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蟲洞存在的話,我們該如何才能找到它?來看看物理學家怎麼說

2021-01-07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充滿科幻氣息蟲洞前所未見的探測方式

有一個隧道可以連接時空中的兩個區域,一種連接宇宙的捷徑,這樣的想法是非常可愛的。蟲洞最多被認為屬於科幻小說的範疇,如果在我們這個宇宙中恰巧就形成了一個這樣的蟲洞,但是物理學家表明如果是這樣,它會是不穩定的並立即就會坍縮。

但是假設他們確實存在的話,我們怎樣才能找到它們呢?根據一篇新的研究報告,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個恆星們都圍繞著的黑洞,以及預測和測量它的設備。

(黑洞)

蟲洞被認為是一種時空摺疊-如果你讀過瑪德琳·恩格爾的《時間的褶皺》(《A Wrinkle in Time》)的話,你就會熟悉這種類比。想像一下,一隻螞蟻在一塊布上從一點走到另一點,如果這塊布是平的,螞蟻必須要走過兩點間最大的距離。然而,如果你把這塊布摺疊起來,使這兩點幾乎重合,這時候螞蟻所要做的就只有跳入這個點,抵達另一點。

(蟲洞 圖源:image)

現在想像一下這塊布就是時空,在時空的兩點間有一條隧道,這條隧道就是蟲洞。1935年,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內森·羅森發表了一篇關於這個概念的有影響力的論文,所以蟲洞也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

圖解:另一種蟲洞在二維環境的模擬

根據布法羅大學和揚州大學科學家的最新論文可知,可能有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來檢測蟲洞。他們認為,因為這條隧道使兩個時空區域更近了,在蟲洞另一端的大質量物體,如恆星,會對隧道另一端的物體的運動產生引力影響。

圖解:洛倫茲蟲洞(史瓦西蟲洞)的電腦繪圖

一個假想的蟲洞的形成所需要的條件之一是一個引力極端的環境,比如黑洞周圍的空間(甚至在黑洞的事件界限之內)。

所以,要觀察這種效應,你需要一個黑洞和一個或多個恆星圍繞著它。

(人馬座A星系 圖源:search)

在我們銀河系中,有這樣一個區域——銀河系中心。那裡有個質量巨大的黑洞,人馬座A(Sagittarius A*,)被一堆恆星所圍繞,事實證明,這對於測試相對論非常有用。

如果這片區域有蟲洞,我們應該能夠根據這些恆星的運動方式來檢測到它。

「如果你有兩顆星,一顆在蟲洞的一邊,在我們這邊的那顆星應該能感受到另一邊那顆星的引力影響。引力流將穿過蟲洞,」布法羅大學的宇宙學家德揚·斯託伊科維奇說。

(蟲洞 圖源:image)

「所以,如果你繪製人馬座A周圍恆星的預測軌道,如果那裡有一個蟲洞,另一邊有一顆恆星,你應該會看到軌道偏離的情況。」

圖解:若地面附近有一個蟲洞,它可能是這樣的

這並不容易。人馬座A的質量是太陽的400萬倍,它是該地區目前最主要的引力。所以要檢測分離出一顆或幾顆恆星的影響將是一份艱難的任務。

如果蟲洞真的在黑洞的事件界限之內,正如一些理論家預測的那樣,所有的賭注都將落空-恆星穿過蟲洞的引力影響與黑洞產生的引力影響將難以區分。

(黑洞)

但是我們有數據組的天文學家可以用來測試這一點。之前提到的相對論測試是基於一顆名為S0-2,或S2的恆星。兩個不同的小組對S2進行了超過25年的觀測。我們的儀器變得越來越精密和精確,這意味著進行所描述的探測所需的精度並不是遙不可及。

即使我們確實探測到了恆星軌道上的擾動,那也不一定是決定性的。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圖解:蟲洞在二維環境的模擬

但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找到蟲洞,我們將需要一個起點,而這篇新論文就描述了這一點。

也就是說,即使蟲洞存在,它們也不太可能給我們提供一個整潔的旅行模式。

「即使蟲洞是可以穿越的,人類和宇宙飛船也不太可能通過。」斯託伊科維奇說。

「事實上,你需要負能量來保持蟲洞打開,而我們不知道如何能做到這一點。要創造一個穩定的大蟲洞,你需要魔法。」

相關知識

蟲洞(英語:wormhole),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英語:Einstein—Rosen bridge),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蟲洞是191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Ludwig Flamm)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代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黑洞與白洞透過蟲洞連接,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間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觀察到蟲洞存在的證據,一般認為這是由於很難和黑洞相區別。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translate:初六

