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 TMT 行業同學的朋友圈被刷屏的,除了拉勾的道歉信,還有知乎的新產品——『值乎』。
「值乎」是什麼?
簡單來說,「值乎」就是讓你販賣自己掌握的獨特的信息,然而將核心乾貨打碼,用戶付費後就可以以刮刮樂的形式閱讀。
為了吸引用戶付費,大家各顯神通,其中大輝老師玩得最為瘋狂,不但在朋友圈刷屏,還在自己的公眾號裡群發,當仁不讓地榮登收入榜榜首。
CEO 周源還為此拍攝了一段視頻,號稱月流水20億,是知乎探索商業的一大舉措,而他自己通過販賣搜狗 CEO 王小川的微信號賺了好幾萬……
與其讓別人賣了賺錢,不如自己賣,於是,王小川自己在值乎賣自己的微信號,我還真買了,只是不知道真假,業內人士給看看?
很顯然,這只是知乎的一個愚人節小菜蛋,據知乎的朋友說,這其實是知乎小的工程師 team 的內部創意:
從2013年開始,知乎每年都有一個內部的 hackthon(黑客馬拉松),就是封閉48-72小時,自由組隊,做出一些好玩的產品參賽,知乎和微信合作的維權產品就是2014年的優勝創意,而「值乎」,則是今年的第一名。
聽上去很圓滿的解釋,但是,別的科技公司在愚人節大多整一個假新聞,而知乎花費設計師、工程師的時間精力去開發一個不錯的產品,如果說只是為了愚人節博君一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阿禪也不信。
那麼,「值乎」有沒有可能是知乎的一個正式產品呢?
我覺得是有可能的,而且有很大的可能性,原因有三。
首先,「值乎」看上去簡單,但實際上在產品設計上是經過精雕細琢的,整個產品使用非常流暢,完成度很高,而且幾乎沒有什麼使用門檻。就算是因為流量暴增短時載入緩慢,也很快得到了修復。
其次,在產品設計上很利於病毒式傳播,具有趣味性、隱私性和知識性,自帶了傳播點。
第三,產品符合當前內容變現的趨勢。其實微信也曾一度爆出付費可見的閱讀模式,春節期間的朋友圈紅包打賞才能查看照片也算是一種測試。知乎這麼多優質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變現也未嘗不可。而且,如果你覺得某個消息不值得的話,選擇「巨坑」,這筆打賞不會給消息提供者,也不會退回,而是捐給「值乎」程式設計師買格子襯衫,實際上已經預留了盈利的空間和模式。
為什麼知乎要以這樣的方式發布「值乎」呢?
很簡單,對這個產品還不夠自信。
粗略看來,目前的「值乎」還存在一些可能的問題,比如:
1.用戶的持續參與性可能不高,新鮮度過後用戶可能不會再使用;
2.模式過於單一;
3.要將這個模式做好,需要大量投入運營力量;
4.可能的欺騙內容造成用戶的反感等。
事實上,程式設計師霍炬就在朋友圈表達了對「值乎」的不滿,覺得它幹擾了朋友圈的信息流,提供的信息大多沒有價值。
所以,我大膽臆測,知乎是想借愚人節這個契機測試大家對「值乎」這個新產品的反應,如果大家對它口碑很差或者只有三分鐘熱度,那麼就當作一個愚人節彩蛋好了。反之,如果大家覺得有價值,那麼藉機收集大家的意見加以改進,後續說不定會作為一個產品正式推出。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