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年前,經常會在電視和網上看到有關「外星人、飛蝶、雪人怪人和尼斯湖水怪」這類的影像資料。
但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這幾年「他們」都去哪裡了?好像在一瞬間就消失了。
已經有好幾年沒有看到任何有關於外星人或怪物的影像資料,但最近國外有一個攝影師公布了「尼斯湖水怪」照片,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不知道這照片是真的還是有PS。
這張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魚」狀的生物在湖中遊泳,之前尼斯湖一直傳聞是類似蛇頸龍的生物,顯然湖中的造型與蛇頸龍有著天大的差別。
據攝影師史蒂夫·查利斯描述「這張照片是我親自拍攝的,我覺得這條魚也許就是大家口中的水怪,當我想要多拍攝幾張時,發現這條魚已經遊走了,但我也不能肯定這真的就是水怪」。
從史蒂夫·查利斯公布的影像資料來看,這條「魚」狀的生物的確符合魚的特徵,但他真的不清楚是什麼種類,也不能說這個「魚」狀生物就是魚,畢竟鯨也是水裡的動物,是完全水棲的哺乳動物,不是魚。
在2019年時就有科學家對「尼斯湖水怪」展開了調查,在檢測湖水後,這群科學家得出結論是這一條巨大的生物極有可能是「鰻魚、鱘魚或鯰魚中的一種」,只是初步判斷。所以說,攝影師的照片與科學家的結論基本上算是互相補充,可以證實尼斯湖水怪不存在,的的確確是一條魚,只不過湖中的這條魚,體型較大一點,誤讓人以為是「水怪」。
雖然攝影師史蒂夫·查利斯這個說法和照片,還存在一些爭議,大家在看到這類照片時,還是看看就好,已經有人看出這照片是被PS過的,所以不要當真,這是攝影師為了炒作自己。
2018年,班傑明·格蘭德、凱·韋伯和馬庫斯·布洛克在義大利的波河捕獲了這條鯰魚,鯰魚背上的斑紋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指紋一樣,所以推特上的網友們在這些著名的鯰魚圖片中發現了一條,當它被捕獲時,重達286磅,推特用戶分析了這隻伸出水面的鯰魚的背部,發現它身上的標記與2018年的圖片完全相同。所以,尼斯湖水怪的照片是假的。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尼斯湖水怪還是UFO事件,第一個發現怪異現象的人往往大都是攝影師,且恰好在怪物出現時,攝影師本人還帶著相機,又迅速的拍攝了這張照片。
下面這張照片就是攝影師在2001年拍攝的飛碟照,算是有20年的時間了,這張照整體很清晰,至少在那年代來說算清晰了,但飛碟卻是模糊的,攝影師解釋是「焦點在後面雲層」,畢竟有景深的影響,後面實前面就會虛,用這個的說法也能說的過去,所以,在當時的確引起了轟動。
2000年之前的照片幾乎不用翻,都是模糊的一坨一坨的,特別是「飛碟照」,基本上沒有什麼看頭,都是一坨黑影或模糊的輪廓,只有後來雪怪的照片,整體上還算是比較清晰,但畫質還是渣的厲害,只能看清一個輪廓,這是攝影師的技術太渣,還是相機不好呢?只有攝影師本人才知道真相。
這一兩百年來,全球各地都有人宣稱見過「不明生物和不明飛行物」,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生物都去哪裡了呢?
答案很明顯,這些生物由於相機的像素提高,鏡頭的成像質量變好,能變焦的距離越來越遠,在無損變焦與高像素下,這些奇怪的東西都「藏」了起來。
他們不是自己要藏起來,而是被攝影師藏起來。
根據早些年的影像資料來看,這些攝影師都有一些「通病」,那就是「拍照技術差、照片模糊、衝洗膠捲技術差、鏡頭成像差、還不會對焦等等」,總之,他們拍攝出的照片都是要多業餘,有多業餘,就好像是沒有接觸過相機的人所拍攝的。
但這卻有違常理,早些年相機不是一種大眾商品,算是輕奢品,普通人根本買不起,通常一部相機和鏡頭都要上萬元,放在現在有幾萬元的購買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能買得起相機的人,都是有一定家庭實力且對攝影術非常熱愛的人,也願意去磨練自己的攝影技術,根本不會出現這種小錯誤。
在攝影中,有一種題材叫做新聞攝影,新聞攝影的拍攝方式分為「擺拍、抓拍和偷拍」,可以推理出這類攝影師是為了製造一個大新聞,通過擺拍與後期合成的手段,想讓自己出名。
因早期攝影佔藝術的成分比較多,擁有相機的人也比較少,通過攝影出名是小眾、快速、且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和相機大眾化,在這個人人都是攝影師的年代下,這些不明飛行物和雪怪、水怪都消失了。
現在的照相術已經算是到了瓶頸期了,也算是到了頂峰期,任何一張照片數據都可以通過計算機重新模擬,所以,經不起放大,也經不住推敲,造假的攝影師怕被人識破這是一場騙局,擔心在科技發達的年代被人看出「道具」上的貓膩,索性就斷了這條出名的路。
從攝影的角度就能合理的解釋之前為什麼會出現的各種不明生物,現在為什麼又都消失了,這些怪物不是真的怕你拍他們,而是有些人不想讓觀眾知道真相而已。
那麼,你覺得這些年「怪物消失」是否與相機的發展有關呢?歡迎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