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媒齊刷刷地指向以色列情報部門摩薩德,認為對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被暗害一事,具有最大的嫌疑。
儘管摩薩德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細看這場行動本身,手法其實很平庸,甚至可以說是低級別的,連入選內部教學案例的機會都沒有。
全球四大情報機構世界四大情報機構,前三名分別是美國的CIA,前蘇聯的克格勃、英國的軍情六處,而摩薩德只能排在最末尾,但即便如此,這次行動也成功了。
然而,外國情報機構非常強勢,卻無法對我們中國的核科學家"下手"?
大國之巔認為,原因主要有二點:
第一、我們的"兩彈一星"是集體的成就與榮譽,我國並沒有宣布誰是"原子彈之父"或誰是首席科學家,這樣敵對勢力根本無法確定具體該針對誰。
第二、包括研製、生產、試驗地點與個人信息,全部都是最高等級的機密!
大國之巔先說第一點,美國的"原子彈之父"是奧本海默,前蘇聯的"原子彈之父"是庫爾恰託夫,而伊朗的主要負責人,則是這次被無恥暗害掉的法赫裡扎德,但我們中國卻沒有這種稱號。
不少人認為,身為我國核研究的總調度師錢三強先生,是中國的"原子彈之父",但錢老多次聲明,他不認同這個觀點。
2011年,負責原子彈技術研發的總負責人朱光亞先生去世,俄媒將他稱為"中國的原子彈之父"。但朱老在生前便多次說過,我們從來不搞這一套,完成中國原子彈研製的是一個強大的集體!
據公開資料顯示,1956年11月,主管原子能工業的二機部正式成立,錢三強任副部長。包括鄧稼先、郭永懷、于敏、朱光亞等永彪中華史冊的兩彈元勳們,都是在這個時候,加入了這項機密的研製工作。
同年,二機部在全國範圍內選調優秀技術工人,赴大西北從事機密工作,而解放軍也出動部隊參與建設。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時歡呼的人群中國的原子彈之父,並不是某一個科學家,而是一項卓越群體的集體榮譽!這份名單很長,除了科學家外,也離不開那些奮戰在羅布泊的解放軍戰士、技術工人。
目前,經過多年的解密,我國參與"596計劃"這項機密工作的人數,雖還沒有精確的統計數字,但一般認為不少於30萬人。
外國的情報機構再厲害,也無法掌握30萬人的大名單,所以無法鎖定具體的負責人。而伊朗則主動公開其首席科學家的名字,使之成為眾矢之的,上了敵人的黑名單。
第二點,我國研發原子彈的地點是高度機密,專門建立的科研城市並沒有名稱,只有一個地級市的代號。在所有公開發行的紙質與電子地圖、城市列表、車牌號、電話區號等,你都找不到這些城市的存在。
404目前已經荒廢例如,在我國甘肅省建立的"核城",是我國第一座核反應堆的生產地,也是第一顆原子彈的加工地,名稱叫做404。我國"兩彈一星"中多位元勳,包括鄧稼先等,都曾在此地工作過,但這個地方長期無人知曉。
在我國,共有三座像404一樣,在地圖上搜索不到的城市,它們地處偏遠,默默無聞,與世隔絕。這些地方的工作環境極端惡劣,但也由此保護了我們的機密工作,不被敵人所探知。
而與此同時,我們的科學家奮戰在戈壁灘上,他們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嘔心瀝血,甚至犧牲,幾十年間始終隱姓埋名。
伏案工作的鄧稼先先生以鄧稼先先生為例,自1958年他參與研究工作後,他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戒備的科研院所內與大漠戈壁中。鄧稼先與妻子離別後,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單身漢生活,隱姓埋名長達28年!
直到1999年,逢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家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表彰授勳,這些偉大科學家的名字和事跡,才逐漸被國人所知曉!
而這個時候,已經距離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的時間1964年,足足過去了35年!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我們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我國的科學家們才沒有被敵人探知到消息,我們的機密工作沒有受到幹擾從而順利完成,最終沒有遭遇到伊朗目前所經受的科研與國防重大損失!
大國之巔最後認為,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保密工作的難度也在加大,遭遇的挑戰更多。我們應該對伊朗首席科學家被暗害一事,予以高度重視,並深深地引以為戒。
嚴守國家機密,就是保護國家安全與利益,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