沒有造出來。
  • 解決中國一難題!巴鐵151噸大飛機停降我國,最終免費贈與中方
    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公認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他們在1903年12月17日進行的飛機作為「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續動力飛行」被國際航空聯合會所認可,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自從飛機發明以後,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深刻的改變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開啟了人們徵服藍天的歷史。
  • 中國宣布建設「太空物流」五天後,美國火箭爆炸了
    據美國媒體12月10日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的「星舟」火箭在升空僅六分鐘後墜毀,火箭箭體發生劇烈爆炸。貨運總量可超過萬噸,客運總量也可破萬。SpaceX公司CEO馬斯克表示,未來該公司建造的星際飛船可以實現載人飛行任務,可是但就此次的實驗結果來看,美國的載人火箭還有些許多技術性難題需要解決。
  • 為什麼火箭在發射前沒有支架也不會倒?看看中美都是如何做的
    可為何火箭在垂直運輸、發射時,卻能夠保持穩定不倒呢?按理來說,球拍會倒下是因為支撐點太小,重心不穩,而火箭不論是重量還是高度,都要遠遠超過羽毛球拍,又是如何做到的呢?目前,世界上能夠完成垂直發射的國家屈指可數,而我國就包含在內,因此,以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為例,其全長有近60米,重達500噸左右,而唯一的支撐點卻只有區區4個,均坐落在直徑3.35米的圓上,那各國都是如何解決這個奇怪組合體的呢?
  • 世界最大火箭有多牛?直接送45噸飛船上月球,難怪美國能成功登月
    ▲土星五號第一級的五臺超級發動機土星5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實用型火箭,總重量3038噸,第一級發動機的總推力高達3408噸,相當於幾十臺大型客機用發動機的總推力。土星五號的設計師是馮布勞恩,一個從德國來的瘋狂科學家。馮布勞恩原本是德國的超級科學家,是著名的V2火箭的總設計師。
  • 2020上海寶馬展:大陸集團為工程機械和礦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科技公司大陸集團亮相亞洲頂級的工程機械行業盛會之一 --  2020年上海寶馬展(bauma CHINA 2020),展會於11月24日-27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大陸集團在N1館531展臺,集中展示用於工程機械和礦業裝備等應用領域的領先技術解決方案。「智能、環保、互聯一直是工程機械和礦業領域的主題。
  • 中美俄火箭最大運力:美國140噸,俄88噸,中國是多少?
    對於航天實力,美國和俄羅斯一直都遙遙領先世界,自來都是領頭羊。自新中國成立,中國便開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科學研究,所幸不負眾望,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航天實力緊隨美俄,穩穩站住陣腳。由於我國科技發展起步晚,儘管發展迅速,但相較於美俄,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火箭的最大運力上。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的背後:2000噸級大火箭走出自己的路
    空間站並非中國載人航天的最終目標,載人登月各項準備工作已經悄然開始,2000噸級921大火箭有望走出中國人自己的登月之路。出品:兵器瞭望臺(第2839期 頭條獨家)近日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的消息走紅,其前因後果是中國的空間站計劃即將開工建造,預計在2022年前後完工,形成一個60噸級的空間站。
  • 迷你世界:長徵99號運載火箭製作!載量達3000噸,最遠飛到火星!
    隨著推進器道具的上線,很多玩家造出了一些飛行載具,而近日就有一位大神做出了一款可以遨遊太空的道具,就是長徵99號運載火箭,相信很多玩家都知道長徵系列的火箭,可是我國最牛的火箭系列,在遊戲中大神製作的這款長徵99號運載火箭更是非常厲害,裝載量達到了3000噸,具備遠程的飛行能力,能一下飛到火星,下面就來瞧瞧這款好玩的長徵99號運載火箭是如何製作的吧。
  • 衣索比亞礦業投資指南
    全國平均海拔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稱。境內多湖泊、河流,水利資源豐富,又有「東北非水塔」之稱。衣索比亞面積110.4萬平方公裡。人口6700萬(2002年7月)。近45%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40%信奉衣索比亞正教,還有少數人信奉新教、天主教、原始宗教。官方語言為阿姆哈拉語,通用英語。全國共有70餘種語言,200多種方言。各州都可以根據情況確定本州工作語言。
  • 美國登月,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站,人是怎麼回來的?
    上個世紀美國登月,質疑聲卻延續到了這個世紀。到目前為止,人類一共成功登月6次,全都是來美國人,為什麼就美國能登月,其他國家怎麼就沒人上去?這種看似顯而易見又難以解決的問題,美國人在上個世紀是如何辦到的? 土星五號 1967年7月16日,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帶著阿波羅11號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緩緩升空。
  • 堪稱世界上最大的車:一塊履帶板就有1噸重,至今只行駛5000英裡
    美國的爬行者號運輸車堪稱世界上最大的車,總重量達到2700多噸,其最大載重量超過8000噸,主要用途是運送重型火箭和太空梭。這臺車是在冷戰時期誕生的,時至今日不過行駛了5000英裡。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在各個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雙方明爭暗鬥,美國為了在太空領域壓制蘇聯一頭,提出了阿波羅登月計劃,將阿波羅號飛船送上太空。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美國建造了人類歷史上推力最大的助推火箭——土星五號,為了運輸這個史上推力最大的火箭,美國於是又建造了史上最大運輸車——爬行者。該運輸車能夠將火箭太空梭以及發射臺直接運送到發射場。
  • 美國研製出世界第一火箭發動機:我國又被落後35年差距
    據媒體報導,美國展出了一款推力達到250噸級的BE4火箭發動機,用於解決俄羅斯中斷RD180發動機後的窘境。雖然相對於RD180高達400噸的推力,250噸級的發動機還略有不足,但6臺發動機串聯,完全能達到4臺RD180的效果,雖然增加了控制系統的難度,但這恰恰是美國的長處。
  • 獵鷹重型火箭核心助推器運輸過程中墜海
    【TechWeb】4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馬斯克創立並擔任CEO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上周四成功進行了獵鷹重型火箭的首次商業發射,將一顆重6噸重的衛星送入預訂軌道,但遺憾的是,原本已順利降落在無人船上的重型火箭核心助推器,卻在運送回港的過程中因大浪而墜海。
  • 世界級難題被我國巧妙解決,美國:看不懂中國,僅千隻羊就解決?
    當今是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人類發明了許多使生活更加方便的東西。於是,就產生了很多難題。事實並非如此。有一個世界級難題,美國根本想不到。再一次被我們國家巧妙解決的世界難題。美國:中國看不懂,一千隻羊也解決不了?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