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生物和生物圈知識點總結

2020-11-22 中考網

1、生物的特徵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絕大多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自養);動物則從外界獲取現成的營養(異養)

②生物能進行呼吸:有氧、無氧

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氣體、排尿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落葉

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應激性、反射

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圈的範圍:以海平面為標準,上下個10千米

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4、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①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溫度、水分等;

②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捕食關係:吃與被吃(如:七星瓢蟲和蚜蟲;狼和羊)

競爭關係:爭奪共同資源(如:稻田裡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

合作關係:協作(如:螞蟻、蜜蜂家庭成員之間分工合作)

寄生關係:一方有利,一方有害(如:各種寄生蟲和人)

共生關係:相互依存,不能分開(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白蟻和鞭毛蟲)

5、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①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生物有所改變):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駱駝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樹等。

②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環境有所改變):蚯蚓可以使土壤疏鬆,其糞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風固沙;大樹底下好乘涼;千裡之堤潰於蟻穴等都屬於生物影響環境。

6、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概念:

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生產者(主要成分):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生物部分消費者:各種動物:直接或間接利用植物製造的有機物

分解者(必備成分):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土壤等

7、食物鏈和食物網:

①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就形成了食物網。

②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也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③寫食物鏈時注意:只能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層消費者結束,不能有分解者,箭頭從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8、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森林生態系統:有「綠色水庫」之稱,又被稱為地球的「肺」。

草原生態系統:

海洋生態系統:植物絕大部分是藻類

淡水生態系統:包括江、河、湖泊、池塘等。

溼地生態系統:沼澤是最典型的代表,被稱為地球的「腎」。

農田生態系統:是人工生態系統,以農作物為主。人的作用突出。

城市生態系統:人起支配作用。消費者主要是人類。

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9、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①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生態是一個動態平衡。

②自動調節能力的大小取決於食物鏈和食物網的複雜程度。(越複雜,自動調節能力越強)

③破壞生態系統的因素中,人類活動是主要因素。

10、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每一個生態系統都與周圍其他的生態系統相關聯,這種關聯表現在方方面面,所以,可以把所有生態系統看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生物圈。

11、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觀察法、調查法(普查法和抽樣調查法)、實驗法(對照實驗和模擬實驗)

12、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①提出問題(從題幹信息中找原話)

②作出假設(將提出的問題改為陳述句)

③制定計劃(控制單一變量;設計實驗組和對照組;設置重複組排除偶然因素減小實驗誤差)

④實施計劃

⑤得出結論(肯定假設或否定假設)

⑥表達交流

13、對照實驗:

在《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探究活動中,只有光照條件是不同的,所以它是這個實驗中的變量,而其他條件如溫度、土壤的潮溼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樣的。像這樣,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中考生物複習點:生物和生物圈知識點總結
    中考生物複習點:生物和生物圈知識點總結   1、生物的特徵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絕大多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自養);動物則從外界獲取現成的營養(異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有氧、無氧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氣體、排尿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落葉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水中生活的動物   1、鯽魚適於水中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1)體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敵害發現;   2)體形:梭形,遊泳時減少水的阻力;   3)體表:有鱗片保護身體,有黏液減少阻力,身體兩側各有一條側線,有感知水流、測定方向的作用;   4)有鰭遊泳:(胸鰭、腹鰭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1、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2、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
  • 2019年中考生物複習資料匯總(三)
    2019年中考生物複習資料匯總 2019年中考生物複習資料匯總(二) 生物知識點歸納(10) 生物知識點歸納(9)
  • 2020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1、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     5、種子萌發的過程:先吸收水分(運輸營養物質的需要),胚根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 2019年中考生物知識點之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中考生物知識點之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 2019生物圈知識點
    · 初中生物圈 知識點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非生物因素包括:陽光、空氣、水分、上壤、溫度、溼度等多種因素,它們對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產生著影響 ①陽光 只有在光照條件下,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並日儲存能量。
  • 2020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人     1、 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尿液的形成主要經過濾過和重吸收兩個連續過程。當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腎小囊中的液體稱為原尿。人體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約150升。
  • 初中生物與生物圈知識點之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滴加碘液,觀察結果:葉片見光的部分遇碘變藍 (2)結論: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澱粉     2、光合作用《新中考》P31.例題 (1)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如澱粉),並且釋放出氧的過程。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態與環境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態與環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等。   7.樹立保護生態系統的意識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1.所有生物由細胞構成,病毒例外,但是病毒是生物。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2.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結構與區別   3.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4.基因,DNA,染色體,細胞核三者之間的關係。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特別提醒:生物圈雖然能為各種生物提供陽光、空氣、水和一定的溫度等,但不同的生物對各種非生物因素的要求不同,從而影響了它們在生物圈中的分布。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受到周圍其他生物的影響,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競爭、合作等關係。
  • 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生物圈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生物圈,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生物圈的範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的劃分只是大體的劃分,三者並不是截然分開)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保護生物圈的原因與意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保護生物圈的原因與意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保護生物圈的原因與意義   生物圈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環境的總稱。生物圈包括了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環境。
  • 2020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生物和生物圈
    3、生物圈的範圍:     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5、生物與生物之間常見關係有:     例:七星瓢蟲捕食蚜蟲,是捕食關係。稻田裡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養料和水分,屬競爭關係。螞蟻、蜜蜂家庭成員之間合作關係。     6、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 北師版|八年級上冊初中生物知識點總結(可下載)
    為了便於同學們學好新學期的生物課程,現在整理髮布各個版本上冊知識點匯總。建議大家在看過微課後,對照相應章節的知識點,自行檢查學習情況,促進加強記憶。本文內容豐富,建議生物老師們也看看。第5單元 生物圈中的動物和微生物第15章 動物的運動一、動物的運動:對動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後代都有重要意義。動物的棲息環境大體上可分為:水、陸地和空中三大類。水中:動物的主要運動方式:遊泳;水中動物有:草履蟲,水母,烏賊,青蛙等。魚類的前進主要依靠尾鰭與尾部的擺動。
  • 2019年中考生物知識點之生態系統的組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中考生物知識點之生態系統的組成,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 2020年中考生物輔導講義:綠色植物是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
    >   1、光合作用公式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貯存能量)+ 氧     葉綠體     2、呼吸作用公式     有機物 + 氧———→ 二氧化碳 + 水+能量     3、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
  • 2019年中考生物知識點之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中考生物知識點之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①取鏡和安放:右手握住鏡臂,左手託住鏡座。   ②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
  • 2019中考:生物的多樣性知識點
    · 初中生物的多樣性 知識點 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地區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種及其遺傳變異和生態系統的複雜性總稱。它包括遺傳(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和景觀生物多樣性四個層次。 名詞解釋:指生物及其與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功和功率知識點總結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功和功率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