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信宜市廣播電視臺
植物簡介巨型魔芋巨型魔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與一般栽植的魔芋同屬,因其形體巨大而得名。因為巨型魔芋野生數量極少、花期很短,室內栽培難度大且很難成活,開出的花朵十分豔麗並散發陣陣腐臭的味道。所以巨型魔芋堪稱世界上最稀有奇異的植物之一。巨型魔芋又叫"屍臭花",就是因其開花時特殊的腐臭味道。
巨型魔芋生長於蘇門答臘群島。最早發現這種植物的科學家,是義大利的植物學家奧多阿多·貝卡利(OdoardoBeccari),西元1878年他在蘇門答臘首次看到這種植物。其塊根直徑可達0.65米,重達75千克。直立的葉柄長可達5米,直徑約0.2~0.3米。巨型魔芋每三年開一次花,開花時其佛焰苞展開直徑可達1.6米,堪稱世界上草本植物之首。
巨型魔芋的花可以釋放汙穢的氣味,這些氣味能夠吸引腐屍甲蟲和其他花粉傳播者,氣味通常是腐肉的味道。但是,不同的種類散發不同的氣味,有些氣味具有獨特的尿騷味,有一些聞上去像腐肉的味道,還有一種散發著丁酸氣味,因此常被稱為"屍臭花"。
巨型魔芋花在野生的狀態下本來就不常開花,而在人工栽培的環境下會開花的個體就更加稀少。有史料記載的巨型魔芋第一次開花是1889年在英國皇家植物園,此後的幾次分別在美國加州大學和華盛頓的國家植物園。據考證,有史料記載的巨型魔芋開花全世界百餘年僅有60次。
巨型魔芋的莖只有0.5米,但它成熟時,在莖頂伸出一枝強健的肉穗花序,其中密布著數以千計的黃色的雄花和雌花,花序外面的苞片內為紅色,外為深綠色。整個花序和花序下的莖連起來,高有三米,直徑1.3米。
巨型魔芋巨型魔芋會先開花然後再長葉子,當花凋謝後,會由生長在地底的球莖上長出一片葉子,這片葉子很大,可以長到六公尺高,五公尺寬,近似一棵小樹的大小。葉柄綠色似樹幹,在葉柄的頂端會分叉為三個分枝,每個分枝上著生有許多小葉。地下有扁球形富含澱粉的塊莖。當生長季結束,地底的球莖儲存到足夠的能量後,老葉會萎凋掉落,球莖進入休眠期,大約會休眠四個月左右。
巨型魔芋花的外形非常有趣,它有著直挺挺的外形,這種結構其實是它的花序。"花冠"其實是肉穗花序的總苞-天南星科植物特有的"佛焰苞","花蕊"其實是肉穗花序。天南星科植物特有的佛焰花序中,肉穗花序被形似花冠的總苞片包裹,此苞片被稱為"佛焰苞"。
據資料,這種植物每天能生長6到7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