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網、水上漂,這種蜘蛛簡直是「不講武德」

2020-11-28 澎湃新聞

原創 吳小咖是個好孩子 物種日曆

今天的物種真水狼蛛,正確的斷句應當是「真/水狼蛛」,而非「真水/狼蛛」。這裡的「真」字並不是說其他都是假的水狼蛛。在分類學中,中文名常用「真」、「正」來指這一類中較早被描述,更接近「模板」狀態的物種;而後續的與它們相似的物種或科屬級的分類單元則時常冠以「假」、「擬」、「偽」之類的字眼。所以我們既能看到「真水狼蛛」、「正鉗蠍」這樣的名字,也能見到「假報春」、「偽瓢蟲」這樣的稱呼。

真水狼蛛。圖片:Ryszard / flickr

東亞鉗蠍(Mesobuthus martensii),也被稱為馬氏正鉗蠍。圖片:Já / wikimedia

四斑原偽瓢蟲(Eumorphus quadriguttatus)。圖片:nature.edu.hk

小小蜘蛛不好認

讓我們言歸正傳。

真水狼蛛是著名的狼蛛科(Lycosidae)中的一員,其所在的水狼蛛屬(Pirata)包含52種,主要分布於古北區及新北區,少數種分布至南美洲及非洲;在中國,水狼蛛屬記錄包含真水狼蛛(Pirata piraticus)在內的約7個物種。

狼蛛。圖片:Raphaël Poupon / wikimedia

真水狼蛛體型並不算大,成年雌蛛體長也不及1釐米,而雄蛛則要更小。真水狼蛛整體呈慄紅色至淺褐色,頭胸部及腹部兩側各有一條鮮明的白色條帶,縱向貫穿身體。在整個狼蛛科中,它們的色彩搭配並不出眾。

真水狼蛛的白色條帶。圖片:Billy Lindblom / flickr

這看似易於識別的特徵實際上普遍存在於真水狼蛛的其他親戚種類之中,尤其同屬中的近緣種可能更加相似;因而準確的鑑定尚需解剖特徵的參考。對於蜘蛛而言,雄性蜘蛛觸肢端部的「觸肢器」的解剖結構,才是物種鑑定的主要依據。

真水狼蛛的觸肢器結構。圖片:M.M. Omelko / Arthropoda Selecta(2011)

真水狼蛛的頭胸部前端有4枚較大的單眼和4枚小單眼,這些單眼的排列方式在不同科的蜘蛛中不盡相同,狼蛛科中排成4-2-2三列。

狼蛛科的眼式。感謝蜘蛛分類學者林業傑先生拍攝並授權使用。

蜘蛛,還是有點毒的

和其他蜘蛛一樣,真水狼蛛在頭部的前端有一對發達的螯肢,這是它們的捕食結構,螯肢中含有毒腺,可以通過螯牙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

真水狼蛛的兩隻大螯。圖片:Markku A. Huttunen / wikimedia

日常人們見到蜘蛛總愛習慣性地問一句:「有毒麼?」

實際上,除去嫵蛛科(Uloboridae)和安蛛科(Anapidae)全古蛛屬(Holarchaea sp.)的物種外的所有蜘蛛都是有毒的。不過這也不必過分擔心,因為絕大多數蜘蛛的體型都較小,它們的螯牙也不足以咬穿人的皮膚,這也就不會對我們帶來什麼傷害;但大型蜘蛛依舊可能刺穿人類皮膚並帶來疼痛甚至嚴重的過敏反應,所以對於自己不熟悉的蜘蛛,也依舊不建議徒手去接觸。

無毒的全古蛛。圖片:S.E. Thorpe / wikimedia

水上漂的蜘蛛

真水狼蛛通常生活在溼地邊空曠的草叢或荒灘上,也常見於農田環境;適應力頗好的它們還對鹽鹼性環境有一定的耐受力,甚至能在鹽沼地活動。

輕功水上漂。圖片:Chris Moody / flickr

在水邊生活,使得真水狼蛛也和很多伴水而生的蜘蛛一樣,有一手水上漂的輕盈功夫;這得益於它們很輕的體重和密集疏水毛的足尖——在水的表面張力的支撐下,它們可以漂浮在水面甚至在水面奔跑。這一點的機理上和我們熟悉的水黽(mǐn)雷同,也是趨同進化的好例子。

