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宮崎駿,可真是可調皮的動漫大師,幾次說這要退隱,可還是拿起畫筆繼續著他的創作。或許對他而言,退隱只是一段時間的休整,一段時間的沉澱吧。動漫對他來說,已經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的夢想,是他的希望,是他對生活的感悟。2013年上映封山之作《起風了》,毫無疑問,又是一場視覺盛宴。這部影片融入了宮老先生一生的走走停停,是他對人生的思考,感悟還有沉澱。
每一個主人公都是鮮活的形象,就連群眾的存在都是一種特別用心的描述,他們的存在代表著社會的背景,所以不馬虎。買辣椒也用券翻唱的《起風了》在抖音上火了,網易雲的評論也突破十萬,單曲循環了很多次,卻對原創動漫的故事情節只有零零散散的記憶,要知道,看它早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了。所以跟著翻唱,我還是決定重溫一下當時看完兩眼模糊的感覺。
影片以崛越二郎為男一號拉開了序幕,一個喜歡飛機接近瘋狂的小子,夢見義大利偉大的飛機設計師普羅尼與自己交談關於飛機的各種,夢裡的飛機上有孩子們歡樂的笑聲,有大人們的談笑風生,一切在湛藍深遠的天空下都顯得那麼和諧美好。夢境終究是夢境,現實是無法逃脫的,二郎終究面對的是把飛機製造成殺戮的武器,而並非夢境中那樣帶給人快樂的運輸工具。
一邊是戰爭的需要,一邊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兩邊的感情來回拉扯著,陷入矛盾的他,同樣也是宮老先生的矛盾,他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為故事背景,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等先進國家已經研究出優秀的戰鬥機,日本正處於探索階段,對技術的迫切需要,二郎也是當時日本航空工程師的原型。宮老先生以畫筆還原著二戰前期日本開始罪惡的萌芽, 這樣的作品會不會違背動漫本身的意義。
二郎這個小小少年,為了夢想不斷努力著。他告別故鄉,踏上了追尋夢想之路。當然,路途漫漫,故事很多。火車上,二郎仔細的畫著設計圖,沿途的油菜花遍地開著,微風習習,一切溫暖而安靜。意外來剛剛好,一陣稍大的風吹起了二郎的帽子,順著風帽子飄過女主菜惠子的面前,她踮起腳尖,伸出纖細的手抓住了帽子。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從此,菜惠子便是二郎這輩子無法割捨的那個人。
影片並沒有以大量筆墨來描寫兩位的愛情故事,可能這並不是宮老先生的創作意圖,他所要表達的,是戰爭帶給人們的恐慌,生活的疾苦。那些艱苦困難的日子裡,二郎不能陪伴在身患肺結咳所剩時間不多的菜惠子旁邊,捨棄小家,為了國家的技術通宵達旦,雖然是罪惡的武器,當然也不是二郎設計本意,可那個時代賦予了他這樣的責任,起風了,是我們不能夠阻擋的,唯有在風中努力生存,才是對生命的尊重。
動蕩不安的環境中,也會有溫馨的一幕幕出現在影片中。昏暗的燈光下,二郎一手牽著菜惠子的手,一手畫著設計圖,此時的菜惠子是幸福的,她蒼白的臉上嘴角向上微微揚起。這樣鮮明的對比,不經讓人哽咽。如果沒有疾病,如果沒有戰爭,二郎和菜惠子本應該過著你負責掙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的小情侶生活,可是,生活本就沒有如果。生活就是這樣吧,一邊得到一邊失去。影片沒有直接描述惠子離開人世的場景,只是留下了在火車站的背影。這麼大的悲傷,宮老先生以另外一種形式表達了創作的本意。二郎和他的團隊終於成功了,而菜惠子也永遠的離開了。
二郎與夢境中的普羅尼站在小山上,惠子出現在花海中隨風飄走,一切就這樣結束了。
《起風了》之後或許再也見不到宮老先生的作品了,這部影片創作的本意也僅僅是因為"我想做",就這麼簡單。這一生,宮老先生對所有的感悟都融入了這部影片,關於夢想,關於愛情,關於自然,關於現實。這一生的路,或許就走到這裡了,但是他的作品陪伴我們成長的這段路將會是永恆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