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2月29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終於輪到我過生日了,2月29日!」今天是因為閏年多出一天的2月29日,一般每4年才有一次。那你知道嗎?2020年是個「雙閏年」,農曆全年共384天,比我們熟知的一年365天整整多出19天,不僅多了個「閏四月」,還有「雙立春」!記者採訪天文專家,為你細數閏年那些事。
今年是個「雙閏年」
「今年公曆和農曆碰巧了,都是閏年。」湖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長譚巍告訴記者,公曆主要以回歸年為制定依據。公曆閏年,是因為回歸年長度為365.2422天,但由於一年要以整日數計量,所以在制定時需要增加閏日的方法來使得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多出來的日子,每四年累積約一天,把這一天加於2月末,也就是2月29日,當年天數為366日,這一年就為閏年。」按照正常規律,被4整除的年份一般為閏年,對於世紀年份需能被400整除才是閏年。
相比公曆,農曆是兼顧回歸年和朔望月編制的曆法。朔望月是月相變化的周期,一月大約是29.5306天,因此農曆有月小(29天)和月大(30天),每年一般包含12個朔望歷月,約354天,比公曆所用的一個回歸年少11天左右。「所以為解決兩者間日數差別,農曆設置了『閏月』,農曆閏年包含13個朔望歷月,約384天,比回歸年多了約19天。」譚巍解釋,農曆的置閏方法遵循「十九年七閏」,也就是19個農曆年的長度(約6939.69天)與19個回歸年的長度(6939.60天)基本一致。
沒有中氣的「閏四月」
定好閏年後,怎麼定閏月?跟公曆加在2月尾巴不同,農曆需要根據編排規則來定。這一規則要求包含節氣冬至在內的農曆月為農曆十一月,如果從某個農曆十一月開始到下一個農曆十一月(不含)之間有13個農曆月,這一年就為閏年。其中最先出現的一個不包含中氣的農曆月為農曆閏月。所以農曆鼠年的「閏四月」就是第一個出現不包含中氣的農曆月。
什麼是中氣?跟節氣有啥不同?專家解釋,每年共有24個節氣,每一個節氣是一天。比如說2月4日是立春,2月19日是雨水,那麼其他的28天,什麼節氣都不是。而中氣是24個節氣中的12個,按時間順序每隔一個節氣就是一個中氣。比如「立春」是每年的開始,但它不是中氣,它後面的「雨水」才是。
每一年,地球要繞太陽轉360度,也就是說,12個中氣每兩個中氣之間間隔是30度。365天轉360度,那麼平均每天轉動小於1度,30天轉動總度數小於30度,這樣有可能30天之內一直在兩個中氣位置之間轉,這一個月就沒有中氣,是閏月。
年頭年尾都「立春」
通常情況下,每4年會出現一次公曆閏年,每19年會有7次農曆閏年。農曆特別的陰陽合編的規律,就容易造成出現「無春年」或者「雙春年」。比如,過去的2019年便是「無春年」,也就是所謂的「滑年」或者「寡婦年」,而2020年農曆閏四月,全年達到384天,一年首尾「立春」,也就是「雙春年」,分別自在2020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
這種情況在2012年出現過,2012年農曆壬辰龍年被安排了一個閏四月,從2012年1月23日開始,至2013年2月9日結束,共有384天。雙閏年,既是公曆閏年,又是農曆閏年。除夕是臘月二十九;還有兩個立春,年初一個,年尾一個。
另外,在2017年,農曆雞年出現過「閏六月」,從2017年1月28日開始至2018年2月15日結束,共計384天。2017年還是個「雙春年」——年初的正月初七立春,年末的臘月十九又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