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各大平臺熱搜榜很久沒了郭老師的身影。
但是,各種曲調的「耶斯莫拉」仍被當作潮流視頻BGM,我們可以斷定迷人的郭老師還沒有過時。
「有的人沒熱搜,但她仍活在我們的表情包裡」。
「看也難受,不看也難受」
事情還要從一顆小小的「迷hotel」說起。
在該場表演「虛晃一槍」和「靈魂郭叫」,讓郭老師迅速成名、高歌猛進,斬獲抖音330多萬的粉絲,獲得超過3000萬點讚量。
視頻還被沈騰、楊超越等明星模仿或打賞,直播時甚至連線蔡徐坤、肖戰等流量明星,平均單個作品的點讚量均超過14萬。
粉絲「郭家軍」隊伍也日益壯大,B站的文化生產工們迅速發掘了這枚亞文化遺珠。
郭老師的3D水果撈正式上線,甚至還有「全國郭語統一考試」,引發全民狂歡。
縱觀郭老師的作品,每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永遠都是寬臉、頭髮雜亂、穿著隨意,這些元素共同組成了「郭老師」這個人設。
與美毫不沾邊的她憑藉極強的造梗能力,發揮行為表達獨具一格的優勢,在抖音上一眾膚白貌美的用戶脫穎而出。
她本人曾在快手平臺表示,「觀眾喜歡看,我就繼續做,這是我的出路」。
也許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外表形象不佳配上浮誇的動作表情、還有時不時的「郭叫」這麼受歡迎,其實都是因為——人們固有的審醜心理。
網絡文化的複雜多樣,使得多元的文化形態得以發展。
符合傳統的審美理念不再能滿足廣大網民們的審美需求,人們內心對奇、醜、怪的事物存在固有的好奇,從未消失。
十幾年間,大眾狂歡的審醜對象處於不停變化發展中,一波又一波人湧入以醜為特點的網絡世界。
04年,「芙蓉姐姐」在水木清華等網站上發布大量的自拍照片,後經網絡拍客的傳播,受到眾多網民的追捧。
09年,羅玉鳳在上海公開招親,並在電臺節目中自稱後五百年無人可比。媒體關注並加以報導後,她一炮而紅。
13年,泰國女神「快樂寶拉」(Happy Polla)在社交網站上火速躥紅。
網站上傳的照片中多頭戴碩大的粉色蝴蝶結,加上其「粗獷」的外貌,嘟嘴賣萌,擠眉弄眼,讓人忍俊不禁。
18年,杭州小吳,因為長相、神態動作等自帶表情包特質,而且神似電影《百變星君》裡面的小虎,於是被網友們製作成了表情包,結果意外走紅網絡。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直接導致他們成名的就是:
這裡看的並不是崇尚「顏值至上」、貶低迷人的郭老師等人,而是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成名的背後,人們永無休止的審醜心理需求。
曾經,我只會在晚上熄燈後,躲在被窩裡偷偷看、偷偷樂,因為我總覺得自己是有些變態在身上的,一般的美少女應該不會喜歡看這種視頻吧。
也有網友將自己的感受描述為「一天不看難受,看了難受一天」,可以說是十分真實了。
審醜,自古有之
喜歡看點醜的,一點都不變態。
相反,在傳統的審美文化中,由於受審美的正統地位影響,「醜」一直處於審美的邊緣地帶,但它卻是一個美學概念。
在古希臘的藝術作品中,也存在著大量的「醜」的典範,古希臘藝術實際上是以美為主、美醜皆審的。
例如著名的雕塑拉奧孔群像,雖身處痛苦的蹂躪中,卻充分體現了掙扎扭曲下遵循了和諧與美的最高法則,以確保能夠保存一種美的造型。
古希臘神話中有面目醜陋的蛇發妖女美杜莎,知名度不比雅典娜女神低。
這些都是對醜的正確審視,並用醜更好地展現真正的美。
在近代西方藝術作品中,畢卡索分別在 1913 年和 1937 年創作女人題材畫作《扶手椅裡的女人》、《哭泣的女人》。
或者說以畢卡索為代表的整體風格,都是用畸形的、醜的構圖展現時代大背景、人們日漸變化的精神層面的「醜」。
畢卡索畫風風格一直聞名世界,證明這些「醜」作品現在仍受到藝術家的追捧和模仿。
「審醜」是針對於人們的精神意識層面的一種深度分析。
而醜的藝術反映出來物質的富有與精神的貧瘠,能夠有效幫助人們自我反省,並重新認識現實狀況。
在古代中國也是如此,《山海經》中就記載了大量醜陋且有違常理的人或者怪物。
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裡寫道:
「(山海經)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幹戚而舞」的刑天。」
不論是年幼還是成人的他,都一直對這些異類怪獸懷有興趣。
近代,徐志摩《一個噩夢》筆下與骷髏結婚的女郎:
晚上讀這個還有點瘮人,但是類似這種的現代文學極大的突出了醜的表現範圍,以新奇的形象感染著讀者。
審醜,需要有個度
從發布者本身來說,願意並且主動將自己的醜陋面展示給別人,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另類的「醜」能夠收穫廣泛迴響。
從觀看者本身來說,願意花費時間成本和物質成本來觀看有違美學的短視頻。
很多喜歡看這類作品的人,更多的是喜歡看有趣網友與發布者的互動、讓人意想不到的神評論,在其中找尋快樂源泉。
當郭老師在抖音上用特效拍換髮型的視頻,網友們會說:
當郭老師照鏡子臭美並發出郭叫的時候,
網友又會說:
當網友用巨醜無比的特效製作「整活」(表演)的時候,
他們也會說:
網友的參與讓這類作品帶有別具一格的幽默。
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通過「看點醜的」得到放鬆與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但我們也需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
在滿足我們審醜心理需求的同時,對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也造成不良影響。
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開始模仿,通過土味扮醜的視頻吸引眼球。
詳情請見何以解you往期推送《花花世界迷人眼,沒有土味別賽臉》
當下一代沉迷「迷hotel」「奧利給」的時候,誰來撐起「美」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