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連接器的反射係數漂移測試中的靈敏度和重複性研究

2021-01-09 千家智客

  ——EXFO公司測試方案介紹

簡介

     對高性能 UPC 和 APC 連接器執行精確和可重複的反射係數測量始終是一個挑戰。這些連接器產生的菲涅爾反射非常低(一般分別為 ?55 dB 到 ?70 dB 甚至更小)。傳統的連續波反射計(光源、功率表和耦合器)已被與幹涉有關的穩定性問題所困擾,而使用脈衝反射計(OTDR 的變體)則靈敏度較差,重複性也不好。由於這些原因,測量低反射連接器的反射值的變化和漂移幾乎是不可能。

使用 IQS-12001B 測量反射係數

     EXFO的 IQS-12001B 光纖跳線測試系統,在反射係數測量的穩定性和重複性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性能改進。基於高級時域技術,已開發了 IQS-3250B 損耗測試模塊來執行無纏繞反射係數測量。在儀器的反射側集成了內部反射參考、功率監視和 Rayleigh 反向散射 (RBS) 校正運算器。由於採用窄的脈衝寬度和快速的平均,大大改善了反射係數測量性能。

     在 IQS-12001B 系統的檢驗階段,EXFO 工程師和計量學家在各種設備上執行了大量測量,以確定測量重複性。顯而易見,在此測量中,被測器件具有穩定的反射是至關重要的,以保證被測器件不會在測試期間內發生變化。經過幾次初始探索性測試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不能將剛剛適配的連接器馬上用作穩定反射器。

    
圖 1:UPC 連接器的反射係數測量

圖 1中所示的數據說明在最初的 10 分鐘內適配的連接器的反射係數有很大的漂移;實際上,經過 15 分鐘後,觀察到偏差為 ~ 4 dB。

    
圖 2:五個 FC/UPC 連接器的反射係數測量

     在上述示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乎在所有情況下,反射係數在連接後的前 5 分鐘內變化顯著。在某些情況下值提高,而在其它情況下,值稍有降低。使用不同波長和不同連接器進行的其它測試證實了這些觀察。

反射係數初始漂移的重要性

     EXFO 尚未對該初始反射係數瞬態變化的來源進行大量研究,但我們確實知道 IQS-12001B 系統非常適合於此類型問題的調查研究。影響可能是許多不同變量的組合,如:
● 插針壓縮—彈簧材料和力
● 插針直徑公差
● 插針長度
● 適配器—套管材料和公差
● 適配的壓縮力
● 端面清潔度
● 其它因素…

     光纖連接器和適配器製造商應該有關於本主題的大量信息。本應用說明的目的是提高光纖器件製造商對此潛在現象的認識,並從生產測試的觀點來分析可能的影響。

     大多數生產測試工程師都不希望等待 5 分鐘後才執行反射係數測量。但在生產線檢驗過程中,對此問題予以考慮並在可控條件下進一步評估其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考慮此瞬態現象,則可能在時間上需要測量保護時間帶。根據以上數據,等待 30 到 60 秒會明顯改善此狀況,然而這顯然不是一種可以達到高吞吐量測量的有效方法。

     在測量一些貴重設備,以檢驗其反射係數測量的準確性和精度時,等待標準穩定時間則顯得非常重要。為了解決此問題,EXFO 已開發了一個反射係數測量校準套件 (CKT-30) 和專用軟體程序,它可以用作質量保證程序的一部分,以確保測量系統符合規範。

測量重複性與連接重複性

     我們已經了解了關於適配的連接器的反射係數如何隨時間變化,那麼就知道如何去正確評估測量系統重複性。如果已經確認測量系統能夠提供可重複的結果,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確定連接器的重複性。我們將看到測量重複性和連接重複性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

     
圖 3:穩定設備 (FC/UPC) 10 次連續測量的數據 (dB)

      
   圖 4:10 次連續測量的數據 (dB),每次測量之前 (FC/UPC) 重新連接和清潔的

     
     圖 5:10 次連續測量的數據 (dB),每次測量之間 (FC/UPC) 重新連接的。
請注意,對於此系列數據,每次連接之間沒有清潔光纖端面。

圖 3、4 和 5 中的這三個系列的數據都是使用同一 FC/UPC 連接器對獲取的。圖 3 常見於 IQS-12001B 測量重複性,而圖 4 和 5 則常見於連接重複性(即每次測量之間連接器未適配及重新適配的位置)。這說明了許多重要概念:
IQS-12001B 反射係數測量完全可以重複。
測量重複性和連接重複性之間存在差異。
IQS-12001B 系統能夠測量小的反射率變化。
在每次適配時清潔連接器很重要,即使只是臨時斷開它們的連接。

結論

     測量低反射連接器是一個挑戰。應對該挑戰需要可靠的測試設備,同時能夠深入地了解影響反射係數測量的原因。本文的目的並不是全面研究造成連接器反射係數發生變化的原因,而是說明 IQS-12001B 光纖跳線測試系統是進行連接器評估和檢驗以及對光跳線進行生產測試的極好工具。

