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10句話說清楚一個物理原理

2021-01-15 首席商業評論

我以為是我沒有學習物理的天分,

後來才發現,是我沒有遇到一個好的物理老師。

 

理察·費曼曾說過:

假如天降大災,所有科學知識都丟失了,只能傳一句話給下一代,如何用最少的詞彙表達最多的信息呢?我相信這句話是原子假設:

『所有物體都是用原子構成的——這些原子是一些小小的粒子,它們一直不停地運動著。當彼此略微離開時相互吸引,當過於擁擠時相互排斥。』


在費曼看來,原子假設是客觀世界的第一性設定,是一切科學智慧的淵藪。

順著這個思路,你會如何給宛如一張白紙的孩子的講物理呢?


經典力學、經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相對論、量子物理……

物理學發展至今已成巍巍大廈。


給孩子講物理,就是將這座大廈的框架描出,框架之上的砂石、混凝土有待幼小的心靈藉由好奇心再去探知、填補。


最近,《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將物理學這所大廈的框架和盤託出。期待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物理學的種子,讓它隨著時間的澆灌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物體之內的分子,時刻不停地運動著,

距離太近則互相排斥,距離太遠則相互

吸引

同樣的分子也能構成不同的物體,

比如冰塊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冰塊和水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分子的

排列方式不一樣,冰塊裡的水分子排列

相對整齊,水裡的水分子排列相對混亂;

分子排列方式方式不同,是溫度造成的。

溫度越高分子跑得越快,跑得快就排的

混亂,如水;跑得慢就排的整齊,如冰; 

把冰塊放入熱水,熱水的分子把冰塊分子

撞得快起來,冰塊會融化,表明熱量是可

以傳遞的

水中的分子也會跑到杯子外,變成水蒸氣

便是蒸發;溫度越來越高,水分子爭先恐

後地往外跑,水面就會冒泡,這就是沸騰

跑到空氣中的水分子遇到冰冷的樹葉就

跑不動了,重新變成水,便是露珠

跑到低溫的高空中,變成水滴落下來,

便是下雨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冰塊、水、蒸發、

沸騰、下雨,它們背後的原理就是

熱學啊。


 以上就是《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這套書中《熱學》一冊的基本邏輯,書裡配有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場景,更容易讓孩子理解。


這套書共10冊,用類似的邏輯,給孩子講述了《力學》《熱學》《光學》《振動和波》《電磁學》《流體力學》《原子物理》《光學史》《相對論》《量子力學》。

 

前段時間,抖音上的科普達人嚴伯鈞李永樂老師做了一次直播連線。


嚴伯鈞問了一個問題:

「《熱學》這一冊的邏輯我非常認同,不過,這套書為什麼選這10個主題呢,為什麼這10冊書要這樣排閱讀順序呢?」

「這10冊書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而且也參考了國內物理教學體系的順序。」


眾所周知,全網粉絲超過2000萬人的李永樂老師確實是一位中學老師。

2020年,李永樂老師所在人大附中考入清北的學生有169人,在全國各中學中排名第一


2009年李永樂老師入職人大附中,十餘年來,他有數百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有十餘名學生獲得物理奧賽金牌,獲北京物理學會「國際奧賽金牌教練員」稱號。


國內的物理教學體系是幾代教育人貫通中外精心設計的,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其良苦用心,唯有資深老師能體會。


多年之後,《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的讀者在中學的課堂上聽到相關的內容,不免會心一笑。

 


 

對於孩子來說,物理會不會太難了,能看得進去嗎?

