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發燒友繞不開的品牌,做出的一款有人文關懷的HIFI真無線耳機,在眾多無線耳機產品中顯得那麼與眾不同。
幾乎所有燒過箱子的HiFi發燒友都繞不過一個國產品牌:惠威。我也不例外。雖然已退坑多年,但至今家裡仍保留了一對惠威的書架音箱。所以拿到這款來自惠威的無線耳機,有種莫名的親切感,雖是初見,卻宛若重逢。
惠威 AW-76 TWS包裝算得上考究,配色簡約沉穩,對,這就是我印象中惠威該有的樣子啊。
打開盒子,就像翻開一本書。
「書」的扉頁上寫著「三十年因為熱愛......時光不會辜負一切前行的志者」!頓時心頭一熱,多年前折騰箱子的一幕幕又閃過腦海。請原諒我總是會被「時光」、「歲月」這樣的字眼打動,也許熱愛音樂的人,多少都會有點多愁善感。
惠威附贈的耳套分為兩種材質:矽膠和海綿,可以適應不同場景需要,休閒時可以佩戴舒適度高的海綿耳套,運動或需要降噪時可以選擇貼合性更好的矽膠耳套。
說明書設計得非常復古,外表看上去就像一張CD,讓人不禁想起那個買CD聽音樂的年代。
第一次見黑胡桃材質打造的耳機艙,這也是這款耳機外觀最大的特點。相對於大部分塑料材質的耳機艙少了些許現代感,多了幾分古樸和文藝情懷。
官方稱木料採用北美50年以上的黑胡桃,但實際上木質看上去有點乾澀,並不像宣傳圖片中那麼油潤,可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把玩,才能盤出一層漂亮的皮殼,呈現出歲月賦予的美感。
由於是天然木材,所以每一件產品的木紋都不一樣,這就意味著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讓它似乎又多了一份溫度,少了一份工業產品的冰冷。
我這款在前臉部分攤上了兩個木眼,讓它變得更加獨特更有辨識度。即便與人「撞機」也不會出現不分彼此的尷尬。
耳機艙配備了type-c充電接口,提高了設備的通用性。700毫安的大電池可供耳機續航25小時,耳機一次充電可使用5小時,說實話這個我真的沒有親測,最久一次也就帶著聽了1個多小時音樂。不過我每天都會使用,現在一個星期了耳機艙還不用充電。
由於黑胡桃的質感,打開耳機艙就像翻開鋼琴的鍵盤蓋,一對帶有天鵝logo的無線耳機就優雅地躺在裡面。
耳機上的天鵝logo會不停閃爍,進入自動藍牙連接狀態,只要你的手機或目標設備打開了藍牙,耳機就能自動識別並連接,不需要其他操作。耳機採用了最新的藍牙5.0,這意味著更好的連接穩定性,對無損音樂來說會有更好的傳輸能力和更低的延遲。
稍微感到不滿的一點,是耳機沒有採用磁吸或者其他自動吸附的開合設計,而是採用較為傳統的金屬鉸鏈設計。開合時手感不太順暢,有一定的頓挫感,建議惠威未來研發設計TWS產品時不妨多多考慮一下。
另外,當關閉艙蓋,稍稍搖晃,會聽到「咯噔咯噔」的異響,原來是左側耳機在裡面有輕微的晃動,在我看來這種情況真的不應該發生,即便是二三百塊的無線耳機現在都能做到嚴絲合縫,而AW-76的表現讓我有點失望。希望這只是個例,不是普遍現象。當然如果是個例的話也需要惠威加強品控。
耳機本體的設計還是可圈可點的:入耳式、實體按鍵,造型大氣沉穩,左右耳雙主機設計,配上天鵝logo盡顯優雅氣質。但美中不足的是,耳機本身並沒有和耳機艙的黑胡桃材質形成呼應,如果耳機上有一圈黑胡桃配色就完美了。
