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一面黑色一面白色的「服裝」、古怪的行進步伐、比小鴨子更清脆的「嘎嘎」叫聲,為它們吸引了一大波粉絲。但是,人們總覺得企鵝不像大熊貓、羊駝、甚至虎豹一樣可以輕易看到,很多人從小在學字的時候就知道「企鵝在南極生活」,然而企鵝真的只能生活在南極嗎?
如果有人告訴你非洲大陸上也有企鵝,你一定認為是在開玩笑。事實上,在炎熱的南非開普敦有一個「企鵝島」,在那裡鋪滿鵝卵石的沙灘上,棲息著一群企鵝。
非洲企鵝是受國際貿易保護公約保護物種。其個頭中等,頭部呈黑色,有一條白色寬帶從眼後經過耳朵,一直延伸至下頜附近,胸前有一道黑色寬帶環繞,如同圍著一條黑色圍巾。
非洲企鵝一般分布在非洲的南端海邊,人們總覺得企鵝聽上去和非洲的炎熱天氣格格不入,但是這種海鳥經過漫長的時間,適應了這個大陸的天氣,其原因有兩個——一是這片海域偏冷,二是這裡充斥著深水魚類。比如阿爾哥亞灣盛產的鳳尾魚,是非洲企鵝的主要食物,佔據它們日常飲食的90%以上。為了適應非洲的天氣,它們甚至還生出了美麗的「眼影」,在眼睛上方有一些粉紅色區域,是能起到調節體溫作用的腺體,若體溫上升,體內會有較多血液流經腺體,眼睛上方也會更紅。
非洲企鵝還有許多有意思的別名,名字也頗有來源。比如「黑腳企鵝」的名稱是源於它們的腳丫顏色。它們的學名為斑嘴企鵝,這名字源於其喙的前端的一圈白色圓環。還有受人喜愛的一個名字是公驢企鵝,這是人們的戲稱,因為它們的叫聲和南極企鵝不一樣,反而是一種類似於驢子的叫聲。人們除了喜歡非洲企鵝的叫聲以外,還喜歡它們溫順的性情和獨特的體型,它們體型肥壯而腿又很短,在陸地上走起來搖搖擺擺,憨態可掬,令人捧腹。
然而,企鵝的一夫一妻制、海鳥天敵的侵襲、棲息地近海食物的短缺、人類活動的過度開發……這些都曾導致非洲企鵝數量銳減,那時,企鵝的數量從幾百萬對一下子驟降到兩萬五千多對。面對如此情況,2010年人們將非洲企鵝列入瀕危物種,是《非洲-歐亞大陸遷徙水鳥保護協定》的列名物種之一,又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內被列為易危物種。
多年來,當地居民、政府和動物保護組織一直採取多種措施對非洲企鵝加以保護,逐漸形成斯託尼波因特非洲企鵝保護區。如今,保護區內已經有3600多隻非洲企鵝居住。且這個保護區已經對外開放,企鵝的粉絲們可以不去南極就能一睹這種憨態可掬的小動物了。
也許有一天,世界更多的地方能見到它們可愛的身影,正如我們的國寶大熊貓一樣,可以迎來再一次回歸自然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