這對李永樂老師來說不是問題。


2017年4月,李永樂老師的講課視頻「閏年是怎麼回事」突然在網上火了。一天之內視頻點擊量超過了1000萬,次日超過了2000萬。


此後,一發不可收拾,李永樂老師一系列科普短視頻引發海量關注和熱議,全網粉絲數飆升,超過2000萬人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科普中國等官方媒體紛紛轉發。央視、北京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等都邀請他做節目嘉賓。



李永樂老師在短視頻中一套板書行天下,用平穩的語調一條一條把知識的邏輯講述的明明白白。他擅長講課,他用講課的方式做科普,讓千萬量級的網友甘心聽講。於是,有人說李永樂老師是「黑板俠」,也有人說他是「國民老師」


有網友評論:

「如果當年遇到李老師,我覺得高考還是可以稍微考好一些的,現在看了李老師的視頻,都想自己重新學一次高中物理!」


多少人夢回高考,醒來一身冷汗。除非你「天賦異稟」,書山題海的生涯大多是人生的一場夢魘。常言道:十年寒窗苦。

似乎讀書上學就是要吃盡苦中苦。如果老師能把知識講得通透生動,孩子會不會不覺其苦,自此愛上學習?

 


 

李永樂老師是北大物理和經濟學雙學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而且,他當年是通過全國物理競賽被保送到北大的。


中學時期的李永樂痴迷物理,高二就自學完成了所有高中物理課程,一門心思準備物理競賽。要參加物理競賽首先要通過學校的預賽,然後才是省複賽、全國決賽。沒想到在預賽階段就差點掉鏈子了……


在去參加預賽的路上,李永樂的自行車車閘線斷了,導致遲到了半個小時。當他生無可戀地打開試題,卻發現題目都太簡單了,以至於提前做完交卷了。順利通過預賽後,他在省複賽中拿到了第一名,然後在全國決賽中成績優異,於是被北大提前錄取了。

2009年,李永樂清華大學碩士畢業,應聘到人大附中,成了李永樂老師。

人大附中的高中老師都是從高一開始帶班級,一直帶到高三,送走一批學生再回到高一帶下一批,三年一輪。


初登講壇,李永樂老師發現教物理並不簡單。作為學霸,你自己學會就可以了;作為老師,你需要讓你的學生都學會。

所以,頭三年,李永樂老師幾乎全部時間投入到研究物理教學框架中去了,一堂40分鐘的課往往需要準備4個小時,幾乎每晚都要熬到12點以後才能休息。



到了第二輪的三年,李永樂老師對常規的物理課基本可以駕輕就熟了,卻又被學校安排了競賽課,成了學霸們的競賽教練。

競賽難呀,要求學生不僅要超常掌握中學的基礎物理知識,往往還要超前了解前沿物理研究成果。李永樂老師只得繼續和物理死磕,一次競賽課往往要講十幾個小時,最忙的時候每天只能休息3個小時


到了第三輪的三年尾聲,李永樂老師才算打通了中學物理的「任督二脈」,課堂教學不在話下,他帶出的學生接近半數都能超過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他帶出的物理競賽金牌選手有十幾位之多。



李永樂老師成了人大附中的學霸嘴裡的「大神」,甚至有學生路過他的課堂,衝著教室門就是一個深鞠躬,說:「膜拜大神」。不時也有別的老師來他的課堂「取經」,評價他的課堂流暢性、邏輯性系統性都很好。


如今,李永樂老師在人大附中的第四輪也過了一半,成了一個小朋友的爸爸,開始關注少兒教育。

 


 

2015年2月,扎克伯格在臉書上曬出一條照片,照片上他正在給剛出生的女兒讀《寶寶的量子物理學》。

 


扎克伯格的這張圖片直接讓這套書賣斷了貨。這套書的內容極其精簡,每一頁一個示意圖,一本書串聯起一個物理理念的邏輯。

學科學要從娃娃抓起,在這個問題上,扎克伯格和李永樂老師不謀而合。

 

李永樂老師對自己在上幼兒園時的一些事情至今耿耿於懷。

那時候,他時常和其他小朋友爭論地球大還是太陽大,公交車往右轉乘客為什麼往左歪

小朋友們爭論不出結果,就去問老師或者家長。這些大人要麼就告訴他一個簡單的答案,要麼乾脆說「這是你的錯覺」



如今20多年過去了,李永樂老師發現這個問題依然沒有什麼好轉。孩子遇到問題,家長可能會去求解,但是告訴孩子的永遠只是一個結論。


學校裡雖然開設了科學課,但是幾乎沒有學校重視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甚至用上科學課的時間去學語數外,一切還是以考試成績為目標。