飄在水上的水黽。圖片:Aconcagua / wikimedia

真水狼蛛的水上漂功夫驚人,但在對水的駕馭力上,同樣廣布古北區的水蛛(Argyroneta aquatica)才算登峰造極,它們可以用絲線在水下編織貯藏空氣的巢室並在水中捕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水生蜘蛛。

生活在水中的水蛛。圖片:Baupi / wikimedia

掛在腹部的小包裹

和其他節肢動物一樣,真水狼蛛也要經過一次次蛻皮才能長大。在性成熟後,雄性真水狼蛛就會四處追尋雌性的蹤跡進行求偶交配。

雄真水狼蛛具有結構獨特的觸肢器。圖片:James K. Lindsey / wikimedia

成熟後的雄性蜘蛛的觸肢跗節會特化成結構獨特的觸肢器,這是它們的交配器官。也因不同種蜘蛛的結構上的生殖隔離,使得觸肢器的解剖結構被用作物種間的鑑別特徵。在交配之後,雌性真水狼蛛會產下大量小而圓的卵粒,並會用蛛絲製造的一個堅韌的絲袋來包裹這些珍貴的卵。

生活不易,仍要負重前行。圖片:Biopauker / wikimedia

產卵後,雌性真水狼蛛也會守護它們的卵囊,它們將這個白色的卵袋一直掛附在腹部攜帶直至幼蛛孵化。雌蛛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著這個小「累贅」,使得這個階段的它們非常容易被發現;雌蛛的攜帶顯然有助於提高卵的成活率,但蛛卵依舊有可能受到螳蛉科幼蟲的寄生。

