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父母給娃取名不簡單!
對於這件事,可謂是——
用盡了父母畢生絕學。
按照父母給娃取名的派別(套路),大致可以分以下4派:
文史精通派;
隨性而為派;
搞笑幽默派;
情深義重派。
【文史精通派】
●我給兒子取名徐行。取自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但是爺爺站出來說這個名字太難聽,叫國強多好啊,說是國家富強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爺爺教了一輩子數學,人民教師的情懷,我是真的很難理解。
評論:人生路慢慢其修遠兮,娃你慢慢走,好名字!
●我給女兒取名字叫沐禾,當時的想法是一定要筆畫少,所以原名叫木禾,取自《海經·海內西經》——「崑崙之虛,方八百裡,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
娃她爸去了趟取名館,回來後搖搖頭說,咱家娃五行缺水,叫木禾不行。我說要不給木字加個三點水?她爸說,行。
評論:《山海經》打算出早教書系列,請期待。
【隨性而為派】
●走在路上好糾結,為娃取名傷腦筋,本人姓楊,看著路邊不折不撓的楊樹,一拍腦門,有了,就叫楊樹苗。
結果,皆大歡喜。大家很喜歡這個名字,都喊寶寶小樹苗。
評論:記得多澆水。
●懷孕時就在想,給娃取什麼名字好。糾結糾結再糾結,最後決定放過自己,爸爸姓高,給女兒取名高幸兒!
評論:好記、好聽,培養娃的樂觀性格要從名字抓起。
【搞笑幽默派】
●本人姓鄭,孩子沒出生名字早已想好了,大家一致同意男孩叫「鄭大錢」,閨女叫鄭好。
後來生了男孩,感覺「鄭大錢」有點太高調,對娃有太大壓力,最後決定給娃叫「鄭開心」,人活著,開心最重要。
評論:想起一首歌叫《鄭錢花》;想起一個腦筋急轉彎是《什麼花最值錢——》
●老公給娃取名張三問。「三問」之人生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老公說,讓娃把這3個問題想明白,人生也就不遺憾了。
評論:莊子送娃一個表情包,拿走不謝!
●我家寶寶叫趙納邇,取自英雄聯盟裡的一個小可愛——迷失之牙,納爾。平靜的時候是個小可愛,發怒時就會變大。自行百度,哈哈哈……
評論:你玩遊戲的時,娃娃她媽削你不?
●孩兒他爸非要給娃取名「帝」,我實在太無語了,也不想想他姓啥?姓田……
評論:比塘主霸氣!
【情深義重派】
●老公姓沈,我姓姚,老大名字叫沈熙堯,諧音沈惜姚。有了老二後叫沈佳瑤,諧音沈加姚。最希望他們倆同名人少,呵呵
評論:情深義重,咱倆喝杯交杯酒。
●我和老公相連與長沙,給寶寶取名單字湘。
評論: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麼?
這屆父母給娃取名有多難?
有多難,難於上青天。
聽說了這麼一件事。
小王年紀不大,生下孩子後,每天和老婆左思右想給娃取什麼名字好。
想了好幾天,愣是沒想出一個心滿意足的名字。
最後給娃取名單字「奈」。
給娃填寫出生證明時,恰巧當時人多,另外小王的筆記有些潦草,護士就錯把「奈」當成「來」打出來。
小王正準備找護士更名時,媽媽看著被打錯的名字若有所思,之後笑著說道:
「要不就給娃叫王來吧,比王奈好聽,還有王者歸來的意思,王來,你說好不好?」
小王想想也是,對老婆說到:那,小名就叫來來吧。
皆大歡喜。
如何給娃取一個好名字?
其實,最傳統的做法是——文論語,武周易;女詩經,男楚辭。
比如金庸就是此中好手。
文《論語》:阿朱、阿紫取自「惡紫之奪朱也」;
武《周易》:文泰來取自「否極泰來」;
女《詩經》:木婉清取自「有美一人,婉茹清揚」;
男《楚辭》:黃鐘公取自「黃忠毀棄,瓦釜雷鳴。」
再比如前幾年諾貝爾得主——屠呦呦,取自《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篙。
屠家豈止有文化,連小孩發現青蒿素都可以先知了。呵呵
不過,起名還得考慮歷史進程,如果現在給孩子叫「呦呦」,恐怕同學下一句就是:「切克鬧」。
再了解一個「坑爹」選手,李天一。取自《周易》——「天一生水,第六成之」。
古代的藏書樓就叫「天一閣」,正是由此得名。(藏書怕火災,故能生水)
如果沒猜錯,李天一應該是五行缺水。無奈天一生水,還是無法澆滅心中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