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視儀能夠夜視的原理是什麼?夜視可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進行!

2021-01-15 明月愛家鄉

夜視可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進行,這取決於它所使用的技術。圖像增強技術:這項技術的原理就是收集微弱能量的光,包括紅外線光譜中低端部分的光,這些光是存在的,只是我們的肉眼察覺不到而已。該技術再將收集到的光放大直到我們能夠容易地觀察到圖像。熱成像技術:這項技術的原理是捕獲紅外線光譜中高端部分的光。一切物體都在以熱的形式放射這樣的光。溫熱的軀體等熱物體比樹或建築物等冷物體放射的這種光要多。如上所述,這兩種夜視都是利用紅外線光來工作的,這就是我們下面要談到的。

為了更好的了解夜視,你必須對光有一定的認識。光線中能量的大小取決於光線的波長:波長越短,其能量也就越高。在可見光中,紫外線的能量最高,紅外線的能量最低。與可見光光譜紅光一側緊緊相鄰的是紅外線光譜。

紅外線光可以被分離成3個組成部分。

◇近紅外光:近紅外光與可見光最接近,它的波長範圍是0.7~1.3微米。

◇中紅外光:中紅外光的波長範圍是1.3~3微米。中紅外光與近紅外光廣泛應用於電子設備上,其中包括遙控器。

○熱紅外光:熱紅外光是紅外線光譜中最大的一部分,它的波長範圍是3-30微米。

原子的運動是永恆的,它們不停地振動、運動和旋轉,就連組成椅子的原子也在不停地運動。原子被激發後呈不同的狀態,換句話說,它們可以擁有不同的能量。如果我們將大量能量作用於原子,原子就可以從其所謂的基態能級脫離,移動到受激發的高於基態的能級。被激發的程度取決於以熱、光或電等形式作用於原子的能量的多少。

所有生命體都需要能量,除此之外,類似發動機、火箭等的許多非生命體也需要能量。能量的消耗產生熱量,熱量使處於受激發狀態的原子射出光子。這種光子是某種形式的光,屬於熱紅外光譜。熱成像技術就是利用了這種紅外放射。物體的熱量越高,紅外光子放射的波長就越短。一個物體隨著熱量的升高,它甚至可以發出可見光子,剛開始是紅形彤的,然後依次顯現出橙色、黃色、藍色,最後變成白色。以下是熱成像技術的工作原理

(1)一種特製的透鏡將視線範圍內所有物體發出的紅外線光聚焦。

(2)聚焦的光被掃描之後,探測器裝置創造出一種非常具體的溫度圖像,這就是所謂的溫圖。探器陣列只需1/30秒就可以獲取用來製作溫譜圖的溫度信息。視線內兒千個點被探測器陣列測量出來。

(3)探測器裝置製作出的溫譜圖被轉換成電子脈衝形式。

(4)脈衝被發送至一個信號處理模塊,該模塊是一塊裝有專門晶片的電路板,它可以將元件信息轉換成視頻數據。

(5)該信號處理模塊將信息發送至顯示器,並以多種額色顯示。顯示的色取決於紅外射線的密度。所有轉換的衝聯合形成圖像。

未冷卻熱成像儀:這是一種最典型的熱成像儀,它的紅外探測器部分被安裝在一個在常溫下工作的裝置內。這種系統在其工作狀態下噪音很小,啟動感應迅速,並裝有內部電源。低溫冷卻熱成像儀:低溫冷卻熱成像儀的價格較為昂貴,並且更容易受客觀工作環境的影響,使用時不加注意也容易導致損壞。這類系統被安裝在一個低溫容器內,其溫度保持在0C以下。這類熱成像儀的優勢在於其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清晰度和由於使用低溫冷卻相應設備造成的高熱敏性。低溫冷卻系統能夠探測到300米以外0.1℃的溫度變化,這種能力足以看清在此距離內的持槍人!雖然熱成像儀對探測人或工作在近乎絕對漆黑時效果絕佳,但它只能製造樣子非常奇怪的圖像,還可能丟失許多恆溫的無生命物體的圖像。所以絕大多數夜視裝備利用了圖像增強技術。

圖像增強技術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夜視。圖像增強系統通常被稱為「夜視儀」。夜視儀的工作依賴於一根特殊的管子,就是所謂的圖像增強管,它被用來收集和放大紅外線和可見光。下面是對圖像增強技術工作原理文的介紹:

