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0日,改編自曉佳奈所著輕小說《薇爾莉特·伊芙加登外傳》,由京都動畫製作的動畫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以下簡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於內地正式上映。
該作於日本上映期間收穫了不錯的票房成績與熱度,電影上映時間也是一延再延。然而當其在內地上映之後,不少觀眾直言:「如果脫下對京都動畫的情懷與濾鏡,這部動畫真的難以令人滿意。」
數據真的不太樂觀
《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講述了在某個時代,某個大陸上,曾經作為「武器」的少女薇爾利特·伊芙加登(以下簡稱薇爾利特)在戰爭結束之後,為了追尋「什麼是愛」從而開始從事代寫書信的工作,而此次她接到了一份特殊的工作,工作內容是她需要成為一名女孩的家庭教師,而在相處的三個月中薇爾利特逐漸知道了女孩曾經的秘密的故事。
因為該作於2019年9月6日在日本上映,因此許多二次元的觀眾對於其中的內容其實並不陌生,電影在正式引進之前豆瓣評分8.8,足可見許多二次元愛好者對這部作品以及對京都動畫的喜愛,不少觀眾紛紛表示:「明明是溫馨happy end的劇情,但是看了一會兒就開始掉眼淚,斷斷續續哭了一整場。劇情很棒,製作更棒,聽著配樂就能哭出來。」
然而等到這部電影正式於內地上映之後,《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的豆瓣評分從最開始的8.8不斷下降,截至記者截稿前《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豆瓣評分僅有7.7,不少觀眾看完之後表示:「溫柔而空洞。」更有部分觀眾直言:「對這種只會刻意堆積『感動』的動畫素來無感。」
而隨著不盡如人意的觀眾反饋,《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的票房成績也逐漸低迷,原本應該在周末加力上漲的時間段,《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的票房卻持續不溫不火,面對此情此景,部分影院也開始不斷下調該片的排片佔比。
當這個「循環」開始的時候,電影的總票房成績不會十分亮眼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不得不說的是,截至目前《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總票房僅突破兩千萬的成績依舊令人有些意外。
說回《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它其實講述了一個十分通俗易懂的故事,流落在外的貴族之女伊莎貝拉·約克與自己撿到的女孩泰勒成為了姐妹,然而貴族為了家族聯姻決定尋回自己流落在外的女兒,最終伊莎貝拉為了泰勒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選擇放棄自由、放棄自我,成為約克家族的「籌碼」。
整部影片除了姐妹之間的相互牽掛令人動容之外,「女性獨立」以及「自由」也成為了影片的關鍵詞。回顧整部電影,但凡開始講述伊莎貝拉的一舉一動之際,總是會出現翱翔於天空的鳥兒,當她的不自由與自由飛翔的鳥兒一前一後出現的時候,伊莎貝拉渴望自由卻難以自由的壓抑悄然流露。
而在這樣的不自由之後,薇爾利特與同事討論朋友婚事將近時所提起的「新時代」,也表明了新的人生觀,其中幾位女孩對「幸福」不同的定義也展現了「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大家的道路不必相同,每個女孩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的故事內核。
對於這個故事內核其實許多觀眾都是認同的,不過正是因為如此,不少觀眾質疑道:」這部電影其實就是一部女性向電影,但是電視動畫《紫羅蘭永恆花園》的主題其實是對戰爭的反思以及對「愛」的追尋,感覺電影版有些偏題了。」
然而在部分粉絲覺得偏題的時候,《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最明顯的短板其實是在於難以引起普通觀眾的共鳴。
電視動畫《紫羅蘭永恆花園》全14集(最後一集未TV放送),其中講述了薇爾利特為何會成為「武器」,又是怎樣從沒有感情的「武器」變成能夠感知情感與溫柔的「正常人」的故事。
實事求是的講,整部番劇的觀看體驗其實與電影沒有多少差別,精簡的臺詞、平緩的節奏,沒有過度戲劇衝突的劇情,當初許多觀眾也是因為番劇內容的平淡紛紛表示:「這部作品僅有製作沒有內容。」
但番劇至少擁有足夠的時長,雖然節奏平緩但勝在成長的變化還是十分飽滿與明晰的,因此普通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逐步獲取新的信息從而了解故事的設定與內容,但是《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並不是,它的創作方式以及內容講述方式是建立在觀眾已經看過了電視動畫的基礎之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許多普通觀眾很多時候對影片中人物的設定以及行為都是難以理解的,「沒看過劇版,非粉純路人,略有觀影障礙。」
而在普通觀眾不了解所有事情前世後果的情況之下,想讓他接受故事的世界觀儼然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他從一開始就對故事本身沒有信服感。與此同時再加上《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的情節平緩,過程中沒有戲劇化的衝突從而顯得整部影片沒有高潮段落並缺乏絕對性的亮點。因此不少普通觀眾看完影片之後都忍不住表示:「哦,結束了,然後呢?」
作品的受眾決定了它的熱度
自新海誠的《你的名字。》在內地收穫了極大的成功之後,引進日本動畫電影已然成為了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而在這之後,宮崎駿的《龍貓》、《千與千尋》先後上映收穫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新海誠的《天氣之子》雖然故事被觀眾所詬病,但依舊收穫了2.89億元的票房成績。
但是在這些顯眼的成功背後,也有不少引進的動畫電影的票房與熱度皆不盡如人意,例如2019年在內地上映的《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僅收穫2390萬元票房;《企鵝公路》僅收穫335萬元票房;《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僅收穫1396萬元票房……
由此足可見成功的作品有不少,但是不溫不火的作品也比比皆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關鍵與基礎的原因是:它們既沒有受眾足夠多的情懷也無法出圈。
無論是上文中提及的宮崎駿的相關作品、新海誠的相關作品,亦或是沒有提及但是表現不錯的《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系列等大熱動漫IP,它們在內地都有著極大的知名度,與此同時也都成為了許多觀眾心中難以忘懷的青春記憶,因此當它們確定上映之後自然而然能夠吸引一批固定的觀眾,在這樣的受眾基數背後必然是不容小覷的熱度。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從百花齊放的角度來講,能夠在影院看到風格迥異的電影自然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但從資本回報的角度去考慮的話,此類影片的選擇標準著實是一件需要不停斟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