相關焦點

  • 光纖連接器的功能、結構與特性介紹
    光纖連接器的基本原理是採用某種機械和光學結構,利用適配器將光纖的兩個端面精密對接起來,實現光纖端面物理接觸。以使發射光纖輸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纖中去。 光纖連接器的特性: 1)  插入損耗 指光纖中的光信號通過連接器後,其輸出光功率相對輸入光功率的比率的分貝數,其表達式為: IL = -10Log 其中       —輸出端光功率 —輸入端光功率 插入損耗越小越好,一般要求應不大於0.3dB。
  • 光纖連接器有哪些類型 光纖連接器一般故障檢修方法介紹【詳解】
    在光纖通信(傳輸)鏈路中,為了實現不同模塊、設備和系統之間靈活連接的需要,必須有一種能在光纖與光纖之間進行可拆卸(活動)連接的器件,使光信號能按所需的通道進行傳輸,以實現和完成預定或期望的目的和要求,實現這種功能的器件就是光纖連接器。
  • 元件製造與回損測試:OCWR 與免纏繞技術
    這種方法基於光時域反射技術 (OTDR),只需單鍵操作,可高效且準確的測量反射係數和 IL,且具有非常好的重複性(見圖 4)。連接器 IL 和反射係數的免纏繞測量。  由於能夠根據時域解析所有的反射事件,所以無需纏繞。
  • 光纖光柵傳感器應用技術研究
    加拿大通信中心的Hill K O等人在1978年首次在摻鍺光纖中採用駐波寫入法製成光纖Bragg光柵( FBG)。使得光纖光柵傳感器和傳感技術成為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熱點。因此,近期的光纖傳感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特點是以成熟的光纖通信技術向光纖傳感技術轉化為重點,目前對光纖光柵傳感器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傳感器本身及進行橫向應變感測和高靈敏度、高解析度、且能同時感測應變和溫度變化的傳感器研究; 2、對光柵反射信號或透射信號分析和測試系統的研究,目標是開發低成本、小型化、可靠且靈敏的探測技術; 3、對光纖光柵傳感器的實際應用研究
  • 常見的光纖連接器產品及特點介紹
    (1)FC/FC型光纖連接器 這種連接器最早是由日本NIT研製。前一個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縮寫,表明其外部加強件是採用金屬套,緊固方式為螺絲扣;後一個FC表明接頭的對接方式為平面對接。此類連接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製作容易,但光纖端面對微塵較為敏感,且容易產生菲涅爾反射,提高回波損耗較為困難。
  • 解析光纖連接器工作原理
    光纖連接器是光纖通信系統中各種裝置連接所必不可少的器件,也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光纖器件。通常,衡量光纖連接器產品質量的主要光學特性指標為插入損耗和回波損耗。此外,影響產品質量可靠性的插芯端面幾何參數等物理特性指標也被重視。
  • 光纖適配器是什麼_光纖適配器的作用介紹
    一、光纖適配器是什麼   光纖適配器(又名法蘭盤),也叫光纖連接器,是光纖活動連接器對中連接部件。光纖連接器是光纖通信系統中使用量最多的光無源器件,大多數的光纖連接器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兩個光纖接頭和一個耦合器。兩個光纖接頭裝進兩根光纖尾端;耦合器起對準套管的作用。
  • 光纖連接器類型有哪些 光纖連接器種類介紹【詳細分析】
    ,按傳輸媒介的不同可分為單模光纖連接器和多模光纖連接器;按結構的不同可分為FC、SC、ST、D4、DIN、Biconic、MU、LC、MT等各種型式;按連接器的插針端面可分為PC(UPC)和APC;按光纖芯數分還有單芯、多芯之分。
  • 解析光纖光柵傳感器的原理及其應用
    當作用於光纖光柵的被測物理量(如溫度、應力等)發生變化時,會引起n和A的相應改變,從而導致λB的漂移;反過來,通過檢測λB的漂移。也可得知被測物理量的信息。Bragg光纖光柵傳感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溫度和應力的準分布式測量上。
  • 判定光纖連接器研磨質量的五大指標
    光纖由於具有高效的傳輸能力,被認為是一種高速數據傳輸的優質載體,光纖連接器組件在光纖通信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數據傳輸要求對連接器端面進行研磨以實現其性能的最大化,對連接器端面的研磨決定了它的光波傳輸質量。
  • Dimension:光纖端面3D檢測的重要性及解決方案