author: sciencealert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如何找到蟲洞
    不過它通常被認為是科幻小說裡的設定,因為如果我們的宇宙真的在機緣巧合之下形成了蟲洞,物理學指出,它馬上就會因不穩定而崩潰。但是,萬一真的有可以穩定存在的蟲洞呢?以防萬一,我們能不能提前找出此類蟲洞的特徵?根據一份新論文,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一個黑洞,外加圍繞黑洞旋轉的恆星以及用於預測和測量的設備。想像一下,一隻螞蟻在桌布上移動,從一頭走到另一頭。
  • 什麼是蟲洞,如果它存在,又是如何形成和工作的
    如果你在學校有蟲洞的一端,在家裡有蟲洞的另一端,那麼你就可以在課堂上穿過蟲洞回到家裡。另一端甚至可能在遙遠星系的一個遙遠行星上,你可以很容易地去另一個行星旅行一天。所以蟲洞對於科幻電影來說經常出現。問題是,據我們所知,在我們的宇宙中沒有這樣的蟲洞。我們還沒有發現它們存在的任何證據,也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形成的。但是,蟲洞的存在並沒有被我們現有的宇宙理論所禁止。
  • 如何才能穿越蟲洞?
    蟲洞旅行是太空科幻小說中最常見的元素之一,假想中的太空飛船可以通過穿越蟲洞來實現超光速旅行(FTL,faster-than-light),瞬間到達在空間上離自己非常遠的地方。由於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中不存在比光速還快的速度,所以蟲洞旅行在廣義相對論下是不存在的。
  • 如何找到一個蟲洞呢?發現它的影子就可以啦
    就像人工引力和任何量子相關的東西一樣,蟲洞是那些廉價的、似乎可以讓任何科幻劇情賣點成為可能的寫作工具之一。然而,它們也是真正的科學家們尋找的、由真實的科學理論預測到的物體。但是在尋找某個物體之前,你得知道它是什麼樣子的。根據一篇論文,想要找到一個蟲洞,你只要發現它的影子就可以了。
  • 如何才能真正穿越蟲洞?
    唯一的缺點是,穿過蟲洞的時間可能要比穿過正常空間的時間更長,而且(或者)這些蟲洞可能是微觀的。在一項新研究中,兩位常春藤科學家提出,如果存在標準模型之外的物理學理論,可能就意味著蟲洞的大小不僅足以穿越,而且對於從A點到B點的人類旅行者來說,穿越蟲洞將是十分安全的。
  • 物理學家新研究:蟲洞旅行理論存在可能
    該模型最早由理論物理學家 Lisa Randall 和 Raman Sundrum 提出,是為了解決粒子的層級問題,在數學上以一種五維時空對宇宙進行了描述,允許物理學家以更低的能級對一些理論進行解釋。但其第五維度僅通過重力與我們所熟知的物質發生聯繫,因此並不能被檢測到。
  • 蟲洞是真的嗎?真的存在穿越時空的蟲洞嗎?
    仙女座,看看我們的銀河系是什麼樣子從外面。太空探索的主要挑戰從來不是我們的想像力,甚至我們有能力提出新技術,使太空飛行成為可能,但空間的廣闊。新地平線號宇宙飛船花了9.5年時間才能到達冥王星,而冥王星仍在太陽系內。最近的星星(在太陽之後)在26萬億英裡之外!如果宇宙給我們一條捷徑,那不方便嗎?什麼是蟲洞?
  • 蟲洞究竟是什麼?它真的存在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蟲洞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特別是喜歡看科幻電影的朋友們。那麼蟲洞是什麼呢?我們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專家指出,蟲洞其實就是連接時空上兩個點的捷徑。那麼如何理解這句話呢?別急,我們來舉個例子。如專家所說,蟲洞是連接兩個時空的捷徑,也就是三維世界的捷徑,這個我們可能不太好理解,那麼我們就來說二維世界的捷徑。
  • 什麼是愛因斯坦的蟲洞,蟲洞與黑洞如何區別?
    第二種分類方式是,需要多少物質才能創造出生成蟲洞的引力場,一種只需要行星質量的,而有一些需要好幾倍恆星質量。另外,蟲洞隧道的潮汐力的大小也是一種分類蟲洞的辦法。接下來的我們來闡述兩種蟲洞。一種是史瓦西蟲洞,它是一種不穩定的蟲洞。另一種是穩定的蟲洞,它允許物質穿過它,所以也可以說是一種可穿行的蟲洞。
  • 蟲洞是什麼?它是否真的存在於宇宙之中?
    什麼是蟲洞?如果他們真的存在,他們是怎麼產生又是怎麼運作的呢?蟲洞是連結兩個空間的隧道。理論上,即使蟲洞的兩端相隔得非常遠,它也可以讓你在極短得時間內跨越遙遠的距離。蟲洞在二維環境的模擬如果蟲洞的一端是學校,而另一端是你的家,那麼通過蟲洞往來於你的家與學校間就只一步之遙了。而蟲洞的另一端甚至可以是另一個星系裡的星球,它可以讓你輕鬆的到達那裡。另一種蟲洞在二維環境的模擬因此,蟲洞非常有趣,常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但問題是,在我們的認知範圍內,蟲洞並不存在於我們的宇宙之中。
  • 宇宙已經140億歲了 ,多少文明存在又消亡過,為何沒有文明通過蟲洞找到我們?
