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來襲,我想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最令我們恐怖的不是高溫,而是蚊子!相信很多人都深受蚊子的困擾,無論是神出鬼沒的身影還是半夜嗡嗡的聲音,都令人非常無奈,尤其是被蚊子吸血後痒痒的感覺,真令人痛苦!據說,蚊子選擇吸血的對象是有一定規律的!

一直都有一種說法,O型血的人容易被蚊子咬,似乎很多人都對此深信不疑!但蚊子有那麼厲害嗎?人類測血型都需要專門的儀器,而蚊子甚至連血的問道都不曾聞見,隔著人的皮膚就可以判斷人的血型是否是O型?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這裡,我們首先普及一下蚊子的相關知識,只有雌蚊子才會吸血,雄蚊子因為其口器短小,根本無法刺入人的皮膚,所以是不可能吸血的。事實上,雄蚊子主要是以花蜜和植物的汁液為食!

那麼,雌蚊子為什麼要吸血呢?
其實,雌蚊子在沒有懷孕之前也是以花蜜和植物的汁液為食的,但是一旦與雄蚊子交配後,雌蚊子就必須要吸食動物的血液來促進內卵的成熟。一切都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所以蚊子之所以吸血完全是為了繁衍後代!

那麼雌蚊子是如何選擇吸血目標呢?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蚊子你就會發現,蚊子的前端長有觸鬚。事實上,蚊子的觸鬚非常有用,甚至比人類世界的雷達還要先進!觸鬚上有非常敏銳的紅外感受器和化學感受器,通過這些感受器,人體以及其它哺乳動物散發的體溫、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汗液中的乳酸等物質,蚊子通過其觸角在幾十米遠的地方就能感受到!

那什麼人容易分泌這些物質呢?答案顯而易見,新陳代謝快的人更吸引蚊子!因為新陳代謝快,體表溫度會偏高,呼出的二氧化碳也更多,自然蚊子更輕鬆就能感知到。而我們知道,小孩的基礎新陳代謝率要比成年人高20%左右,所以當小孩跟成年人一起睡的時候,往往容易被蚊子咬!

而O型血容易被蚊子咬的說法只是20實際70年代一個不嚴謹的實驗帶給人的誤區,包括糖尿病患者容易蚊子咬的說法也是無稽之談!就像前文說的那樣,就算文字擁有發達的觸角,但也不可能透過皮膚就可以判定人的血型,更加不可能透過血管就能檢測出人體血糖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