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阿門教你PS,ID:meitian_P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商業修圖中的人像精修如果你掌握了去瑕疵、磨皮、均勻膚色、銳化方法,遠遠是不足夠的。這些基礎性PS技能能夠幫助你完成一張較為不錯的商業作品,但無法幫你把作品成為質感大片。
學會通過「光影來修飾皮膚五官結構」,使人物面部在保留皮膚質感的同時還具有「立體感」,這才是人像精修背後的終極密碼。
什麼是立體感?
「立體感」這個詞,最早在塞尚的油畫中被打破了,噢u看看他的那些果子和風景,用在人物身上可能繪畫聯考只能不及格。
作品案例
《穿紅衣服的塞尚夫人》
《蘋果和橘子》
但塞尚提出了用「幾何體造型」去解構任何一件物品,意思就是臉、手、蘋果、樹...自然界everything都可以用幾個塊面,擁有立體感。
這可能是懶人學習的最好方法。
1.明暗關係
通過「幾何體造型」使得物體能夠簡化、概括的處理,以更好的表現形式美。
《明暗素描手冊》1880年 - 14張插圖
女畫家 Mary P. Merrifield 的這套明暗素描教程與今天市面上的教程一樣,建議讀者建立自己的明度比例,同時解釋了當時最新發現的同時對比原理以及塞尚提出的用幾何體造型的基本方法。
人像精修不需要平面化、主觀主義,更不需要大餅臉。
分解塊面,不同顏色(明暗關係),組合併構,就能形成立體感。
明暗關係=明暗色調深淺變化
再次強調出來的上圖,解釋了素描中常說的「明暗關係」——物體受光照影響所呈現的「明暗色調深淺變化」
當光線作用於物體之上,物體便有了明暗的區別和變化。
黑白灰三大面
光直射的地方為亮面,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為暗面,能受到光照但不完全的部分則為灰面。
這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物體的黑白灰三大面。
當我把塞尚的油畫轉變成黑色,細緻的看到了「幾何體造型」,將其細分為亮調(高光)、灰調、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這五大調,用平面探索立體效果。
運用在人像中,讓物體的明暗陰影層次更加豐富,使物體的立體感更強。
優秀案例分析
時尚攝影作品欣賞Manolo Campion
2.面部結構
人像精修時常常會遇到一種問題:「修的太過」。
這具體指的是什麼呢?
該有的結構被修飾掉了,或者移動了位置。
我們還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面部結構,只需要記住臉部的幾大主要結構,他們的位置與特徵。
塑造面部立體感最重要的是臉部中間的顴骨轉折,再是額頭處的顳骨轉折、下頜骨。
優秀案例分析
《嘉人》雜誌阿根廷版2020年1月刊
攝影:Sebastian Hilgetag
以及五官周圍的肌肉——額肌、眼輪匝肌、鼻肌、口輪匝肌、咬肌。
而且這些結構在修圖時也不是都要表現出來的,要學會取捨。
優秀案例分析
時尚攝影作品欣賞Manolo Campion
3.加強轉折
對於面部結構的塑造,想要更加明顯的體現「立體感」,最需注意的是加強結構轉折,以及亮暗面要過渡均勻。
結構不清晰,畫面太過平。
過渡不均勻,人臉太花哨。
在什麼地方加強轉折?具體要看各個「骨骼肌肉的受光面」。
各個骨骼肌肉的受光面,在我們塗皮膚的時候都需要提亮,背光面則壓暗。
比如光線直射時,顴骨正面、額頭、下巴正面等需提亮,這些部位的側面則需要壓暗,背光面則壓暗。
優秀案例分析
時尚攝影作品欣賞 Dean Isidro/Xavi Gordo
運用在一張人像上,可以將整張臉視為球體/圓柱體。
明暗轉折的地方一定要記得用中間色過渡,過渡自然才不會使臉部看起來僵硬。
提亮壓暗最簡單直觀的一個學習方法,是看化妝修容時打高光陰影示意圖,修容的部位都是根據面部結構而得到的,有理有據。
需要淺色提亮的地方:額頭正面,下巴正面、鼻梁和蘋果肌。
需要深色壓暗的地方:髮際線、額頭側面、顴骨側面、下巴側面,以及五官的底部。
下面幾張攝影作品塑造的結構立體感都很強,可以學習一下。
以上就是本期「人像精修」面部結構塑造的全部內容,怎麼樣,是不是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