李永樂老師認為,從小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讓孩子對某些東西感興趣,孩子將來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


為什麼從小學科學很重要?李永樂老師講了自己的一個故事:

「在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暑假,我在姥姥家看電視,電視裡演的是給孩子看的科學故事。我依稀記得:兩個叫做質子的小朋友關係不好,在一起就打架。這時來了一個叫中子的小朋友,他們就不打架了。


我還記得:有一個科學家,用一枚炮彈去打一張衛生紙,結果炮彈居然反彈回來,打在了他自己的身上。其實,我當時並不明白動畫片裡講的是什麼意思,但是這麼多年來,那部動畫的鏡頭卻經常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直到十年後,我上了高二,才知道當年的動畫片講的是原子核的故事,盧瑟福阿爾法粒子轟擊金箔,結果發現了阿爾法粒子被反彈回來,就發現了原子的核式結構,而原子核就是由質子中子組成。


我非常感謝那部動畫片,讓我第一次感覺到了科學的樂趣,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科學的種子。」

 

自從升級為「奶爸」之後,如何給孩子講科學變成了一位問題。

《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這套書就是李永樂花費數年時間對少兒教育問題給出的一個解答。


這套書共10冊,蓋了傳統物理的幾大板塊「聲·光·力·電·磁·熱」(《力學》《熱學》《光學》《振動和波》《電磁學》《流體力學》《原子物理》《光學史》),在此基礎上還連結到了前沿的《相對論》《量子力學》有著足夠的知識廣度。


10冊書形成一個體系,與物理教學體系暗合,由淺入深幫助孩子了解萬物至理。

這套書裡沒有故事,通過極其簡要的語言把知識的邏輯說清楚。


至於配圖,當然也要力求精準傳達科學的真意。

所以,畫手不是普通的畫手。而是具備科學素養的設計師:

丁雪雅,畢業於清華美院動畫專業,「2018中國黑龍江國際生態旅遊峰會」交互裝置動畫負責人,十分科學App L1課程美術負責人。


姚淵,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本碩連讀,2013年甘肅省高考理科榜眼,城市科普團隊帝都繪成員。


李瑞,北京大學學士,美國視覺藝術學院(SVA)設計學碩士,現在紐約從事平面設計工作。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用技術支撐起來的高度發達的社會,而支撐我們這個社會的高度發達的技術,如果仔細檢查一下,你會發現,它們的基礎差不多都是物理學。」


為什麼很多人提起物理就撓頭,覺得物理太難學了?曹則賢研究員說:

「我想那是因為沒遇著好老師,沒人告訴我們物理學到底是什麼樣的框架。」


讓孩子從小跟著李永樂老師學物理,他不會感覺太難。

 

截至11月12日12:00點在文末留言點讚數前三位的小夥伴可獲得《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一套圖書~


▼ 李 老 師 原 聲 錄 制 ▼

 10堂同步動畫課程免費送 


李老師的視頻時常被網友調侃:當年聽起來昏昏欲睡的知識點,現在熬夜看得津津有味。「我覺得好玩的東西,也希望我的學生們能看到。」這是李永樂老師源源不斷的創作養料。


這套動畫視頻由清華美院動畫師高水準製作,李永樂老師本人原聲錄製,原汁原味的呈現。趣味圖書與生動視頻相互結合、相得益彰,帶領孩子的理解力螺旋上升!

 