(1)一個被稱為物鏡的普通透鏡象用來收集周圍的光線和一些近紅外光。

(2)被收集來的光線被發送到圖像增強管中。在絕大多數夜視儀中,圖像增強管的電力由兩塊或更多電池供應。

(3)在圖像增強管中,光電陰極波用來將光能中的光子轉換為電子。

(4)當電子穿過圖像增強管時管子中的原子釋放出相似的電子,並利用管子中的MCP(微通道板)對」電子的原始數量進行數以千倍的加乘。MCP裡面有一個小玻璃盤,該玻璃盤有數以百萬計、利用纖維光學技術製作的微型通道。MCP被安裝在真空中與玻璃盤相連,並在玻璃盤兩端設有金屬電極。每條通道的長寬比約為45:1,且都被用來當作電子倍增器。

(5)當光電陰極的電子撞擊MCP的第一層金屬電極時,它們在玻璃微通道中被金屬電極對間5000伏的電壓驟然加速。電子在穿過微通道時,每條微通道可以釋放數以千計的其他電子。這期間利用的原理叫級聯次級發射。基本上,原始電子與管道邊緣相碰撞,使原子活躍並促使其他電子進行釋放。這些被釋放出的新電子再與其他原子碰撞,這樣就創造出一條反射鏈:雖然只有幾個原子進入管道,卻有許多電子釋放出來

(6)在圖像增強管的末端,電子撞擊帶有磷塗層的屏幕。這些電子保持著它們通過通道時的位置,由於它們與原始光子保持著同樣的隊列,便在屏幕上投影出了完美的圖像。這些電子的能量使磷光體達到活躍狀態,並釋放光子。磷塗層在屏幕上形成的綠色圖像反映出這就是夜視特徵。

(7)綠色磷光體圖像通過另一個透鏡目鏡進行觀察,它能夠使你放大並聚焦圖像。夜視儀可能是與類似監視器的電子顯示器相連,或是直接通過目鏡進行觀察。

夜視儀的初衷是為了在夜間確定敵人的位置。目前它仍然被軍隊所廣泛使用,不光出於這個目的,還有導航、監視和睹準等目的。警察及其他安全部門經常使用熱成像技術和圖像增強技術,特是用作監視。

