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為何自爆?責任應該誰負?小區全是玻璃幕牆,風吹日曬怎樣才能不出事故?
一戶人家飄窗玻璃自爆
引發滿城幕牆安全憂慮
今日看點
□玻璃自爆驚嚇臨產孕婦
□推來擋去不知責任誰負
□多戶人家發生同樣事件
□城市幕牆安全令人心憂
羊城晚報記者 李曉莉
昨天還是風狂雨驟,今天就是高溫酷暑———每逢入夏至初秋,嶺南這片土地,總是在冷熱之間搖擺不定。溫差的急劇變化,人尚能勉強適應,但很多超出我們想像範圍的東西,就要開始大光其火了,比如樹倒屋傾,比如汽車爆胎,比如玻璃爆裂……
而在現代城市建設中,為了時尚,為了美觀,玻璃已被大面積地使用與建築物的各個層面與立面,舉頭望去,城市內外到處斑駁迷離。畢竟不是鋼筋水泥,玻璃,真的會像看上去那麼安全嗎?
今天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隱憂的現實爆發。雖為個案,但同樣令人驚心,逼人警醒。
「嘭!」一聲巨響從臥室窗邊傳過來,林先生和懷孕9個月的太太都被嚇了一跳,抬頭一看,臥室飄窗上一塊弧形玻璃竟然自行爆裂並呈顆粒狀放射開去,一碰就會灑落一地。
林先生沒有想到,這只是讓他多日糾結的開始。
昨天上午,特邀上門的安裝師傅一邊裝著新玻璃,一邊無意說了一句:「我都給你這裡同一個戶型不同的業主重新裝了五六塊了……」林先生心裡「咯噔」了一下,難道鋼化玻璃幕牆的爆裂跟弧形設計有關?是否這類原型飄窗都會發生同樣的問題?
自爆?被爆?
7月15日,正是颱風「康森」前鋒略微緩解廣州高溫的日子,天氣預報當天溫度為28℃-33℃。那些日子有些熱,即將臨盆的林太太在臥室裡總是開著空調。
「溫度跟往常調得都差不多,她還在房間裡睡覺。」家住天河區東方三路理想藍堡B605的林先生回憶道,「大概下午5點多吧,突然一聲巨響,把她驚醒了。」等林先生反應過來,跑進臥室一看,自家圓弧形玻璃飄窗的其中一塊大約高2.3米、寬0.7米的弧形玻璃竟自行爆裂了。
玻璃幕牆會不會掉下去砸到人?林先生的第一反應是馬上跟小區管理處聯繫,但管理處的回答居然是:「沒辦法!」林先生很著急,「康森」說到就到,說不準颱風會將這片爛玻璃掃到樓下去,而在他家的窗戶正下方,就是小區車庫的出口。如果玻璃掉下去,哪怕砸不到車,也很容易砸到從出口出入的居民。林先生情急之下,撥通了附近派出所的電話報案,「派出所跟我說,他們也管不了」。林先生束手無策了,只好再找管理處。
「最後管理處來了個人,用幾條透明膠粘了一下,然後放了塊擋板就走了。管理處說,這事不歸他們管,最多也只能給一個安裝廠商的電話,那個廠商以前就一直給這個樓盤安裝玻璃幕牆。」聞言,林先生很是抓狂,他仔仔細細地打量著玻璃幕牆的爆裂處,發現在整塊玻璃偏下處有個爆點,但是並沒有看到沙子、小石頭或者散彈之類的外力破壞跡象:「管理處的人說那是自爆,這一兩年已經多次發生了。」
個案?「群發」?
