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巨齒鯊》正熱,我們來認識一波它兇殘的夥伴們

2021-01-20 蝌蚪五線譜


裂口鯊(維基)


從中泥盆世橫空出世的鯊魚,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體形都不大。晚泥盆世(3.6億年前),海洋中終於出現了一種稍大一些的鯊魚——體形在1.8~2米的裂口鯊。裂口鯊屬於非常原始的鯊類:它毀三觀地擁有兩個「背鰭」——一個長在頭部後邊(有棘),一個長在軀體中間(無棘);它的上頜與顱骨的連接方式非常原始,外觀上呈豎裂縫狀(因此得名),這種連接方式能讓它頜部極大擴張,非常適合猛然咬住獵物,然後再大口吞下,區別於現代鯊魚的「撕咬法」。



鄧氏魚(維基)


雖然裂口鯊的體形及其「裂口」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但在泥盆紀的海洋中,它們需要時刻謹慎小心,夾著尾巴做「鯊」,因為當時正是一種可怕的巨型盾皮魚——鄧氏魚稱霸的時期。


鄧氏魚首先從體形上就佔有絕對優勢,體長可達9米;其次是它那滿布全身的超級鎧甲——一種特化的骨質硬殼,具有超高的防禦力;最後是它那如巨型鍘刀一樣的「牙齒」,而由頭甲衍生出來的類似牙齒的結構,雖然不倫不類,卻鋒利異常。


化石證據顯示,被鄧氏魚一口擊中的裂口鯊,一般都會連皮肉帶骨骼一起斷碎,死相十分悽慘。



胸脊鯊(維基)


泥盆紀末期發生了一次滅絕事件,鄧氏魚這樣輝煌一時的很多盾皮魚類,因外殼較重,在遊速上輸給越遊越快的軟骨魚而失去食物來源,漸漸消亡。


再緊接下來的石炭紀,一向唯唯諾諾的鯊魚卻迎來了大發展,其中,不得不提一種長相奇特的胸脊鯊。胸脊鯊主要生存於3.4億年前的早石炭世,除了軀體上有一個正常的背鰭,它的頭頂後方還有一個從肩部肌肉延伸出來的特化背鰭,形狀有點像剃鬚刷,又有點像燙衣板,因此又得名「燙板鯊」。


至今學界還不能斷定這個奇怪背鰭的作用,大多數學者認為是雄鯊向雌鯊求愛時作為炫耀的。



希氏根齒魚(維基)


胸脊鯊的生存狀況並不好,因為進入石炭紀,獲得大發展的不只有鯊魚,還有一類被認為是兩棲動物祖先的硬骨魚——總鰭魚,依靠強勁的骨骼支撐和有力的肉鰭,開始嘗試攀上陸地。


它們不僅佔領了海洋,還迅速統治了陸地的淡水區,甚至是鹹淡水之交的地方。石炭紀有一種非常恐怖的巨型總鰭魚,被譽為石炭紀的「河中巨怪」——希氏根齒魚,最大體形超過7米,光是巨大的頭部就有1米,嘴裡密布著數不清的細長而彎曲的牙齒,最長的牙齒竟超過20釐米。


最為可怖的是,希氏根齒魚不僅能在水中捕獵,甚至能嘗試短期離開水域,依靠肉鰭爬上岸來——你能想像被一個7米的大魚從水追到陸地的景象嗎?



旋齒鯊(維基)


沒有最怪,只有更怪!如果你覺得石炭紀的胸脊鯊長相怪異,那麼進入二疊紀的你會發現,胸脊鯊也不過「長相平平」。


早二疊世(2.9億年前),鯊魚的多樣性似乎有所下降,但一類旋齒鯊的怪物卻大放異彩。顧名思義,旋齒鯊的含義是「生有螺旋形牙齒的鯊魚」。有關旋齒,大家比較共同認可的一點是,旋齒鯊一般會使用位於頂部的最大的牙齒,而當這些被使用的牙齒歷經磨損成為舊牙,新牙便能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替換舊牙。


不過,這個旋齒結構到底位於上頜還是位於下頜,學界爭論不休。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旋齒鯊是一個恐怖的傢伙,想像一下,被一個長達7米的傢伙用螺旋形牙齒攪碎是什麼感覺。



普氏鋸齒螈(維基)


石炭紀時期,魚類迎來黃金時代,但更高級的四足動物——兩棲動物也開始興盛。到了二疊紀早期,有些兩棲動物的體形已經能大到嚇退旋齒鯊的地步了,如普氏鋸齒螈。普氏鋸齒螈生活在二疊紀早中期,是一種體形長達9米的超級兩棲類,修長的身體,狹長的吻部,普氏鋸齒螈早於鱷類數百萬年,就演化成了鱷類的模樣。


