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周林、李浩然、王迪
【主人公簡介】溫曉立,現任江蘇省徐州市雲龍區人武部軍事科科長。自2018年8月從現役軍人轉改為文職人員以來,先後被江蘇省軍區和徐州軍分區表彰為「徵兵工作先進個人」「軍事訓練先進個人」「安全管理先進個人」,所在人武部也連續兩年被省軍區表彰為「徵兵工作先進單位」,被徐州軍分區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武裝工作先進單位」「安全管理先進單位」。
溫曉立曾經是一名軍人,今天,我們就走近他,看看他轉改為文職人員之後的鏗鏘足跡——
既統籌民兵整組,又忙著組織訓練,還要抓好基層武裝工作規範化建設……今年4月中旬以來,剛從防控疫情中脫身的徐州市雲龍區人武部軍事科長、文職人員溫曉立來不及「喘口氣」,又轉得像個「陀螺」,投入到緊張的工作訓練之中。
從「迷彩綠」到「孔雀藍」,溫曉立一路努力爭創精彩,幹得出彩,贏得喝彩。
他是一個特敬業的人
【雲龍區人武部部長沙先樓眼中的溫曉立】
我是2017年年底到雲龍區人武部當部長的,和溫科長共事2年多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是一個特別敬業的人,幹工作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勁。
就拿前一階段的疫情防控工作來說,他與街道武裝部的領導經常不分晝夜帶領專武幹部、廣大民兵參加防控值勤、巡邏巡查。身為軍事科長,在抓好戰「疫」的同時,他還高標準抓好戰備值勤、潛力調查、民兵整組、兵役登記、機關軍事訓練等主責主業。
我就講一件上下都叫好的事吧。
疫情發生之初,春季徵兵還沒明確推遲,這樣一來,兵役登記是個大事。面對當時嚴峻疫情,全區年滿18周歲的男性公民一、兩千號人,這些適齡青年有的正在居家隔離,有的還滯留外地,怎麼發動才能讓他們自覺參加兵役登記?很撓頭。
溫科長「琢磨」起來:先是與區委宣傳部對接,在區政府網站發布兵役登記公告,號召適齡青年主動進行兵役登記;同時積極與轄區公安機關對接,調取年滿18周歲公民基本信息……完成這些動作後,面對人員不能集會集中的難題,他又利用「釘釘軟體」召集各專武幹部和近百個社區民兵連長,用視頻系統召開兵役登記部署會。
現在說起這個事,可能覺得沒有什麼,但當時他可是加班加點,費心又費力。僅是在小區門口、各個卡點張貼兵役登記公告,發放宣傳冊,他和專武幹部、基幹民兵一起就幹了整整5天。他還發揮各個小區疫情防控網格員的作用,在「小區微信群」每天推送兵役登記信息。
不怕沒辦法,就怕沒想法。這些招數果然湊效,很快區內適齡青年就進行了登記。面對個別適齡青年因各種原因「漏」了登記,溫科長也沒有放過,又逐個打電話聯繫,一遍不行就兩遍,電話不行就上門,講清不依法進行兵役登記的利害關係。憑著這種勁頭,今年4月,全區年滿18周歲的男性公民就全部完成登記。
溫曉立就是這樣,幹任何一項工作,都有鑽勁、有激情、有標準,把工作交付給他,絕對放心。
▲溫曉立組織民兵進行手榴彈投擲訓練。
他是一個特隨和的人
【雲龍區人武部政工科長厲夫亮眼中的溫曉立】