 掃碼即可觀看本書的配套動畫視頻 

沒購書的小朋友也可以領取哦

▼▼▼

相關焦點

  • 如何用10句話說清楚一個物理原理?丨21讀書
    01  如何用10句話給孩子  講清楚熱學的基本原理?  10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冰塊、水、蒸發、沸騰、下雨,它們背後的原理就是熱學啊。  以上就是《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這套書中《熱學》一冊的基本邏輯,書裡配有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場景,更容易讓孩子理解。
  • 10個神奇少見的物理現象!全見過的都是物理高手!什麼物理原理?
    正是由於這一發現,我們才能解釋天空是藍色的、落日是紅色的、以及彩虹是如何形成的。牛頓善於觀察更善於思考,他從一個落在頭上的蘋果竟然能思考出「萬有引力定律」,普通人恐怕早就把蘋果吃掉了吧。今天讓我們來觀察10個有趣的物理現象,感受一下物理學的神奇與魅力吧。這些現象當中有些司空見慣而讓人視而不見,有些很少有人見過,其中的物理原理你能說出多少呢?1.誰能知道上面這幅圖中的光環是什麼現象呢?佛光?那肯定不是,到底怎麼回事呢?請看下圖。
  • 10句餘華《活著》裡的經典名句,最後一句講清楚了活著的意義
    這句話說的真好,毫無疑問,餘華的代表作《活著》就是這樣的一部偉大的作品,雖然小說只有12萬字,卻將其歷史性和文學行表達的淋漓盡致!1993年,一部偉大的著作在餘華的筆下誕生了。它們名字很簡單,就叫《活著》,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徐富貴的人在大的歷史背景下一生的悲慘故事,從一個年輕時的地主少爺到老了只有一頭老牛陪伴,一生都在眼睜睜的看著身邊的妻兒老小一個個離奇的死去。在小說中,主人公許富貴活著接受了這一切的不幸,而且算是唯一活著一直見證了這些悲劇的人!
  • 【物理原理】微波爐是如何加熱的,其物理原理是什麼?
    在烹調腔的進口處附近,有一個可旋轉的攪拌器,因為攪拌器是風扇狀的金屬,旋轉起來以後對微波具有各個方向的反射,所以能夠把微波能量均勻地分布在烹調腔內,從而加熱食物。微波爐的功率範圍一般為500~1000瓦。
  • 劉傑40句物理口訣 高考物理輕鬆拿下
    劉傑40句物理口訣 高考物理輕鬆拿下劉傑因為對教育的熱愛,對物理的痴迷,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教學之中,他的40句高考物理口訣更是使高考生受益無窮。他所帶學生很多以物理滿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北大等名校。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劉傑40句物理口訣 高考物理輕鬆拿下》,僅供大家參考查閱!
  • 劉傑40句物理口訣 高考物理高分必背
    劉傑40句物理口訣 高考物理高分必背高考物理差的學生在學習起來比較吃力,想要提高高考物理成績的考生不妨多記憶一些物理口訣。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劉傑的高考物理必背口訣,供參考!劉傑40句物理口訣輕鬆應對高考物理1.物體模型用質點,忽略形狀和大小;地球公轉當質點,地球自轉要大小。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0期: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浮力,並且得到了兩種計算浮力的方法,它們分別是(師生共同回憶,教師板書,同時用NB物理實驗進行操作演示):1.用彈簧秤測定物體浮力。通過NB物理實驗引導學生總結步驟實驗: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小桶的重力G桶;②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石塊的重力G物;③將石塊體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拉;④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盛水小桶的總重力
  • 如何利用數學分析物理問題?牛頓的經典力學如何應用?
    力學的起源從亞里斯多德對物理哲學探究的開始,到伽利略用實驗主義去研究物理學,人類對於力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直到牛頓的時代,人們才建立起了比較系統的經典力學理論。我們可以舉一個數學在經典力學中應用的例子來看看數學是如何作為物理學中的工具來使用的。
  • 【物理原理】耳機,是如何把電流變成聲音的?
    我們都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耳機的工作原理和音箱是一樣的:處於永磁場中的線圈與振膜相連,線圈在信號電流驅動下帶動振膜發聲