不過,旋齒鯊是一種海洋鯊類,和我們所熟知的生活在淡水中的兩棲動物怎麼會有交集呢?原來,普氏鋸齒螈特殊的皮膚構造能讓它暢遊於河流、湖泊,甚至是河口這樣的鹹淡水之交,生活方式類似於今天的灣鱷。古生物學家在巴西發現普氏鋸齒螈化石時,同時發現了古鯊、古鱈這樣的海洋生物。



弓鮫(andrea_morandini 繪)


二疊紀末期,發生了地球歷史上最慘痛的大滅絕,地球上90%以上的物種永遠消失,其中也包括很多原始鯊魚。


倖存下來的原始鯊魚走了兩條道路,一類是「維新派」,它們不斷演化,演變為我們現在見到的「新鯊類」,一類是「守舊派」,以原始鯊魚姿態又頑強生存了2億年。其中,「守舊派」最出名的是弓鮫。


弓鮫早在石炭紀就出現了,而真正的繁盛期卻是在1.8億年前的侏羅紀。比起同時代的海洋爬行動物,弓鮫體形2米,可以說很一般,但它卻有獨到的生存法門,——弓鮫的一張嘴裡破天荒地長了兩副完全不同的牙齒——一副牙齒又長又尖,能夠捕食魚類、烏賊等獵物;另一副牙齒又短又鈍,能夠咬碎貝類的殼。這樣一來,弓鮫的食譜多樣性就比一般鯊魚強得多,不容易餓肚子。


被放衛星的滑齒龍(BBC)


雖然能吃的東西多,但弓鮫的體形如此一般,遊速也不是很快,被吃的風險就更大。更何況,侏羅紀海洋豈是尋常之地,著名的海洋殺手——上龍類中的滑齒龍就是這個時期的霸主。


眾所周知,滑齒龍並沒有像BBC吹噓的25米那麼恐怖,但個體8米的長度還是讓弓鮫望塵莫及。另外,滑齒龍粗壯的頭頸肌肉和巨大的頜骨給予它們強大的咬合力,且依靠粗壯的鰭肢,它們短程遊泳的爆發力強,很適合伏擊弓鮫這種遊速不太優越的獵物。



金廚鯊(維基)


剛才說到,倖存下來的原始鯊魚還走了一條「維新派」的道路——演變為新鯊類,它們的特點是嘴巴張得更大,遊泳速度更快,嗅覺更加靈敏,更符合一個「鯊」手的素質。新鯊類初露鋒芒是在白堊紀時期,比較有名的物種是白堊刺甲鯊。


白堊刺甲鯊的體長在7米左右,從外觀上看,跟如今的大白鯊極為相似。這樣的體形和攻擊力,讓白堊刺甲鯊在海洋中能成為一個較高層次的捕獵者,劍射魚、古海龜、蛇頸龍甚至是一些小型的滄龍,都可以成為白堊刺甲鯊攻擊的目標。




但白堊紀素有「地獄水族館」之稱,統治海洋的是一些巨型爬行動物——滄龍。就在新鯊類異軍突起的時代,9000萬年前,海邊的一些小蜥蜴開始嘗試著下海謀生,千百萬年後,它們演化為海洋蜥蜴,這就是滄龍。


8600萬年前,第一類巨型滄龍——海王龍——橫空出世,體長可達14米,滿口都是鋒利的牙齒。如果一條落單的白堊刺甲鯊碰上成年海王龍,那麼它很可能「閉目待死」了。


8200萬年前,在巨型滄龍的競爭壓力下,白堊刺甲鯊滅絕了。它不知道,幾百萬年後,一種更大的滄龍——體長19米的霍夫曼滄龍將會誕生,它更不知道,滄龍即將迎來一場滅頂之災,而鯊魚家族卻又倖免於難,並興盛到今天。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

