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這幾天都在等待這一刻的到來,嫦娥五號成功登陸月球了。
雖然此前我們國家的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都已經實現登陸月球,對於我們來說,登陸月球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嫦娥五號的任務還是充滿了挑戰。因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任務並不僅僅要成功登陸到月球表面,還會首次在月球表面無人採集樣本,在完成樣本採集以後還會首次從月球表面發射起飛,在到達月球軌道後還會與軌道器進行無人交會對接,最後以接近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高速返回地球。這些技術都是很大的挑戰,畢竟月球離我們地球達到38萬公裡遠,不過,相信嫦娥五號探測器能夠順利完成所有的任務。
在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前後,很多航天機構都在關注嫦娥五號的進展,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探測器發射升空後稱,希望我們能夠分享探月工程所獲得的數據,以增加他們對月球的了解。相信大家也知道,NASA正計劃在2024年實施阿爾忒彌斯載人重返月球的計劃,但是這一個計劃是否能夠如期進行,還是比較難說,因為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的研製工作出現了延誤,也嚴重超支。再加上我們人類本身對月球的認識並不是很充分,NASA希望我們分享數據來讓他們更好地認識月球,我們也是理解的。至於我們是否會按照NASA的意願分享他們想要的成果,那就不知道了。畢竟,NASA自己很多時候都不要我們一起玩。
大家也知道,在嫦娥五號探測器去月球取樣之前,我們人類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就已經取回了一些樣本,如美國的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船、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等都曾經帶回一些樣本,其中阿波羅飛船帶回的樣本多達300多公斤。既然NASA曾經帶回月球樣本,為什麼現在還想我們分享呢?難道當年阿波羅登月帶回的樣本是「假」的?還是說當年本身就沒登月?
雖然NASA希望我們分享樣本,但不能說明他們手上的樣本是「假」的。因為僅僅憑藉當年阿波羅的樣本,不可能對月球有全方位的認識,因為阿波羅登月採集的樣本區域有局限性,主要位於月球的中低緯度地區。其實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我們研究地球,不僅僅需要從數千米高峰上採集樣本,還需要到達南北極這些極寒地帶或者沙漠地區採集樣本,甚至需要深入萬米大洋深處採集樣本。就算我們這些都做到了,我們也沒法對地球有充分的認識。所以NASA希望能夠分享新的樣本、數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當這些樣本返回地球以後,科學家就會對這些樣本進行研究,來認識月球。在上世紀美國曾經贈予我們1克阿波羅飛船帶回的月球樣本,我們科學家通過這一些月球樣本進行研究,對月球也有了一些認識。那如果在研究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樣本時,發現與阿波羅帶回的樣本不大一樣,意味著什麼呢?
可能有一些朋友認為,如果不一樣,意味著當年阿波羅的樣本是假的,當年阿波羅登月也是假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前文說到了,阿波羅登月的位置位於中低緯度地區,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點位於緯度較高的呂姆克山,這是一座孤立形成的火山。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這些樣本中了解到月球內部火山噴發的物質,這些物質與阿波羅在月球表面採集到的石塊不一樣,也是正常的現象。
美國在50年前已經實現載人登月,現在又計劃在2024年實現載人重返月球,我們國家現在也在探索月球,那我們什麼時候展開載人登月計劃呢?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載人登月是未來的一個趨勢,至於我們具體什麼時候才會載人登月,目前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點。不過,相信我們中國人踏上月球表面的那一天應該是不會很久了。細心的朋友是否已經發現,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組成部分和阿波羅載人飛船飛船的是相似的,而且登月、起飛、返回地球的流程都是相同的。這或許算得上是「無人版阿波羅飛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