和溫科長認識多年了,又和他一同從現役軍官轉改成文職人員。他這個人非常好相處,對此我總結了幾句話:對待分內工作,他勇唱主角不推諉;對待中心工作,他積極參與不旁觀;對待重要工作,他主動承擔不懈怠;對待需要協調的工作,他誠心支持不設卡;對待結合部工作,他密切配合不扯皮。
溫科長幹的很多工作、做的不少事情,都一直讓我十分感動,也讓我倍加珍惜這個好搭檔。
去年7月,人武部組織民兵應急連強化集訓,備戰上級比武考核。當時,部長在外學習,就政委、溫科長和我3個人在位。
原計劃,我和溫科長輪流帶隊,因一些工作抽不開身,溫科長全程組織,帶領150名民兵克服炎熱天氣影響,白天一起進行武裝越野、手榴彈投擲、戰術和輕武器射擊訓練,晚上帶領民兵骨幹分析訓練情況,研究對策,針對個人查漏補缺。
參加比武那天特別熱,我來到比武現場,看到溫科長已整好隊伍準備武裝越野了,正用沙啞嗓音強調注意事項。看到他迷彩服溼透了,滿臉憔悴,我既感動又慚愧。
事後得知,集訓半個月,溫科長瘦了8斤,但也換來了喜人戰果:比武成績名列前茅,兩個科目取得滿分。
「老溫,關鍵時候沒替你苦一把,對不住啊!」面對我的不安,溫科長哈哈一笑:「咱們之間客氣啥,聽政委說你也天天忙得團團轉!」
共事幾年,我和老溫從沒紅過臉,雖然工作有分工,但幹起工作來從沒分過家。他這人好處,是個值得深交的戰友。
▲溫曉立進村入戶開展徵兵政策宣傳。
他是一個特樸實的人
【雲龍區人武部職工臧賓眼中的溫曉立】
說起溫科長,真是人如其姓、人如其名,為人溫和、知曉人心。我跟他工作好幾年了,無論民兵訓練、兵役徵集還是其他工作,和他一起共事有個感覺:無論再忙再累,心裡舒坦。
他不僅對我們好,對很多人都「掏心窩子」。
去年徵兵期間,我們區有個適齡青年小郭,體檢合格,還是在校大學生。就是家庭特殊,父親癱瘓在床,母親改嫁,他從小跟著奶奶長大。
政審時,派出所還反映小郭不喜歡與人溝通,建議若兵員充足可作為預備人選。溫科長了解情況後,及時帶著辦事處武裝部人員、社區主任趕到小郭家裡,核實情況,送上溫暖。
原來,小郭年幼得到父母疼愛較少,導致性格內向,產生自卑心理。當時,溫科長就拉著小郭的手商量:「你在家沒什麼大事,也沒開學,能不能先到我那幫忙發發文件、整理資料?」
小郭來到部裡後,溫科長經常有意無意地找他談心,從當兵為什麼、在部隊怎樣發展、怎麼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等方面,與他交流。
讓我更感動的是,溫科長還湊著周末,邀請小郭到家裡吃飯,讓妻子、兒子陪他聊天。十幾天下來,小郭轉變很大,思想包袱放下了,人也開朗許多。
溫科長把情況反映給政審組,最終小郭順利入伍。臨上火車前,他的奶奶抹著眼淚對溫科長說:「感謝啊,把孩子送到部隊,我一大把年紀,萬一哪天走了也安心了!」
溫科長忙起工作的事,任務再多都記得清楚,但對自己的事卻時常忘記。前幾天,我整理辦公室時,在他辦公桌抽屜裡發現幾張皺巴巴的紙,本想丟垃圾桶,打開一看:一張是他在醫院的視力檢查單,一張是配眼鏡的發票。再看日期都有大半年了。按照規定,現在配眼鏡的錢是可以報銷的。我開玩笑和他說:「科長,你是不是想等兩年再配一副,一塊報銷?」不料溫科長笑笑來了句:「忘了,算了不報了!」
溫科長就是這樣一個人,溫和、樸實。到了下班點,他總催別人回家,自己卻留下來加班,真是個溫男!
心裝「迷彩綠」,情注「孔雀藍」
溫曉立,為你點讚
東部戰區權威發布
感覺精彩,請點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