作者:北海潛深寒

蝌蚪五線譜


專注做權威、有趣、貼近生活的網際網路科學傳播



相關焦點

  • 地球有史以來最兇殘強大的生物,撕咬能力超過霸王龍
    在地球誕生生命的這幾億年中,地球之上陸續出現了很多不同時期的霸主,其中有史以來最強大最兇殘的霸主,估計就是兩千萬年前的海洋巨獸巨齒鯊了,即便是現在的海中霸主虎鯨在它的面前也是小菜一碟,估計還不夠塞牙縫。
  • 史前巨獸巨齒鯊沒有天敵,為什麼會滅絕?
    2018年,美國好萊塢大片《巨齒鯊》在全球各大影院強勢上映,斬獲了不俗的票房和極佳的口碑,但也讓我們認識了史前巨獸巨齒鯊。影片中的巨齒鯊強悍無比,連鋼鐵之軀的船隻,在巨齒鯊面前都不堪一擊。巨齒鯊之所以被稱為「史前巨獸」,除了它體型龐大之外,還有就是讓的牙齒非常厲害,是目前地球歷史上已發現的咬合力最強的生物,最大咬合力推測為20噸左右,就是霸王龍在它面前都不堪一擊,其牙齒的撕咬力量超過了霸王龍,可以很輕鬆咬碎鯨魚的肋骨。
  • 巨齒鯊明明沒有天敵,為什麼還會毀滅?
    憑藉著數千年的打拼,人類終於站在地球食物鏈的巔峰,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我們的天敵是什麼」、「我們會以何種方式死去」等等,這些問題一直牽繞著腦海。其實,雖然人類如今極為強大,但是生命是脆弱的。哪怕有一天徵服了大地和海洋、科學技術達到一個難以想像的高度,人類也不能保證自身的絕對安全。巨齒鯊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史前海洋頂級掠食者,戰鬥力媲美巨齒鯊,梅氏利維坦鯨你認識嗎?
    海洋作為地球生命的搖籃,從古至今孕育了無數的生物,其中不乏很多頂級的肉食性動物,但是真正在大自然的食物鏈中處於金字塔最頂部的,則只有少數幾種,比方說恐龍時期的滄龍,還有我們熟知的巨齒鯊,以及我們今天的主角——來自於南美洲的史前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梅氏利維坦鯨。
  • 《巨齒鯊》最原始的猛獸,來自深海的恐懼
    當人類喚醒數萬年前的深海巨獸,它帶來的恐懼和殺戮不是現在的人類可以想像的。今天我們就來仔細說說這部再次帶來深海恐懼的《巨齒鯊》。本片的劇情很簡單。就是人類開發海洋,然後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發現了一個保護圈,這個保護圈內都是一些從遠古時期就存在的生物。
  • 曾經的海洋霸主,巨齒鯊也敬它三分,滅絕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接下來我們便來認識一個海洋霸主,曾叱吒白堊紀,連恐龍也不是它的對手。提到海洋霸主,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哪種生物,是巨齒鯊嗎?巨齒鯊雖然兇猛無比,但是遇上它們也得敬三分,它就是劍射魚。劍射魚,拉丁文學名 Xiphactinus,成年後的體長超過5米,體重在500KG以上,屬於硬骨魚綱,專家對這種魚的中肯評價是:「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大型掠食性魚類之一」。
  • 巨齒鯊丨鯊魚出沒!有膽就來!
    鯊魚來啦~開玩笑!
  • 遠古巨齒鯊到底有多可怕?作為頂級獵食者的它,還有天敵嗎?
    引言:美國曾經拍攝了一部名為《巨齒鯊》的電影,電影中還有中國演員參演。這部電影的重點是描述巨齒鯊重現的故事,巨齒鯊給觀眾的總體印象就是兇殘、無敵。那麼遠古時期的巨齒鯊到底有多可怕?作為頂級獵食者它真的沒有天敵嗎?
  • 史前巨獸龍王鯨vs巨齒鯊,誰能贏?
    平均長達18米的龍王鯨是世界上最兇殘的史前巨獸,而巨齒鯊也長達15-18米,重40-60噸重,且有史上最強的咬合力!
  • 深海巨獸我們所謂的海怪可能還沒有滅絕——巨齒鯊
    從獵物到殺手,鯊魚淘汰了一波又一波強勁的對手,從這點來說那鯊魚絕對是進化中的強者。史前有一種體長30米巨齒鯊,躍居大洋殺手榜第一名開始成為了海洋霸主,甚至以鯨魚為食。時至今日還有科學家認為巨齒鯊沒有滅絕,仍在探究巨齒鯊。
  • 地球史上最強悍終極殺手「巨齒鯊」到底是何方神聖?
    大白鯊又稱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正因為它特別巨大,所以被認為是食物鏈最終極獵食者。它最愛的食物是海豹、海獅,只要被它盯上,短短幾秒,就會「葬身鯊腹」。超過20米的超級鯊魚?那是「巨齒鯊」不過,令人聞風喪膽的大白鯊,在電影《巨齒鯊》裡的「大佬」面前,那就得秒變「寶寶」了。
