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汽車導購 雖然已經參加報導過大小車展不下數十次,但是今年上海國際車展的規模和熱度還是讓我感到驚訝不已,乘用車整車參展就佔據了13個展館,涉及的品牌從最低端的到世界頂級,展出的新車多達數百種,而觀展的人數也再創新高。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和欲望仍在持續增長,相應的市場也在不斷擴大,商家與買家的熱情都很高漲。
上篇回顧
作為主流網絡汽車媒體,我們力求在車展內容報導上有所創新、突破,於是策劃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選題,在及時、準確報導新車的同時,也能有些與眾不同的東西。在上一篇中,我的同事就自主品牌的發展為題,盤點了媲美合資車型的自主車型,而今天我將從一個很細節的方面入手,分析幾款代表性新車的做工表現。
測量方法和工具
做工可體現在很多方面,但是能使用簡單工具測量的主要是兩個面之間的接縫,這也是讓普通人很容易理解的。於是,跟我們日常鳳凰測項目採用的方法類似,在車身外觀和內飾的幾個標誌性位置,用遊標卡尺測量接縫大小。一方面是要看接縫是否在合理範圍之內,另一方面是在同一條接縫的幾個不同位置分別測量,看彼此間的差值是否在合理範圍之內,以及車身左右對稱位置的接縫是否接近。
車身外觀,我們從前到後,選擇以下幾處位置:1、發動機蓋與前翼子板間接縫;2、前排車門與前翼子板間接縫;3、前排車門與後排車門間接縫;4、後排車門與後翼子板間接縫;5、行李箱蓋與後翼子板間接縫。考慮到接縫長度和角度,分別測量車身左右每邊的2-3個點,最後還要取平均值和算最大差值。
車身內飾,我們選擇兩處較典型的位置:1、副駕駛手套箱;2、中控臺,分別測量手套箱關閉時左、中、右三個點位的接縫,中控臺面板中央左、右對稱位置的接縫,同樣最終也取平均值和算最大差值。
介紹一下我們使用的工具,數字顯示遊標卡尺,量程150mm,精度為±0.02mm/±0.001″,對於一般幾個毫米數量級的接縫而言,這樣的精度已經算很高了。當然,我們並不是很高精尖的科研單位,尤其是在對汽車整車產品的測量上,允許一定誤差是合理的。
車型選擇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車型的選擇。一般而言,消費者對售價動輒上百萬的高檔車做工不會太在意,而普通家庭用戶常選擇的價格高低適中的緊湊級轎車,於是我們將目標鎖定在這一級別。同時,尺寸相近、價格區間相似的車型,也是公平性的一種體現,對這一級別的消費者購車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大眾朗行
斯柯達Rapid昕銳
雪佛蘭科魯茲掀背版
榮威550
納智捷5
在本屆車展上,緊湊級的新車不少,我們挑選其中5款來進行測量比較,它們分別是:大眾朗行、斯柯達昕銳、雪佛蘭科魯茲、東風裕隆納智捷5、榮威550。本來還考慮了其它車型,但受到車展現場的限制,有些新車處於尚未發布階段或還是概念車、工程車等原因,所以並未涉及更多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