掛著卵囊的真水狼蛛。圖片:Lukas Jonaitis / flickr

等到幼蛛順利孵化鑽出卵袋,雌真水狼蛛的壽命也將至盡頭。它的後代們四散開來獨自生活,在接下來的歲月中,手足亦是對手,天大地大,也只能獨自去面對了。

感謝蜘蛛分類學者林業傑先生幫助審校。

原標題:《不結網、水上漂~這種蜘蛛簡直是……不講武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不結網的蜘蛛
    《本草綱目》中,對蜘蛛有這樣的描述:「此蟲設一面網,物觸而後誅之,知乎誅不義者,取曰蜘蛛。」「蛛絲馬跡」這個成語也很常用,這說明人們對於蜘蛛結網的習性非常了解。那麼,是否有不結網的蜘蛛呢?也是有的。蜘蛛的腹部有三對紡織突,與體內的絲腺相連,組成了紡絲器官。
  • 中國最「邪門」的寺廟,蟲不入鳥不棲,蜘蛛不結網,成千古之謎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一些寺廟逐漸走進大家視線中,很多人都來到寺廟中燒香拜佛,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中國最「邪門」的寺廟,蟲不入鳥不棲,蜘蛛不結網,沒一絲灰塵。這個寺廟就是保國寺,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北區的靈山,所以又叫靈山寺。保國寺並不是以其宗教寺廟聞名於世,而是因為精湛絕倫的建築工藝令人嘆為觀止。
  • 馬大師的「耗子尾汁」、「不講武德」,用英文怎麼說?
    (馬保國年輕人不講武德,耗子尾汁)「耗子尾汁」(馬保國「好自為之」的山東話魔性發音) 「接化發」、「連五鞭「、「我大E了,沒有閃」等等金句,已經成為2020年最火爆的流行語,都出自這位2020年5月17日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太極拳手之口。
  • 「耗子尾汁」、「不講武德」,用英文怎麼說?
    馬大師經典語錄:①兩個健身房的年輕人不講武德,偷襲我這個69歲的老同志。②我勸年輕人好自為之(耗子尾汁),好好反思。③二百多斤的英國大力士搬不動我一根手指頭。我想是不關我什麼事兒,你就好自為之吧。其它關於「耗子尾汁(好自為之)」的譯法:①Behave yourself. 請自重。
  • 魔獸世界:半年卡送船卻不能水上漂!玩家:原來是飛翔的荷蘭人號
    能飛,但是不能水上漂,玩家都已經炸鍋了,紛紛表示這款還能退嗎?觀點1:這才剛開版本1個月就開始用坐騎留人了?簡直慘不忍睹。還是趕緊開懷舊吧,和當前版本同戰網共享坐騎幻化,再補入60級新做的成就系統,可以隨各種版本彌補當年絕版的坐騎成就等等,會有大量休閒黨湧入的。觀點2:我一身海盜cos幻化,急匆匆的買了大船。
  • 南方有種昆蟲,水面行走自如,人送外號「水上漂」,到底是啥?
    導讀:南方池塘1種昆蟲,水面如履平地,人送外號「水上漂」,它是啥? 夏季的時候,雨水非常的多。每次在下雨前後,也是蚊蟲最多的時候。而如果去到野外了,經常在水潭、小河和魚塘裡,能看到一種在水面上行走自如的蟲子,它就像會輕功一樣,在水面上如履平地一般。在民間也有人給它起了個外號——水上漂。
  • 南方池塘1種昆蟲,水面如履平地,人送外號「水上漂」,它是啥?
    導讀:南方池塘1種昆蟲,水面如履平地,人送外號「水上漂」,它是啥?夏季的時候,雨水非常的多。每次在下雨前後,也是蚊蟲最多的時候。在民間也有人給它起了個外號——水上漂。那這種蟲子到底是啥呢?筆者是南方人,小時候就常幫助父母去農田、地裡面幹活,但在夏季的時候,父母也常常警告我們說,一個人不要去水邊玩耍。甚至他們還編謊話告訴我們說,水面上那種來去自如的蟲子,它們就是水鬼變得。如果小孩子一個人去水邊玩耍,它們就會把人拉下水去。
  • 這種頭頂綠色雙冠的膽小蜥蜴,是如何煉成「水上漂」這門功夫的?
    在《射鵰英雄傳》裡,裘千丈冒充弟弟裘千仞,預先在水裡打下暗樁,向眾人施展了一把「水上漂」的功夫,贏得了圍觀群眾一片「哇」聲!後來卻被古靈精怪的黃蓉揭穿,裘千丈的「水上漂」功夫破功!看來出來混飯吃,還是靠譜點好。裘千丈是肯定不會「水上漂」滴,至於裘千仞會不會,電視中他似乎也沒表演過。但是在自然界中有一種生物,倒的的確確會這門「功夫」!
  • 農村人稱它為「水上漂」!你們那裡叫它什麼
    文/天眼觀河南(原創文章,謝絕轉載,侵權必究)對於不少農村的孩子而言,一定會見過一種蟲子,它生活在水中,通常夏季在水塘裡、水田裡、溝渠裡都會見到它的身影,它能夠像蜘蛛一樣漂在水上,而且行動非常靈活,農村人通常稱它為「水上漂」,好但是卻又極少的人能夠說出它的名字。
  • 會輕功水上漂的蜥蜴