    01   光纖端面3D檢測的重大意義   光纖連接器是光通信中應用廣泛的連接部件。光纖高度這個指標是用來衡量光纖與光纖的接觸,材料膨脹或縮短,光纖凹陷會形成光纖接觸間的空氣間隔,改變插入和回波損耗。光纖高度會增大光纖間的壓力,從而損壞光纖,或則將壓力傳遞到固定光纖的環氧樹脂,從而破壞光纖的固定,影響性能的穩定。高質量的光纖連接器是必須通過3D測試才可以的。   ③ 頂點偏移L(Apex offset):頂點偏移是插芯端面曲線的最高點到光纖纖芯的軸線距離。
  • 光纖光柵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
    由於光纖光柵具有高靈敏度、低損耗、易製作、性能穩定可靠、易與系統及其它光纖器件連接等優點,因而在光通信、光纖傳感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為此。本文從光纖布拉格光柵、長周期光纖光柵等光纖光柵的原理出發,綜述了光纖布拉格光柵對溫度、應變同時測量技術的應用。
  • 光纖光柵傳感器原理內容詳解
    加拿大通信中心的Hill K O等人在1978年首次在摻鍺光纖中採用駐波寫入法製成光纖Bragg光柵( FBG)。使得光纖光柵傳感器和傳感技術成為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熱點。因此,近期的光纖傳感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特點是以成熟的光纖通信技術向光纖傳感技術轉化為重點,目前對光纖光柵傳感器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傳感器本身及進行橫向應變感測和高靈敏度、高解析度、且能同時感測應變和溫度變化的傳感器研究;   2、對光柵反射信號或透射信號分析和測試系統的研究,目標是開發低成本、小型化、可靠且靈敏的探測技術
  • 光纖光纜必掌握的21條基礎知識
    產生光纖衰減的原因有什麼? 答:光纖中光功率沿縱軸逐漸減小。光功率減小與波長有關。光纖鏈路中,光功率減小主要原因是散射、吸收,以及連接器和熔接接頭造成的光功率損耗。衰減的單位為dB。 答:OTDR基於光的背向散射與菲涅耳反射原理製作,利用光在光纖中傳播時產生的後向散射光來獲取衰減的信息,可用於測量光纖衰減、接頭損耗、光纖故障點定位以及了解光纖沿長度的損耗分布情況等,是光纜施工、維護及監測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 單模光纖系統
    動 態單模雷射器:1).解理耦合腔形(C3雷射器),其內部有長度分別為120um和135um,並且相互作用的耦合光波腔,這種雷射器設計成只在兩個腔都 發生共振的單一波長上產生振蕩。閥值電流比較小、模式穩定性好。2).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型(DBR)雷射器和分布反饋型(DFB)雷射器。
  • 藍寶石光纖瞬態高溫傳感器技術研究
    >高溫進行測試,而且某些環境中還伴有強衝擊的瞬態變化過程。863計劃項目之一,浙江大學物理系沈永行等人所研製的藍寶石黑體腔光纖傳感器,採用高發射率的陶瓷高溫燒結製成的微型光纖感溫腔,具有良好的長期穩定性和較高的測試精度;其靜態測溫範圍為500℃~1800℃,測溫精度優於±0.2%,已開始少量應用,並正在進一步推廣之中。但總的來說,國內的工作多集中在靜態高溫測試中,動態測試研究較少。
  • LC雙芯連接器和常規光纖連接器有什麼區別
    打開APP LC雙芯連接器和常規光纖連接器有什麼區別 發表於 2020-01-07 10:55:00 LC Uniboot連接器是通過改良後的LC雙芯連接器, 兩根光纖同時在一個2.4mm或3.0mm的護套裡,達到單管雙芯的作用, 可以顯著降低布線的空間要求。那麼LC uniboot連接器相較於常規的LC光纖連接器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 藍寶石光纖溫度傳感器系統原理分析
    ε1、ε2分別為工件和爐壁的黑度,φ21為角係數。當熱平衡時候,T1=T2,Q12=0。兩者之間沒有了熱交換,這時候就可以測出工件的溫度。將探頭安置於爐壁,外接光纖測出工件的加熱溫度。其溫度場是坐標(x,y,z)和時間t的函數  T=(x,y,z,t)  為了測出鑄件在凝固過程的溫度場,研究溫度場和等溫面的變化,進一步進行仿真模擬,提高產品質量和成品率,有必要對凝固過程進行多點測量。光纖溫度傳感器能夠快速響應溫度變化,測量精度高,可以準確的反映溫度場的情況。在測量中,將探頭安置於所測點,通過微機來觀察和描繪溫度場。
  • 裸光纖光柵表貼結構應變傳遞分析與實驗研究
    裸光纖光柵表貼結構應變傳遞分析與實驗研究摘 要: 光纖光柵的封裝結構在應變測量中至關重要,表貼式結構簡化了應變傳遞環節,能夠提高應變傳遞效率和穩定性。光纖光柵應變傳感的準確性取決於光纖-粘接層-基體之間的界面傳遞特性。
  • 光纖損耗是什麼?如何計算?
    在光纖安裝中,對光纖鏈路進行準確的測量和計算是驗證網絡完整性和確保網絡性能非常重要的步驟,光纖內會因光吸收和散射等造成明顯的信號損失(即光纖損耗),從而影響光傳輸網絡的可靠性,那麼光纖損耗如何計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