一開始,林先生還以為自爆只是因為自家的玻璃幕牆使用不當,可是為什麼只爆了其中一塊而旁邊相連著的3塊卻安然無恙呢?他上了小區的業主論壇一探討,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比我高三層的一個住戶,同一個房間內的圓弧玻璃也自爆了。」
論壇上,同病相憐的業主向林先生訴苦:去年的某一天,他家突然來了兩個師傅,說上門安裝臥室玻璃,他細細盤問才發現師傅走錯了樓層,當時他理直氣壯地說:「我家玻璃沒壞!」結果當天晚上,他家的落地玻璃就光榮地「自爆」了……
「給我們家做清潔的阿姨說,對面樓的一戶人家半年前也因為自爆而被迫換了玻璃。」林先生發現,發生鋼化玻璃自爆的住戶不只一家兩家。
「康森」終於到了,颱風呼呼地刮著,已經爆裂的玻璃就像定時炸彈一樣擱置在臥室裡,林先生和太太整晚都睡不著,生怕玻璃幕牆就這麼被刮到樓下去。想著當初選擇這套房子,就是因為開發商打出「蝴蝶型」飄窗的賣點,林先生心裡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一早,他馬上找到了安裝廠商來處理,對方表示,因為圓弧形的玻璃幕牆必須倒模定製,需時多日,且價格比平板鋼化玻璃要貴三四倍,總費用需要2300元。
一塊玻璃2300元,又不是自己弄壞的,十分不忿的林先生再度來到管理處理論。
窗戶?牆體?
管理處有關負責人告訴林先生,他家碎掉的是窗戶,開發商對門窗的保修期只有一年,林先生在這個房子裡已經住了5年多,早就過了保修期,所以管理處和開發商都不負任何責任。如果碎的是外牆玻璃,他們就會負責維修。
林先生則認為,這扇玻璃雖然安裝在40釐米高的飄窗臺上,但是玻璃完整且未開出活動窗戶,並不存在業主使用不當的情況,「而且面積很大,是開發商統一設計的,具有公共屬性,應該屬於牆體的一部分。」林先生生氣地說,「玻璃自爆驚嚇到我懷孕9個月的太太,我都沒向物業索賠,甚至還退了一大步願意與物業平分安裝及材料費用,物業都不幹!」
玻璃幕牆,到底算窗還是算牆?雙方爭執不下,林先生唯恐時間拖得太久碎玻璃墜落,只好咬咬牙,先墊了錢,搞好再說。
羊城晚報記者接報後試圖聯繫管理處負責人,對方一再強調「這個問題只跟林先生一個人探討」。
記者昨天上午在林先生臥室裡看到,原來光潔的一整塊玻璃幕牆上,自爆的玻璃裂成了拇指大小的很多塊。「這不是質量問題就是運氣問題,鋼化玻璃本身就會自爆的,哪怕是雙層玻璃也有自爆的危險。」安裝師傅一邊用小錘子砸下玻璃碎一邊解釋,「這種戶型,我們都換了五六塊了。還有,別以為只有圓弧形玻璃會爆,平板的我們也換過,最厲害的一次,是換了一塊2米×2米的大玻璃。」
安裝師傅們非常有經驗,在清理之前,已經讓另一名師傅到樓下去攔住了行人和車輛,直至整塊玻璃清理完畢。「這個玻璃你不重裝,平時沒問題,颱風來了就不行,隨時可能跌到樓下去,發生危險。」師傅說。
最近十年「逛羊城」
或將遭遇「玻璃雨」
2006年7月31日,上海中信泰富大樓一處幕牆玻璃突然自爆,砸壞了一輛行駛中的車輛,還造成兩人受傷。
2007年到2009年,重慶渝北區渝安龍都小區先後有12家圓弧形玻璃自爆,高空墜落的玻璃砸壞了6輛車。
2009年8月29日,武漢民生銀行大廈突然下起「玻璃雨」,碎玻璃隨風掉落,前後持續十餘分鐘,兩名路人受傷,一輛轎車天窗被砸碎。物業部門透露,是41樓一塊鋼化玻璃自爆後尚未來得及更換而被大風吹落造成的。
同年4月9日,廣州中山大道,一塊玻璃幕牆從18樓墜落,砸中一個僅7個月大的男嬰,男嬰額頭3處明顯撕裂傷,總共縫了13針。
……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幕牆工程委員會去年曾對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10個城市進行了既有幕牆安全狀況調查,調查樣本的選取是由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推薦提供的120項既有建築幕牆項目。調查發現,幕牆玻璃破損437塊,其中有9項屬重要隱患的幕牆工程,佔調查項目總數的9.38%。
