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能相信『不可能』的事情,未來20年最偉大的產品尚未問世」。
關於未來二十年到底是什麼樣子,KK此番預言真的是太過於敷衍了。不過,這句話似乎是對所有正在創業的人的莫大鼓舞。如果降低對一個預言家的期待,KK還是對新的技術趨勢和創業趨勢的判斷還是值得聽聽看。
在新書The Inevitable中文版發布之前,中文網際網路的好朋友、《失控》作者預言大師凱文·凱利出現在哈佛商業評論2015年的年會上。今年,KK明顯對AI即人工智慧著墨較多,他表示AI(即人工智慧)正在引領的創業潮流正在落地。KK提出了關於趨勢的幾個關鍵詞:
IQ即服務AI作為雲計算的殺手級應用,正是下一個「破壞式創新」。未來的新產品,本質上就是給各種產品增加AI技術,例如汽車類產品、玩具、家居用品等等都將具備智能屬性,「接下來的10000家創業公司,都將做這一件事:take X;add AI」,KK說,而這一趨勢將讓AI將像電一樣成為最基礎的資源,迎來一個IQ as a Service的時代,智力被當做一種服務提供給任何一個人。
KK談到的第一個趨勢,事實上中國的創業者們也已經在實踐了。我身邊接觸的幾家創業公司,都是從做軟體開始,在2014年開始紛紛開始轉型向智能產品的開發。比如,雲跡科技的服務機器人產品已經被中關村的某五星級酒店大量採購,在很大程度上,機器人提供的服務已經可以完全取代酒店服務生;圖靈機器人也即將在11月初發布自己的智能玩具(具體名稱未透露)產品。
就在昨天,鈦媒體的一位好朋友帶來了原智能360語音助手的創業團隊。他們正在醞釀一場機器人新品發布會;而就在今年1月,他們推出的可以遠程語音交互的智能音響產品「小智超級音箱」在京東一上線,上千臺庫存就被搶購一空,據稱,幾位重量級網際網路公司CEO都是他們第一批買家。
硬體=軟體未來的硬體就等同於軟體。未來所有的產品都將具有軟體的特性,即越來越智能。KK預言,2020年,50%的app將運行在雲上;到2025年,50%的雲計算將發生在網際網路「邊緣」(the edge of the network),而不僅僅局限在遠程「伺服器農場」(server farms)。
(所以你知道為什麼我們品牌峰會要叫做「邊緣大會」了吧,快戳2015鈦媒體T-EDEG峰會官網!)
「所有權」紅利繼續減少對於各種可以被消費的產品,「擁有」已經不重要了,由於獲取內容的方式和平臺越來越豐富,比如,你不需要購買和擁有一部電影,而直接在Netflix雲平臺點播就可以了。
不過這一觀點無甚新意,其實可以看做KK在2013年傳達的觀點的重述(見我2013年整理的KK關於網際網路受眾的四個趨勢)。
---彩蛋分割線---
再發一個彩蛋。在這場閉門會上,宜信公司創始人及CEO唐寧先生的一個提問,被KK認同為「好問題」:
每年請你來中國參會或者演講,聽你的新預測非常容易的事。其實我們更想知道,你到底是怎麼能夠成功預言各種趨勢的?方法是什麼?
怎樣修煉成為一個預言家?凱文·凱利預言大師KK傳授了他的經驗:
第一,用心聽聽「科技想要做什麼」。
也就是說,你要思考每一場新技術到底指向什麼樣的趨勢?比如,「複製」就是(網際網路)技術的內核,讓一切東西都可以被複製;但我們知道,當「複製」成為可能之後,依然有很多傳統商品和傳統行業拒絕被複製,比如書籍、音樂,都想方設法的保護不被複製——但最終失敗了,趨勢,你根本沒辦法阻擋。
第二點,我非常注意(觀察)年輕人如何使用科技。
包括街頭巷尾人們都怎樣使用一款APP,通過什麼工具來賺錢,對一些新產品他們是怎麼想的——因為你實際看到的,人們到底如何使用一門技術,和那些創造者發明某種新技術之初所期待的往往不一樣。
第三點,敢於提出挑戰。你要敢於嘗試挑戰各種各樣的所謂「假設」、「預測」(KK原話是assumption),多問幾個What If,如果不是這樣會是怎樣?我也常常問很多類似的問題,自我挑戰,挑戰自己的想法。比如,當時有一個觀點「沒有人會為免費的東西付錢」,但實際上是存在這個可能的。這是一種很好的練習方式。
http://news.zol.com.cn/547/5475552.html news.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ews.zol.com.cn/547/5475552.html report 3221 「我們只能相信『不可能』的事情,未來20年最偉大的產品尚未問世」。關於未來二十年到底是什麼樣子,KK此番預言真的是太過於敷衍了。不過,這句話似乎是對所有正在創業的人的莫大鼓舞。如果降低對一個預言家的期待,KK還是對新的技術趨勢和創業趨勢的判斷還是值得聽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