  • 帶你認識鯊魚之 巨齒鯊
    歷史悠久的鯊魚唯一一次在海洋中佔據不可動搖的頂端地位、身為最低等的脊椎動物的魚類卻捕食比自己智商高多的鯨類。身長:平均14—16米、目前預計最大可達20.3米體重:最大超過40噸 競爭對手(同時也是食物) :迅捷鯨,梅爾維爾鯨,長野鯨。主要食物:鬚鯨。  巨齒鯊是一種生活在大概2650萬-150萬年前的一種巨型鯊魚。
  • 「史上最兇悍生物」巨齒鯊為何滅絕了?
    追擊巨齒鯊 圖/《巨齒鯊》電影海報  不像恐龍等其它動物,巨齒鯊留給我們的信息不多。因為鯊魚屬於軟骨魚類,它的骨骼難以形成化石保存至今。好在它們無比堅硬的牙齒,成了穿越漫長時空的信使。  古生物學家發現的巨齒鯊牙齒化石呈三角形,底部堅實,頂端銳利,邊緣呈鋸齒狀。
  • 巨齒鯊難道真的滅絕了嗎?細節還原巨齒鯊的驚人真相!
    巨齒鯊難道真的滅絕了嗎?細節還原巨齒鯊的驚人真相!首先要比較的就是體型確實智商是現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大鯊魚,根據所發現的牙齒化石推測巨齒鯊的長度為13米至18米,如果也是八米來比較的話,這大約是大白鯊的尺寸能最高能達到100噸,暴龍也只有九噸。
  • 巨齒鯊的天敵是誰 同名影片中還是敗給了人類
    不少網友在觀看了電影《巨齒鯊》之後都很好奇巨齒鯊的天敵是誰,據了解,巨齒鯊體型巨大,攻擊性極強,防禦能力也是非常厲害的,所以沒有天敵。   巨齒鯊可以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但最喜歡捕食鯨類。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它的盤中餐。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
  • 《巨齒鯊》上演鯊場對決 傑森斯坦森能否脫險?
    《巨齒鯊》上演鯊場對決 傑森斯坦森能否脫險?事實上,《巨齒鯊》確實是一部荷爾蒙飆升的鬥魚題材電影,影片講述了消失已久的史前巨鯊重現人間,大開殺戒,由傑森·斯坦森飾演的前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員喬納斯·泰勒聯手李冰冰飾演的科學家張蘇茵,帶領眾人抗擊巨獸,於一波又一波的驚險中竭力化解這場怒海浩劫。
  • 遠古時期存在哪些兇殘動物,僅有一種曾在中國出現
    南方巨獸龍,其名稱的含義是「巨大的南部爬行動物」,南方巨獸龍生存於1億年前中生代早白堊紀時期,是最大的異特龍超科,南方巨獸龍是最為兇殘的恐龍物種之一,其碩大的嘴巴長著一口鋒利的牙齒,每顆牙有9釐米長。波斯特鱷,波斯特鱷不是鱷魚也不是恐龍,是一種遠古時期存在的初龍類動物,其體型不適於快速奔跑,但它具有比當時大而笨重的植食性動物較長而細的腿,它外形看起來極其兇殘,就像是史前鱷魚和霸王龍何為一體。鐮刀龍,這是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異類恐龍,其祖先為小型腔骨龍類,鐮刀龍體長達到8-11米,與暴龍相同。
  • 《巨齒鯊》中的巨齒鯊和霸王龍誰厲害?
    時光網訊 「所以,巨齒鯊究竟滅絕了嗎?」日前,隨著好萊塢大片《巨齒鯊》上映在即,一撥撥有關巨齒鯊的問題徑直將這隻史前巨獸推上熱搜。「傑森和李冰冰對付的怪物真的大到變態嗎?」「巨齒鯊和霸王龍KO,到底誰厲害?」
  • 長得兇但卻很好馴,巨齒鯊堪稱《方舟生存進化》第一呆頭魚
    在沙盒遊戲《方舟:生存進化》裡,有不少外貌兇殘實力卻是戰五渣的生物,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方舟:生存進化》的巨齒鯊。這個傢伙的體型、外貌都和電影裡面的巨齒鯊一樣,但是缺點也太明顯了,腿實在是太短,導致隨便來一個玩家都能輕鬆的欺負它,正是這個原因,巨齒鯊在很長一段時間被奉為《方舟:生存進化》第一呆頭魚。
  • 《巨齒鯊》發海報 傑森「鯊場對決」意猶未盡
    最新發布的海報上,幾乎佔據二分之一畫面的巨齒鯊張開深淵巨口,撞入眼帘,這頭自然界真實出現過的史前巨獸形似怪物,而畫面另一端,奮不顧身單刀赴會的則是《巨齒鯊》主演、好萊塢肌肉巨星傑森·斯坦森,雖在海報上被巨鯊襯託得十分渺小、不足盈寸,但這位毫不畏懼的獨膽英雄依舊堅毅勇猛,與大獸赤拳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