資料顯示,我國自1983年在北京長城飯店工程中首次採用了玻璃幕牆後,到2005年底,各種玻璃幕牆建築達1.5億平方米,佔全球總量的50%以上,成為世界第一玻璃幕牆出產和使用大國,而玻璃幕牆的使用,也集中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建築中。
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玻璃幕牆的隱患逐漸暴露出來,除了光汙染,玻璃幕牆的自爆、脫落都成為城市的安全隱患,而目前國家允許的鋼化玻璃自爆率為3%。。「雖然目前建築玻璃的質量和強度都有足夠的保障,但畢竟玻璃的抗震性和抗變形能力都有欠缺,一旦遇到颱風、颶風、地震、冰雹、溫差遽然變化等,均有可能會導致安全事件。」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坦言,「廣州是從上世紀90年代左右開始使用玻璃幕牆的,從商廈一路推進至普通民宅。」他指出,根據建設部頒布的《玻璃幕牆使用管理辦法》,玻璃幕牆每隔10年左右要進行一次安全性能鑑定,算起來廣州的玻璃幕牆已陸續地進入了安全檢修階段。(李曉莉)
○解惑
三問玻璃幕牆
業主須知詳情
玻璃幕牆外觀時尚,是不少建築物的首選外觀,可是一旦發生自爆,這當中的問題到底如何解決,卻惱了一眾業主。
1問
跟天氣關係多大?
「內外溫差大是誘因,也許是主要誘因,」暨南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麥文杰說,「鋼化玻璃其實就是經過特殊工藝處理的玻璃,一旦受熱不均,就有自爆的危險。」
他指出,冬夏兩季都是玻璃幕牆自爆多發的季節,而南方主要是在夏季。「如果室外溫度很高,室內空調卻開得很低,加上一些窗簾褶皺在一起,很容易讓玻璃外熱內冷且冷熱不均,從而引發自爆。」他分析,玻璃自爆主要與質量有關,圓弧形的玻璃工藝複雜,一旦摻入雜質過多,相對比較容易出問題。
2問
砸傷人責任誰負?
「玻璃幕牆如果掉到街上砸傷了行人,經鑑定排除人為損害,而是自爆,那麼廠家或房地產商就需要負一定的責任;同時根據新的《侵權責任法》,業主和物管是要負連帶責任的。」暨南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蘇文卿分析指出,「當然我們也發現,法律對這一塊的規定還很模糊,沒有明確到底是業主還是物業的責任。一旦業主發現玻璃發生自爆,卻不更換或不知會物業管理公司,相當於放任行為的發生,所負的責任會更大。」
3問
玻璃幕算窗算牆?
「這是很多業主頭疼的事情,因為根據現有的開發商合同,大都對住戶的門窗等保修1-2年,」蘇文卿說,「如果玻璃幕牆算玻璃窗的變形,那麼過了保修期之後,發生破損包括自爆,都需要業主獨自埋單;如果玻璃幕牆算牆體的話,發生破損則應由物業公司維修。但是,目前的法律法規並沒有對此進行嚴格意義上的劃分。」
「對於建築物而言,我認為玻璃幕牆雖然是用玻璃製造的,但具有了牆的功能,」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幕牆委員會負責人劉萬奇分析,「它也具有了牆的遮風擋雨、隔音隔熱等功能,可以說玻璃幕牆具有傳統磚牆的屬性。」
廣州市消委會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消委會也接到過類似的案例,但調解難度比較大,最後建議雙方走法律程序來解決。「難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業主是否與物業籤訂了合同,二是籤署了合同後是否已經過了承諾的保修期。一旦保修過期,國內暫時還沒有相關的法律要求物業方面承擔法律責任。」他坦言。
羊城晚報記者 李曉莉 程行歡
(責任編輯:廖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