    會輕功水上漂的蜥蜴 「逆行射精」 指的就是射精時精子沒從尿道排出 反而逆行到了膀胱內 如果完發現沒有出來精液 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需要去醫院檢查咯!
  • 農村一物,人稱「水上漂」,這「蚊子」不咬人,是害蟲還是益蟲?
    導讀:農村一物,人稱「水上漂」,這「蚊子」不咬人,是害蟲還是益蟲? 在農村,用很多植物,也有很多動物,還有很多昆蟲,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 不會輕功照樣「水上漂」
    在武俠小說中,輕功高強的武林高手輕功了得,常常是輕點水面就能「漂」到河對岸,令人羨慕不已。但其實這種能「水上漂」的絕技,在生活中也能實現。只需要將廚房中用來勾芡的玉米澱粉,與水按體積比2:1混合起來,得到的那一坨黏糊糊的液體,就能實現「水上漂」這項獨門輕功。那麼為什麼我們跳進水裡1秒鐘就會沉底,而在玉米漿糊裡面卻能實現「水上飄」呢?
  • 看蜥蜴極速水上漂,一跑就是4.5米遠
    在傳統的武俠小說或影視劇中,那些武功高強的大俠可以在水面上「疾步如飛」,什麼「輕功水上漂」、「一葦渡江」等等,聽起來就覺得神奇。現實中人是不能在水面疾走的,任何人要是往水上一踩,只有一個結果撲通掉進去。
  • 國外網友:獨竹「水上漂」是什麼中國功夫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24歲女孩獨竹「水上漂」火到國外外國網友又驚又喜又贊又嘆:這是什麼中國功夫!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裘千仞身懷絕技「鐵掌水上漂」,他可以在水面上輕盈地來去自如。令人想不到的是,現實生活裡,也有人能做到,而且還是位美麗的姑娘。
  • 人臉識別不講武德,飛單耗子尾汁
    人臉識別~不講武德武林要以和為貴,樓市要和氣生財,雖然飛單的情況在樓市裡也時長發生,但自從渠道開始進入之後,一切就都不一樣了。無論是高額的佣金政策還是渠道本身就太正規的判客和管理制度,這個發展了幾年的銷售模式,和傳統幾十年的銷售模式相比,仍然存在很多漏洞。
  • 十八裡河中心小學科學實驗課《輕功水上漂》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龔豐碩 通訊員 王耀輝「同學們,你們知道武俠片裡面有一種武功叫輕功水上漂嗎?」。11月26日,管城區十八裡河中心小學科學老師王小麗在三年級班級裡的這個問題,讓同學們異常興奮。在王小麗老師的指導下,三年級的學生帶著求知慾開展了課後延時實驗課《輕功水上漂》。
  • 老外為了「水上漂」,發明一套蜥蜴服,結果咋樣呢?
    文/Travel公元時代老外為了「水上漂」,發明一套蜥蜴服,結果咋樣呢?千山萬水離不遠,百態人生在身邊,歡迎來到新一期的Travel公元時代,我是元元。在中國的武俠傳說中,有一種功夫可以使人在水上行走。讓很多外國人都心動不已,有一個老外為了可以「水上漂」,特意發明了一套蜥蜴服。到底會不會成功呢?一起來看看吧。
  • 「年輕人不講武德」是什麼梗?怎麼突然火了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鮮事情通過網絡傳播,最近是不是你也聽到很多口頭禪變了,是不是聽見了周圍很多人在講「年輕人不講武德」,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最近超過的梗。太極大師馬保國的一句「年輕人不講武德,偷襲我這個69歲的老人家」火遍全網,馬保國對49歲民間拳手王慶民下戰書,要為傳統武術正名,結果被民間拳手3次打倒在地,網上流傳著馬保國的視頻,控訴:年輕人不講武德。網際網路的日新月異,網上新名詞層出不窮,下面的名詞你是不是也用過呢?
  • 會「水上漂」的蜥蜴,蛇怪蜥蜴能夠在水面奔跑的奧秘!
    在大自然中,會「水上漂」這門功夫的生物有很多,很多昆蟲都能夠在水面行走自如,不會沉入水中,很多人都認為昆蟲體重輕才不會沉入水中的,但還有一種蜥蜴也會「水上漂」,也不會沉入水中,這就是蛇怪蜥蜴!蛇怪蜥蜴又稱為耶穌蜥蜴,它們的棲息地大多在熱帶雨林的河流邊,以小昆蟲為主食,生活在河流邊的蜥蜴會遊泳不出奇,但能在水面快速奔跑行走,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 農村水池裡會「水上漂」的蟲子,到底是什麼,是益蟲還是害蟲
    其中有一種蟲子特別神奇,這種蟲子四肢細長,身體就顯得特別重,有點像蚊子。按理說這種蟲子落進水裡肯定會被淹死,但是它居然可以浮在水面上。這種長相和蚊子的長相極其相似的昆蟲叫做水黽,也叫做水蚊子或者水馬,水蚊子小編還理解,畢竟長得像,但是水馬這個小編就搞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