AW-76支持藍牙5.0,信號連接的穩定性在我經過多個不同生活場景進行測試,都沒有出現明顯的卡頓感,10米內信號連接是沒有問題的。僅有一次發生斷聯的情況是在藍牙幹擾較為複雜的戶外環境中,當時便借來了其它友商的TWS耳機進行同場測試,發現也有不少測試樣本也發生斷聯的情況,這樣看來無論是藍牙技術還是TWS耳機的發展,還是需要廠商們好好加油了。
這款惠威TWS耳機採用入耳式設計,佩戴起來嚴密度很高,也比較牢靠,正常活動或運動都不會滑落,整體舒適度還是很好的。考慮到入耳式的隔音特性,如果不選擇合適的耳套,佩戴效果會有較大的差異;如果對矽膠耳套感到不適,那麼建議替換海綿耳套。
老實講,並沒有帶著評測的心態去聽這款耳機,只是每天晚上睡覺前習慣性地聽上半小時,兩個星期聽下來對這款耳機的音質特點算是建立了初步感知。有時候我真的會忘記它只是一款藍牙無線耳機,因為它的音質已經十分接近傳統一樣上的有線HIFI耳機,說它擁有HIFI音質真的一點也不過分。
曲目如下:
1、《even heaen》測試重點:低頻下潛
對於用耳機來表現低音,其實並沒有報以太高的期望,畢竟耳機構造決定了它很難有音箱一樣的表現力。但是惠威這款無線耳機低頻部分還是相當紮實的,至少不會輸同價位的有線耳機,低頻雖然沒有很深的下潛,但也能感到空間上的變化。下潛後的擴散有點偏窄,表現力略顯不夠。低頻總體表現得比較舒服、自然、有彈性,沒有太多刻意調校痕跡。
2、《達坂城姑娘》測試重點:人聲
很明顯,人聲部分是這款耳機經過補強的部分,人聲主音比較突出,表現穩定,泛音有空間感,有較好的感染力,只是感覺稍稍有點遠。中、高頻相對結實,通透,基本上沒有齒音,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總體說人聲部分特別是中高頻段的表現,我認為還是很有功力的,甚至超過比它更高價位段的耳機,水準在行業之上。
3、《午夜夢回吉他》測試重點:解析
不否否認,解析度是目前藍牙耳機普遍的通病。不過AW-76依靠著自研喇叭單元和aptX技術的協助,把樂手在演奏吉他時的撥弦、掃弦與共鳴等錄音細節展現出來;但如果要以有線耳機的標準來衡量,那我認為可能要用上惠威的AW-83這類頭戴式藍牙耳機才算合格。
4、《symp hony no9》測試重點:瞬態、動態
瞬態指的是音量的收放速度,動態指的是音量的變化範圍。這方面惠威AW76的表現,四個字:差強人意。其實這一項在比較高端的hifi耳機上才有要求,對於一臺藍牙無線耳機,我們不能要求這麼多,因為這個級別的耳機不帶著測試心態去聽的話基本上差別不大。
5、《卡農d大調》測試重點:結像
結像這個概念比較玄乎,但是好的器材真的能有結像感,比如好一點的箱子都能做到。什麼是結像呢?這不僅僅是個聽聲定位的意思,還能從聲音判斷這件樂器的基本構造,發聲原理甚至形狀大小,通過聲音反饋出一個虛擬的形象。不過惠威AW76這種級別的耳機結像能力是相對弱的,但對位置感的模擬還是相當出色的,同級別比較絕對上乘。
總結:
惠威這款AW76定位無線HIFI耳機,有著古典優雅的外觀設計,帶有強烈的人文關懷屬性。音質方面,HIFI頭銜當之無愧,同價位無線耳機很難有出其右者(也可能是我聽的耳機還不夠多)。人聲、中高頻在水準之上,堪稱優秀,甚至有越級的表現。拿來聽流行音樂綽綽有餘,但解析力偏弱,拿去聽交響顯然力不從心。耳機及其配件在細節方面還有不足,比如開啟手感和嚴密度等,但其是對於發燒友來說,一款耳機的核心價值在於音質,單從這方面看,惠威AW76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