相關焦點

  • 夜貓子名副其實 貓眼夜視與夜視監控對比
    也許我的解釋不夠準確,但是我要說,你不要小看貓科動物;貓眼夜視能力突出,安防行業中夜視儀和夜視監控設備也都效仿貓眼原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上期的內容中筆者為您介紹了魚眼360°神奇效果,在沒有接觸到視頻監控之前,也許誰也不會想到魚眼的世界有多大。動物眼睛看世界,今天筆者為您介紹貓眼夜視效果,看一看貓科動物夜視與監控攝像機夜視效果對比。
  • 數碼夜視儀望遠鏡選購的重要指標
    選購的時候需要考察數碼夜視儀的哪些指標?本篇文章會對於這兩個主要的問題做詳細的介紹說明。希望可以幫到對於數碼夜視儀感興趣的朋友。在介紹關於數碼夜視儀的重要參數之前,首先介紹一下數碼夜視儀的概念和工作原理。什麼是數碼夜視儀?數碼夜視儀又稱為數字夜視儀,其英文名稱為Digital Night Vision。
  • 微光夜視儀 紅外熱像儀如何兩全其美?「熱融合」是條必由之路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微光夜視儀和紅外熱像儀的價格越來越便宜,現在可以用3000美元以內的價格買到熱成像設備。微光夜視儀和紅外熱像儀都可以用於夜間觀察,但原理完全不同。兩者都有自己的優點,在某些情況下,你可以嘗試將他們進行組合,以獲得兩全其美的效果。
  • 夜視那些事 淺析夜視監控攝像機的優劣
    都說人定勝天,人類靠什麼去和老天打賭呢?靠的就是技術和工具去改造自然。夜視監控攝像機便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結果。目前,幾乎所有監控地點的監控攝像機都帶有夜視功能,可謂是夜視泛濫了。那麼夜視的種類又有哪些?優劣如何呢?  最常見的夜視監控就是主動紅外夜視,它也是布防最廣泛的一種。
  • 熱成像與夜視有何不同
    夜視將很難顯示對比度相同或相似的物體,因為它們依賴於反射光並且無法區分物體的溫度。夜視儀:夜視和熱成像不一樣,儘管它們都可以幫助您在不利於正常人的視線的情況下進行觀察,但它們的優點首先讓我們看-下夜視和熱成像之間的最大區別。夜視的工作原理就像您的眼睛一樣, 它們可以檢測到物體反射回來的光。夜視使您可以在弱光條件下觀看,因為它可以將可用的光放大超過您的眼睛幾千倍,使夜晚看起來像日光。但是,與紅外熱像儀不同,如果沒有光線夜視也不會生成圖像。熱成像使用傳感器來檢測所有物體發射的特定波長的紅外輻射。無論在光照或惡劣天氣條件下,熱像儀都能很好工作,這是大量採用的原因之一。
  • 熱成像VS微光夜視,誰是全天候成像王者?
    據麥姆斯諮詢介紹,日光相機、夜視裝置和人眼都遵循相同的基本原理:可見光能量在撞擊物體後會反射回來,再利用探測器來接收反射光線,並將其轉化為圖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90077.htm  無論是眼球,還是相機,這些「探測器」都必須接收到足夠的光線,否則就無法形成圖像。
  • 科學網—我國建立微光夜視儀測量裝置
    本報訊(見習記者邱銳 通訊員劉旭紅)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微光夜視儀測量裝置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
  • 紅外熱成像儀和夜視望遠鏡有何區別
    像「夜視」「微光」「紅外」「非紅外」之類的。 其實這都是常見的誤導宣傳。。 只能說很遺憾,咱們國內市場有那麼多虛假和劣質的望遠鏡,同時還有各種虛假宣傳吧,像什麼「俄羅斯」「日本櫻花」「紅外夜視」「微光夜視」「晝夜兼用」「紅外透視」——而且很遺憾的是,這些虛假宣傳騙了不少人。 可以跟你坦率的說——根本就沒有這種東西,如果有的話,也不會滿大街的小攤販賣——首先早就提供部隊了!
  • 公園夜晚雖黑,在夜視儀下總能找到意外驚喜
    今天我帶來了一款代表著當今民用最高水準的熱成像夜視儀來了,一起看看夜晚的公園裡,人們都在做些什麼吧。夜視儀觀測熱成像夜視儀是近幾年才發展成熟並投入民用的夜視產品,它的優點是不但能提供明亮的夜視環境,還能將隱藏於暗處的熱源以獨特凸顯的方式呈現出來
  • 【狩獵裝備營】夜視儀VS.熱成像儀,怎麼選?
    為夜獵挑選夜視儀或熱像儀前,你有必要先好好了解二者的優點與缺點,並明晰狩獵地的環境,充分考量再作決定。熱成像儀又稱熱像儀或紅外熱像儀,是一種對物體散發出的紅外線進行感光成像的設備,所得的熱像圖與物體表面的熱分布場相對應。一般來說,物體溫度越高,發出的輻射能量越多。
  • 《地鐵:逃離》夜視儀放大器怎麼用 夜視儀放大器使用方法分享
