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版「黑鷹墜落」背後,隱含的不少技術與人為原因。
今年1月2日,臺灣1架「黑鷹」直升機迫降新北市烏來山區,包含「參謀總長」沈一鳴在內的8人死亡,5人生還。這起嚴重事故讓人們產生了不少疑問,直升機上沒有降落傘麼?服役多年的「黑鷹」直升機待敵可不可靠?墜毀一架直升機為何會折損這麼多高官?本期《汾酒軍機處》就邀請軍事專家宋心之老師與軍事評論員鄭文浩老師,與主持人金昊一起給大家聊聊這些問題。
雖然在軍迷眼中,直升機上有沒有降落傘這種問題有點「小白」,但確實有不少網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宋心之老師表示,直升機一般飛行高度不大,一旦出現事故,高度很可能達不到開傘需要。另外,在直升機事故中,大概率是尾槳出現故障,此時直升機會陷入螺旋式下墜,此時乘員要麼無法跳出機艙,要麼會被甩出機艙,也幾乎沒有跳傘。
當直升機出現故障時,通常呆在直升機裡比跳出去更安全。
具體到臺灣此次的「黑鷹墜落」。宋心之老師指出,機上乘坐的都是高級軍官。因此,該機實際上是作為VIP專機使用的。這類飛機的使命就是將VIP乘客舒適、安全的送到目的地。因此不可能讓上將級別的乘客在乘機前還要做好跳傘的準備。另外像沈一鳴這樣已經官至上將的人,肯定也不會熟練掌握跳傘技能,座級出現故障時是很被動的。
另外對於直升機這種飛行裝置,在發生故障時,乘員留在飛機內通常比跳出飛機更加安全。從結構來看,直升機在發生故障時,通常能依靠旋翼旋轉與自身阻力,減慢下墜速度。同時機身腹部也有抗墜吸能結構,能夠在墜機時最大限度降低乘客受到的撞機。但如果墜機發生在山區,直升機發生撞山,或者墜毀後發生翻滾,乘員的生存概率依舊不高。
因為安全性不佳,美國法律規定總統不能搭乘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
具體到臺灣的「黑鷹」直升機,鄭文浩老師表示,儘管「黑鷹」直升機自身技術成熟,在世界眾多國家中都有很優秀的服役記錄,但臺灣引進「黑鷹」後並不具備對該機進行有效維護的能力。再加上在整個「黑鷹」家族中,臺灣引進的是比較早期的型號,維護難度會比新型號更高,因此看似可靠的「黑鷹」直升機在臺灣實際上並不安全。
具體到VIP專機,這類飛機舒適、安全的前提就是足夠可靠。歷屆美國總統都很喜歡乘坐直升機,最著名的專機就是「海軍陸戰隊一號」。但相比日新月異的新機型,「海軍陸戰隊一號」的機型一直比較老,直到近期才在歐洲EH-101直升機的基礎上,研發了US-101型總統專機。而這款歐洲直升機之所以能擊敗本土的S-92直升機獲勝,最主要的優勢就是其3發模式,理論上能比S-92的雙發模式提供更好的可靠性。
另外,相比直升機,儘管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看起來更科幻,眾多性能也遠超傳統直升機。但因為「魚鷹」此前可靠性表現不佳,美國法律明文規定總統不能乘坐「魚鷹」。目前該規定有所鬆動,不久前美國第一夫人曾經乘坐「魚鷹」,並表示滿意。但從保障總統絕對安全的角度來看,「魚鷹」在可預見的時期成為「海軍陸戰隊一號」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