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用做遊戲本的豐富經驗打造了一款15.6英寸的輕薄本——,主打賣點有三:機身輕薄(14.9mm,1.7kg)、強散熱設計、持續60W高能釋放的標壓處理器(i7可越級打i9)。結合這些特點來看,聯想是想把9000X系列筆記本打造成突破體積限制的大屏高生產力工具。
↑初代Y9000X C4D創作能力提升1.9倍
實際上,初代Y9000X因為沒有搭載獨立顯卡而顯得十分特別,雖很好地滿足了細分領域小眾用戶的需求,但是對於大眾來說,人們不僅饞9000X系列那越級的CPU性能表現,更是饞它那超輕薄的金屬機身設計。
曾有網友稱:「當初覺得初代Y9000X輕薄,性能也好,處理PS、文檔都可以,但是沒有獨顯,處理PR、AE就不行了,而遊戲本Y7000又太重。」
還有網友表示:「當初就看中了2019版的Y9000X,要不是因為它沒有獨顯(就買了)」。
此前不少網友都盼望著未來聯想能夠儘早推出獨顯版的9000X系列產品,滿足遊戲、視頻渲染等應用需求。而到了今年11月30日,聯想似乎是響應了小夥伴們的號召,在拯救者9000X系列新增兩名內置獨顯的新丁——Y9000X2021款和R9000X2021款(下文簡稱為R9000X)。
兩款機子外觀總體來看大體沒有差別,精髓在於其傳承上代Y9000X核顯機型高便攜性和高CPU性能的基礎之上,加入了不少用戶心心念念的高性能獨立顯卡RTX2060,可以滿足更廣泛的使用需求,包括遊戲、以及目前熱門的視頻製作等。
令人驚喜的是,作為「真香」代表的AMD加入到了9000X家族,R9000X內置八核十六線程的R7 4800H銳龍處理器,搭載了2060 Max-Q獨顯,首發售價7999元,12月1日0點 200元定金首發,12月12日0點正式開售。剛好我們在前不久也收到了這臺機子,下面就看看當獨顯加入到原本定位移動高性能辦公的筆記本中之後,會有哪些不一樣的改變。
這個機身尺寸標準放給其它品牌,大概就只能做個低壓本了
R9000X機身A面外觀總體給人的感覺是改動幅度不大,整體還是由兼顧耐用的鋁合金打造,A面表面深灰啞光質感很顯高檔,沒有過多的裝飾紋理,出差或者放在辦公室用也不會顯得太突兀。
↑「LEGION」的logo放置在A面角落位置,中間的「O」有一個拯救者可發光logo。
雖然大的方面變動不多,但細節上確實有些優化,後文我們慢慢講解,下面先緊著大家更關注的重點來介紹——便攜性以及性能表現。
官方數據給出的數據是機身最薄處為15.9mm,重量1.92kg,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下面我放出一個表格,大家可以看看R9000X和其它配置相當的機型相比要輕薄出多少。
從尺寸上來看,無疑R9000X完勝,厚度薄了4mm,但我們也都明白輕薄和高性能無法兼顧的道理,輕薄就意味著可能會有大量性能損失。既然R9000X這麼薄,那它的散熱能力又如何,尤其是在加入獨顯這一個發熱大戶之後,還能保持高性能發揮麼?
↑手頭機子內置RTX 2060 Max-Q獨顯,以及R7-4800H八核標壓處理器
為了增強散熱表現以讓R9000X能繼續在輕薄本領域上演一段神話,可以看出聯想確實在R9000X上狠下了功夫。首先這次新機背面進風口的面積更大了,而且按官方的說法來看,後面的進風口一共有一萬個以上直徑0.95mm的高速鑽孔,而這種進風網相比普通衝壓進風網的散熱利用率要高出20%以上,從根源上增加了散熱性能。
在機身內部的散熱系統上,R9000X採用經過升級的TSI霜刃PRO散熱系統2.0,聯想稱之為「減厚度,還降溫度」的散熱系統。首先是改變了散熱的核心部件,R9000X為四熱管設計,而風扇從之前的四個小風扇改為兩個大尺寸渦輪風扇,並搭載了多個獨立溫度傳感器,可準確監控各個熱源的情況,智能調度風扇運轉,平衡溫度與噪音,配合全區進出風口,最大風量比上一代提升了115%。
散熱測試:總計120W 一如既往的高性能釋放!