    ,這裡帶來的是夜視儀放大器使用方法分享,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和幫助。《地鐵:逃離》夜視儀放大器... 《地鐵:逃離》遊戲中夜間戰鬥不少,需要玩家裝備上夜視儀放大器,這樣戰鬥才有保證,但是很多玩家不怎麼會用,這裡帶來的是夜視儀放大器使用方法分享,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和幫助。
  • 中美研製出"夜視眼藥水"?中方科學家:尚在動物實驗
    對此,參與實驗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鮑進教授表示,雖然此次實驗的原理理論上可以用在人眼上,但想要實現「人眼夜視」還需要經過理念和倫理的審核,因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參與實驗的專家表示,研究團隊計劃在狗身上開展進一步實驗。
  • 圖說:「熱融合」技術提高夜視儀效果 輕鬆發現極暗處的隱藏目標
    夜視儀讓我們能夠穿透夜幕,獲得希望的視野。夜視儀分為兩種,微光夜視儀和紅外夜視儀,兩者各有優缺點,如何將兩者進行整合,取長補短,一直是很多企業的研究重點。現在已經有了「熱融合(Fusion)」技術,可以實現這個夢想。
  • 終於跟上世界潮流,海軍陸戰隊裝備新型夜視儀,夜間登陸起大作用
    除了裝扮,更加引起軍迷們關注的是突擊隊員凱夫拉頭盔上方類似於單筒望遠鏡的這個裝備,究竟是什麼神器?▲單目微光夜視儀其實這種裝備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螢屏上,在去年閱兵式上就有方隊展示過,這次出現在海軍陸戰隊屬首次,此裝備有一個學名叫單目夜視儀,也有稱為單管夜視儀,是夜間作戰增加可視度的神器。
  • 中國陸航米-171夜航有神器,飛行員戴頭盔夜視儀駕機
    圖片:吊運山貓的米-171這組照片主要展現了米-171E型運輸直升機執行晝夜運輸訓練任務,它吊有一輛山貓全地形車,這種全地形車因為具有十分出色的通過性,可以裝載在米-171的機身內深受陸航快速反應部隊歡迎,這支部隊的米-171還在夜間執行了吊運訓練,吊運是運輸直升機主要的運輸方式之一
  • 熱成像和夜視儀該如何選擇
    熱成像儀又稱熱像儀或紅外熱像儀,是一種對物體散發出的紅外線進行感光成像的設備,所得的熱像圖與物體表面的熱分布場相對應。一般來說,物體溫度越高,發出的輻射能量越多。由於人或動物的溫度一般比周遭環境都要高,所以通過檢測接收這些能量,熱成像儀就能形成一幅相應的圖像,使觀察者能夠看到目標。由於熱成像能感知溫度,受環境影響小,在無光/強光/逆光的環境下,也能清晰成像,它的應用非常廣泛。
  • 詳細解密數碼夜視儀的關鍵性指標參數-選購參考
    以同樣的方式,低質量的目鏡能夠使設備的其他組件在顯示器上產生的最清晰圖像質量下降。傳感器的特性對設備的解析度影響很大。首先是傳感器的解析度–像素數量(通常表示為一行和一列中像素的乘積)及其大小。關係:像素數量越大,尺寸越小;解析度越高。如果傳感器具有相同的物理尺寸,則此聲明是公平的。在單位表面上像素密度較大的傳感器具有較高的解析度。
  • 四目夜視儀就能讓特種部隊滿足?他們還要嘗試增加熱像儀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這名特種部隊成員頭盔前方配備了GPNVG18夜視儀,左側安裝了Tilo3Z+熱成像儀。在抬起GPNVG18夜視儀後,就可以放下Tilo3Z+熱像儀,正好落在左眼前方。此時左眼通過Tilo3Z+進行觀察,右眼使用步槍上的瞄準鏡進行瞄準。由於熱像儀與夜視儀的成像原理不同,可以形成互補,更好在夜暗條件下觀察目標。
  • 評測:「警用執法利器」全國產化熱融合夜視儀Jerry-C完全大揭秘
    另外,Jerry-C可不搭載微光夜視儀單獨使用,直接安裝觀察目鏡,可進行觀察紅外熱成像畫面。實戰:精準定位,一秒顯形示範場景1:黑暗的地下室 人眼可分辨距離2米黑暗環境下不帶夜視設備,能見度僅能達到1~2米,對周圍場景及威脅識別能力極弱;打開PVS14夜視儀後,前方的場景、管道基本可以進行分辨,可以看清20米處一位蹲守的人員目標;打開Jerry-C與PVS14夜視儀融合後,後方黑暗區域單純用夜視儀無法發現的威脅人員目標立即被提取,並可以清晰分辨蹲守人員的輪廓
  • 雙目雙筒頭戴頭盔夜視儀選購指南
    本篇文章只是介紹目前市面上雙目雙筒頭戴頭盔夜視儀的主流型號的介紹,不做任何摻雜個人觀點的評價。緊湊型頭部安裝與夜視裝置相結合,是高科技軍事遊戲,夜間徒步旅行,監視,徒步旅行等的理想選擇。二、二代及準三代級別的雙目雙筒頭戴夜視儀產品介紹:B120&B120+是一款小巧輕便雙目夜視儀,使用方式靈活,可連接頭戴、頭盔使用,亦可手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