    如果我們讓這個星球上的文明死去的話,也許整個宇宙就再也沒有生命了。在我們的宇宙中,生命可能就從此一去不復返。宇宙如此美麗,如果沒有人來品味的話,也是太可惜了。而使用磁場蟲洞技術,就可以將強磁塊放在遠離中空艙,讓人感覺舒服一些。綜上所述對於問題「宇宙已經140億歲了,多少文明存在又消亡過,為何沒有文明進化到可以星際旅行,通過蟲洞找到我們?」我個人的看法是,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形單影隻的呆在藍藍的小球上,周圍是無限擴張的空間。
  • 蟲洞肉眼看不見,找到就能實現穿越?霍金揭開它的真實身份!
    清醒的人都知道,穿越早已違背自然規律,除非能夠找到穿越的途徑,例如超光速、黑洞、蟲洞等等。在科學家看來,唯有這三種方式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穿越,不過這三種方式實現其中之一都難上加難。它們既看不見又摸不著,難以確認它們的所處位置。什麼是蟲洞?在1916年,蟲洞的概念就提出了。
  • 蟲洞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時空穿越或真實存在
    或許,真的存在時空穿越。了解蟲洞蟲洞(時空洞)又稱作愛因斯坦—羅森橋。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在1916年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蟲洞被認為是連結兩個遙遠時空的多維空間隧道,透過蟲洞可以做瞬間的空間或者時間的移動。
  • 愛因斯坦-羅森的蟲洞是什麼?為何它能讓我們穿越時空?
    它也恰好是蟲洞的原始名稱。蟲洞的概念是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 Wheeler)在 1957 年引入的。同名電影在《接觸》出版後上映如果你認為在時空中穿過光年走捷徑的想法非常荒唐的話,那麼它來了。超越時空如何做到?
  • 蟲洞是什麼?我們真的可以穿越時空嗎?
    蟲洞,蟲洞有點像黑洞,它可能看起來像一個圓形的球體,穿越蟲洞,你可能會來到另一個時空,進入另一個星系,那可能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宇宙,或者是15世紀的古代中國!但是蟲洞是真的嗎?還是只是一種被物理學和數學方程式堆砌出的幻想?如果它是真實的,它的是如何運作的?我們要在哪裡才能找到它?
  • 蟲洞是什麼?我們真的可以穿越時空嗎?
    如果它是真實的,它的是如何運作的?我們要在哪裡才能找到它?在人類過去的歷史中,我們把宇宙空間設想得非常簡單,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平面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恆星誕生,行星運行,如果我們把所有的行星和恆星都消滅掉,這個舞臺也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宇宙是永恆的,並且不受任何天體改變的影響。
  • 天體物理學家表示,蟲洞存在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但是,如果我們把它擴展到三維的情況,即把這張紙摺疊起來,那麼這兩點之間最短的路徑就躍出紙張之外了。同樣的原理,如果存在四維空間,那麼生活在三維的人類或許就可以進行太空旅行了。如果要使蟲洞穩定存在,必須要有一種材料來支持它。這種材料具有奇怪的性質,那就是它的質量為負值,這連科學家都沒見過它。
  • 人類可穿越蟲洞?物理學家新研究:蟲洞旅行理論上並非不可能
    Schwarzschild 度量在理論上預示了 「永恆黑洞」 的存在,也就是時空中的點與點之間存在「直接聯繫」,但 Schwarzschild 所提出的這類蟲洞(也被稱為愛因斯坦 - 羅森橋)坍縮速度極快,並不穩定,以至於任何事物可能都無法成功進入這種蟲洞並穿過它。
  • 蟲洞就在銀河系人馬座A,科學家苦惱,怎麼才能把它揪出來
    然而很多科學家都認為,穿越時空是成立的,人類有望藉助某種手段完成目標,比如蟲洞。實際上,蟲洞並不僅僅存在於科幻作品中,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就有關於蟲洞的解釋,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愛因斯坦認為,宇宙允許時空彎曲,從而使距離縮小,這就類似於一種捷徑,對人類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 我們能看見蟲洞嗎?
    在解決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方程(愛因斯坦場方程)時,方程的史瓦西解(Schwarzschild'ssolution)被找到,只是在這個解裡面存在著奇異點,或者說是方程中的特殊情況(就像y=1/x這個方程裡,x=0的情況)。當我們把這種特殊情況和它的物理意義聯繫起來時,黑洞和白洞就被相繼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