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啟R9000X 的FN+Q「野獸模式」後才可以獲得最佳性能表現,官方宣稱配合TSI霜刃PRO散熱系統2.0,該機整體性能釋放(CPU+GPU)可以達到120W。
那麼根據筆者測試來看,我通過AIDA64 FPU對R7 4800H進行了30分鐘單烤,發現R9000X的散熱所確保的不只是發揮硬體的全部實力,而是進行了跨平臺的追趕——CPU性能直逼臺機。
在前10分鐘的烤機中,CPU性能釋放可達70W,CPU溫度90°C左右,而繼續烤機20分鐘後,CPU穩定在了65W的功耗釋放,甚至比之前獨顯版機型的60W表現還更好。
通過CineBench R20跑分可以了解到CPU真實性能,R9000X的4800H跑分結果為多核4377pts,單核485pts,無限接近於桌面級銳龍73800X的性能,並在多核表現上超越了默頻的i9-9900K。
下面我們再看看雙烤成績。雙烤時, CPU為45W,GPU為75W,整機功耗確實達到了120W,很難想像這樣的性能是從一臺只有15mm左右厚的機子中釋放出來的。
運行Port Royal光線追蹤性能測試,R9000X的RTX 2060Max-Q顯卡分數為3354分,與標準移動版本RTX 2060的3500分差距並不明顯。
在NVIDIA DLSS功能測試時,DLSS關閉時幀數為15.54FPS、DLSS開啟後幀數為41.06FPS。
應用實測:綜合能力出眾,大型軟體無壓力,3A大作隨便玩
以往許多AMD機型無獨顯直連功能,而這次的R9000X則率先加入了DDG(Dual-Direct GFX)獨顯直連/混合模式的切換功能。其中,獨顯直連模式可以使 NVIDIA Geforce 獨立顯卡直接輸出至內置屏幕,100%調用獨顯的性能,進一步提升遊戲幀數;而混合顯示模式則可以降低整機功耗,增強不插電使用時的續航時間。
通過上述的測試我們得知,即使在重度負載之下,R9000X的CPU負載依然可以保證45W,而其搭載的RTX 2060 Max-Q為75W(接近於標準移動版RTX 2060),因此用R9000X來運行3A遊戲理應是沒有壓力的。
在遊戲表現方面,筆者測試了3款3A大作,分別是《古墓麗影:暗影》《殭屍世界大戰》以及《戰爭機器5》,均採取1080P解析度,最高特效,並關閉垂直同步。以下遊戲測試結果為FN+Q「野獸模式「,開啟獨顯直連模式後測出。最終四款遊戲的測試平均幀數分別為87FPS、114FPS、70FPS,可以持續高幀率運行,畫面表現均非常流暢。
↑《古墓麗影 暗影》,平均幀數87FPS
↑《殭屍世界大戰》,平均幀數114FPS
得益於16G雙通道DDR4-3200內存、512G高速PCIe NVMe TLC固態硬碟的加持,在PCMark 10整機測試中,R9000X也得到了整體6070分的成績,該分數表現屬於該厚度的輕薄本中極為罕見的。
更多細節賞析:不僅僅為打遊戲而生,還頗具商務屬性
R9000X雖然是做遊戲本的聯想拯救者家族的一員,但從細節的設計上來看,買它作為一款商務本來使用也是完全可以的。例如屏幕方面,採用了微邊全面屏設計,因此即使屏幕是15.6英寸,機身也得以控制在傳統14英寸筆記本的體積範圍內。
R9000X的屏幕素質也非常不錯,144Hz高刷新率、100% sRGB高色域,5ms響應、Dolby Vision高動態顯示都給到了,實際觀感非常不錯。
屏幕上方也採用了商務本上常見的物理防窺攝像頭,可以在不進行視頻通話的時候遮擋住攝像頭,防止隱私被偷窺。
屏幕還「祖傳」了商務本商非常經典的180°翻轉設計,雖說這樣可以給坐在對面的小夥伴分享屏幕內容,但我覺得更實用的是這種大幅度可翻轉的轉軸,可以讓我蜷縮在沙發上玩電腦的時候也能保持一個比較舒適的筆記本握持姿勢。
鍵盤官方宣傳為「LEGION TrueStrike」原感鍵盤,採用了全尺寸U形微笑鍵帽,鍵帽覆蓋有機矽耐磨塗層,全鍵無衝,支持兩檔可調背光,鍵盤區域還有全尺寸小鍵盤。整體來說,鍵盤手感回彈力適中,整體輸入體驗比較優秀,可以說是傳承了商務本的精髓的同時還融入了遊戲本該有的手感,非常妙。
↑C面正上方中間位置有附帶指紋識別功能及電源指示燈的圓形開機鍵
接口方面,R9000X也是在機身厚度可控的範圍內,將能給到的接口都給足了。機身左側有SD讀卡器和3.5mm耳機孔。
機身右側為2個全功能Type-C接口(支持DP1.4、USB3.2 Gen2、最大100W PD充電),可以外接擴展塢增加HDMI、USB等常用的輸入接口。
電源接口調整至機身背面,旁邊還有兩枚USB-A接口,USB 3.2 Gen2協議,其中一個接口可以支持關機充電。
↑機身後面三個接口上面還很貼心的設計了指示燈,中間USB接口支持關機充電
總結:
聯想嘗試用做遊戲本的思路創作了9000X系列這樣擁有商務屬性的高性能產品,打造出了一類全新形態的產品,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如果說去年2019款的Y9000X瞄準的正是那些對CPU性能有強依賴的小眾移動辦公人群,那麼今年加入了獨立顯卡的Y9000X/R9000X 2021則是為大眾而生的一款真正的全能型輕薄本。結合它1.9kg的重量,約15mm的厚度,以及整機120W高性能發揮來看,可以說,R9000X是我目前見到的將輕薄與高性能結合的最完美的作品,可以很好地滿足平面設計、視頻剪輯等用途。
從價格上來講,我們手中這臺內置八核Ryzen 7 4800H+RTX 2060 Max-Q+16G雙通道內存+512G固態+144Hz 100%sRGB色域高刷屏,首發售價僅7999元,綜合性價比還是相當令人滿意的,如果近期有購機需求,不妨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