  • 一道物理競賽題揭開「希羅噴泉」的神秘面紗,到底什麼物理原理?
    多數初二的中學生朋友們現在都已經在學習壓強知識,這一塊知識屬於中考物理必考重點內容,所佔分值很高,所考查題型非常廣泛,而且多是力學知識的綜合性應用,因此屬於中考的一個難點,中學生朋友們在遇到有關此類複雜問題時,往往頭疼不已。
  • 【物理原理】這些動圖,,讓你秒懂高中物理原理!
    回旋加速器的原理紅色箭頭表示什麼物理量,注意紅色箭頭的大小和方向的變化簡諧運動的回覆力、加速度、速度、勢能和動能隨位移是如何變化的?最強大腦中的呂飛龍把玻璃杯吹破,利用了什麼物理學原理?以勻速v行駛的汽車反向射出一枚速度大小也為v的子彈——速度的相對性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拿下蓋子是初中物理,蓋上蓋子就是高中物理,什麼原理?
    連通器原理是幾乎所有初中生朋友們都非常感興趣的一個物理原理,因為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初中物理課本中有「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餵水器」、U形管、船閘等等),所以理解起來似乎並不難。但是,如果讓同學們觀察我現在說的這個物理實驗,還是有些難度的。
  • 劉傑40句物理口訣 劉傑最全物理技巧
    劉傑40句物理口訣 劉傑最全物理技巧劉傑是什麼人?2013年-2014年被聘為北京新東方學校人力資源部新教師培訓導師。2014年在各大學校進行全國巡迴演講,鼓舞學生鬥志,給予學生引導。2015年-2016年,網絡人氣最高的物理老師,中國新聞網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導。
  • 他們用噪音造了臺冰箱,用的是爆款動漫裡的同款物理原理
    話說回來,如果聲音和溫差會互相影響,那我們平時說話唱歌放P的時候為什麼感受不到呢?其實這是因為大家說話放P不夠大力啊。說話時產生的溫度波動是40微攝氏度,也就是一攝氏度度的百萬分之一,因此很難被感受到。但是,如果你的音浪能達到180分貝,溫度波動就可以達到24攝氏度,這時候你附近的人就會感到一冷一熱很刺激了。
  • 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初中物理成績
    去年的中考還歷歷在目,今年的中考又即將來臨,在此,我談談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初中物理成績,做一個學法指導的分享:短時間內如何提高物理成績。一、我們必須要清楚中考物理考什麼從考試分值比例來講:聲光熱24%,電與磁31%,力和機械33%,物質和能源%(當然各地考試分值比例不盡相同)。但也可以看到,我們有必要把時間稍微向電與磁、力和機械傾斜。
  • 【物理原理】飛機飛行原理中的bug,你知道哪些?
    眾所周知飛機是因為有升力飛起來,但是升力是如何產生的?有兩個理論可以解釋升力的產生,但是他們都有一些漏洞。▌伯努利原理中的漏洞我們都在初中物理課上做過一個實驗:兩張紙放在嘴邊,對著兩張紙的中間吹氣,兩張紙不會分開,反而靠攏。
  • 日常對話就用這10句
    小編特地整理了 10 個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句子,用詞不難、意思易懂,只要搞清楚句子的原意,便能夠輕鬆地在日常會話中使用。1. 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見好久不見,對一陣子不見的朋友的問候語。2. Twenty four seven指的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周七天。e.g.
  • 何時用Slew,何時用Transition,你一定要弄清楚哦! |【VLSI物理設計大雜燴|番外一】
    ⬇️⬇️⬇️你一定要知道的EDA物理設計術語你一定要知道的圖論概念和數學家Steiner⬆️⬆️⬆️有話先說有時候,我們在工作中對於何時該用slew,何時該用transition,傻傻分不清楚。有些朋友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楚,它們兩個究竟有什麼區別。
  • 生活物理:超市防盜磁扣的自鎖與解鎖原理分析
    1 引言居家抗疫期間,除了按時直播講課,其他時間都十分無聊,只能用手機打發時間
  • 十大物理光學怪現象!都是什麼物理原理?初中生幾乎全懵了!
    中學物理最奇妙的一章內容莫過於光學部分了,初中物理光學部分主要涉及到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其中有光的色散和光的散射;高中物理光學部分還包括光的幹涉、光的衍射等。以下十種奇特的光學現象是非常奇怪的物理現象,其中的物理原理大部分初中生無法完全解釋清楚,高中生朋友們應該都能解釋的出來。第十名:處在凸透鏡二倍焦距之外的物體所成的像為倒立縮小的實像。第九名:馬路上發生的「下蜃」景色!是光的折射與全反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