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託摩螢火蟲洞(Waitomo Cave,也稱螢火蟲洞、懷託摩洞,位於紐西蘭的懷卡託的懷託摩溶洞地區,因其地下溶洞現象而聞名。地面下石灰巖層構成了一系列龐大的溶洞系統,由各式的鐘乳石和石筍以及螢火蟲來點綴裝飾。
很多人都有過捉螢火蟲的經歷,在黑夜裡追逐許久,才把小小的螢火蟲放進瓶子裡,隔著玻璃看它一閃一閃發出微光……讓螢火蟲像星星一樣掛在天上,是不少人兒時的夢想。在紐西蘭北島一個小城,這種夢想竟能成真: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巖洞內熠熠生輝,燦若繁星,有人把這種自然奇觀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
從奧克蘭驅車南行160多公裡就到了小城懷託莫。毛利語中,懷託莫是"綠水環繞"的意思。這裡果然青山巍巍、小溪潺潺。螢火蟲洞入口處是座尖頂小木屋,旁邊立著刻有毛利圖騰的木雕紅柱。 現在的懷託摩洞已禁止遊人拍照。,不過好在小編用的是紐扣攝像頭,才得以拍攝這難得一見的奇觀
沿著洞中石階而下登上河邊的小船,你漸漸就會進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導遊會用手拉著繩索推動小船前進,只有輕輕的水聲。不遠,你就會發現前面的水面有光影搖動,其實你自己已處在一片"星空"之下,頭頂似乎有條淺綠的光之河在流動。綠色的光點如滿天繁星,閃閃爍爍。密集處層層疊疊,稀疏處微光點點。遠遠望去,仿佛觀賞星羅棋布的萬家燈火。"群星"倒映在水面上,如萬珠映鏡,美不勝收。
像晶瑩剔透的水晶珠簾。原來,這些螢火蟲在幼蟲期不僅能發光,還能分泌附有水珠般黏液的細絲,洞內昆蟲循光而來,撞到絲上就動彈不得。螢火蟲幼蟲便爬過來美餐一頓。美麗螢光下的水晶珠串,竟是危機四伏的"垂釣線"。紐西蘭的螢火蟲生命周期為一年。幼蟲會發光吐絲,其螢光隨著年齡增大變得愈加明亮。
幼蟲經6至9個月變成成蟲。奇怪的是,成蟲有翅膀卻沒有嘴巴,無法進食,也不會飛。只是瘋狂地交配產卵,直至筋疲力盡。2到3天後,它們會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撞向幼蟲的絲網,捨身給自己的後代作食物。這些小精靈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螢火蟲不同,對生存環境的要求近乎苛刻,遇到光線和聲音便無法生存。目前只在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發現了這種螢火蟲。人們無法在影視作品中欣賞到,連旅遊宣傳照片也屈指可數。
螢火蟲洞如此天然形成難能可貴的奇景,非常需要每一位遊客一同來愛護與維持螢火蟲洞,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並體驗這世界奇景之一螢火蟲洞的風採。並不是每一位遊客都能拍到這種奇觀,因為洞內是禁止拍攝的,小編也是藉助於紐扣攝像頭才得以拍攝,怎樣樣,如果你絕得贊,給個好評點個讚如何,小編在此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