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嘟嘟」的多肉植物近年來可說是風靡花卉圈,不僅好看還好養,深受花草愛好者的青睞,有著很高的種植價值。而在多肉植物的養護過程中,相信許多朋友都喜歡自家的多肉又肥又厚,這樣才好看。然而,養活多肉容易,養好卻不易。那麼,多肉植物怎麼養才能又肥又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肉友的養護心得,相信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肉友甲的養護心得】
1.養根:植物能不能生長好,和根部發不發達有很大關係。根發達了,植株自然就長得好。根弱小,再怎麼養護植株也長不好。所以在養多肉植物時,前期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根長沒長好。那麼怎樣養好多肉的根?多肉植物的根系並不是很發達,土壤黏性過大或者透水透氣性差容易僵硬,根就扎不下去。所以養多肉植物的土壤最好有一定的顆粒度。一般小苗顆粒土多一點,大苗顆粒土少一點。因為小苗梗系弱,顆粒土更容易讓其生長。而大苗對水分的需求變大,顆粒土儲水差。
2.控水:控水對多肉植物能不能長胖至關重要。就算根養的再好,控水不當多肉植物一樣長不好。對多肉植物而言,水多葉子寬大,迅速長高。水少葉子肥厚緊湊,發展寬度不發展高度。總之,多肉植物的葉片就像一個海綿寶寶,缺水的時候才能吸更多水鼓起來,儲存足夠多的水以備乾旱時用。如果經常澆水讓它感覺不到缺水,它也不會傻傻的一次性吸很多水。但養多肉植物也不能幹旱的太久,旱的太久容易傷根傷葉,控水控到什麼度,需要自己慢慢摸索。
3.光照:想讓多肉植物肥起來,光控水也不行,還要保證足夠的光照。有些多肉即便你控水控的很好,沒有光照一樣長殘。因為多光照才能多進行光合作用,才能合成多肉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成份。缺光光合作用不充分,自然就長徒。養多肉冬天和春秋時節,要儘可能的讓多肉植物多曬太陽,夏天適當遮光。尤其秋天,多曬太陽不但能讓多肉長肥,還能讓多肉變美!
4.施肥:多肉植物要生長,自然離不開營養。雖然說她們的葉片中大部分的成分是水,但還是有少部分不是水的物質,這些物質自然就是從外界汲取的各種營養物質形成的。如果養多肉的盆土太貧瘠,即便他們也能長肥,也是不健康的肥。所以,一般一年多兩年,就要給多肉植物換一次盆,或者在生長旺季適當少量施一點有機肥。長期不換盆又不施肥,想讓多肉植物長肥,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多肉植物最易長肥的時間是春天和秋天,因為冬天和夏天他們不是在冬眠就是在半冬眠。尤其秋天,從九月開始注意控水和施肥,大概十月肉肉們就能長得肥嘟嘟開始出狀態了。
【肉友乙的養護心得】
土壤對於多肉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剛從花市買回家的多肉,它的土壤中可能會含有病蟲害,一直用這樣的土就會讓多肉招蟲,又或者土壤不夠疏鬆,富含的營養物質可能也比較缺乏,如果用這樣的土壤,會出現土壤板結,缺少營養物質造成葉子脫落等情況,所以,這個時候,最好把都肉買回家之後要換一下啊土,選擇疏鬆而富有營養的腐葉土效果就非常好。因為腐葉土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它是由樹上的葉子掉落在地上經過微生物長時間的分解之後形成的。它一般會比較的疏鬆,空隙較多,營養物質超級豐富而且很容易被植物吸收,還含有有機質腐植酸等。
總而言之,用腐葉土來養多肉,既可以保證多肉的透氣性,還可以為多肉提供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想要獲得腐葉土可以到樹林中就地取材,也可以在家中堆制腐葉土。如果你是處於城市中心離樹林這些有腐葉土的地方比較遠,那麼,可以在自己的家裡自製腐葉土。找一些掉落的樹葉收集起來,準備一些煤球渣,找一個大點的容器,在容器中鋪一層落葉,再鋪一層煤球渣,如此反覆。再加入汙水,然後在最上層再灑一層稍微厚一點煤球渣,之後放在向陽且通風條件好的地方發酵就可以了。等過個一年左右就可以用了。
【肉友丙的養護心得】
首先要解肥,多肉植物變肥其實就是在儲存水分以備乾旱。我們在養護的時候就要讓這些植物感覺自己是在一個可能會幹旱的環境中才行,關鍵就是一個給水量的控制,而宗旨就是營造少水環境,不能太溼,也不能幹太久。然後就是養根,在澆水之前,有個重要的大前提就是植物有一個功能健全可以吸水的根系。所以養肥之前,得先養根。另外再提一下,養根和服盆並不是一回事,服盆是指根系從異常狀態恢復到正常狀態的過程,是養根的第一個階段,所以服完盆並不代表養好了根。
還有就是控水,根養好後的多肉不需要特別手段,本身就應該已經比較飽滿了。但若給水較多的話,植物就會拼命生長,唯獨不會變得緊湊肥實。控水就是適當少給水,即使給水也要保持一個低溼狀態,乾旱時只要有些微水汽保護一下根系就行了。控水切記大溼大旱,根系將無法適應這種巨大變化。最後就是不可控的季節!季節對多肉植物的肥化也起到重要作用。養肥的時機毋庸置疑應選擇春秋生長季,且秋季會優於春季,生長季前期優於後期。夏季由於高溫和遮陰的關係,葉片容易徒長,此時很難養出株型好看的多肉,因而夏季可著重養根和維持株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