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開源作業系統年度技術會議(OS2ATC)盛大開幕,從編譯器到軟體...

2021-01-07 CSDN

12 月 14 日,由深圳鵬城實驗室主辦,CSDN、鑑釋科技、飛漫軟體、清華大學、CCF 系統軟體專委承辦,以「開源協作」為主題的第七屆開源作業系統年度技術會議(Open Source Operating System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簡稱 OS2ATC)在深圳市鵬城實驗室召開。

教育部國產基礎軟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鵬城實驗室鵬城生態項目負責人吳慶波和北京飛漫軟體技術有限公司CEO、HybridOS作業系統開源協作項目發起人魏永明擔任大會主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副教授、博導陳渝和鑑釋科技CEO&聯合創始人梁宇寧擔任組委會。

本次大會邀請40多位國內外一線的作業系統專家和行業領袖,圍繞開源作業系統、編譯器、全棧系統、晶片等技術熱點展開討論。主論壇、內核技術、編程技術、全棧作業系統應用生態、虛擬化技術、架構及晶片技術六大論壇火熱進行。

現場火爆,座無虛席。以下為精彩演講瞬間,你絕不可錯過~

主論壇 7 大報告,從編譯器到軟體定義衛星!

教育部國產基礎軟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鵬城實驗室鵬城生態項目負責人吳慶波和北京飛漫軟體技術有限公司CEO、HybridOS作業系統開源協作項目發起人魏永明聯合發表致辭:

OS2ATC已來到第七屆,今年在深圳召開。我們看到深圳是創新的落腳,有很多的企業都在積極開展工作,希望大家能在OS2ATC裡發生思想的碰撞、產生新的火花。

鵬城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鄒鵬發表致辭:

深圳在這四十年來創造經濟奇蹟,如今它想打造先行示範區,所以深圳再出發的目標更大、責任更大,必須高質量地發展,必須提高深圳的科研基礎能力,建立一所全新的科研機構,這是鵬城實驗室的建立初衷。未來實驗室的三大技術方向是人工智慧、網絡通信和網絡安全。在這個開源開放的環境,讓所有有志於這個方向的人在鵬城實驗室能共同的探討和發展,助力社會的發展,最後祝願本次會議圓滿成功。

三位精彩的致辭為大會拉開序幕,數十位頂級專家在今天大會上,發表了演講,他們是:

演講者——Gilad Bracha:《The Java Language Specification》聯合作者

議題:程式語言,編譯器的歷史和發展

論程式語言的多樣性:為什麼我們想要更多的機器語言?因為 Notation Matters。Lisp 具有優雅的語法、靈活性強,可以做各種有趣的事情,APL 語言對數據友好易於計算,Prolog 強大且與眾不同,其他還有 Haskell、Clojure、Elm 等函數式程式語言,而 Smalltalk 則是真正面向對象的程式語言。

演講者——魏永明:北京飛漫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CEO、HybridOS 作業系統開源協作項目發起人

議題:圖形棧、交互技術及應用生態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應用生態的發展趨勢是應用的開發門檻越來越低,先入者通過技術和市場優勢建立的壁壘越來越高,雲端和設備端的整合趨勢明顯,多設備互聯互通,強調跨平臺特性,贏家通吃。

發展全新的應用生態非常難,只有在一個足夠大的消費類市場領域,在一個新的平臺上才可能新的應用生態。可能新領域有桌面作業系統、手機作業系統、智能手錶、智能音響、電動汽車、跨作業系統及設備的統一運行開發平臺。

演講者——陳新中:鑑釋首席技術官和聯合創始人

議題:程序分析:一位資深編譯器編寫者的觀點

回顧過程間分析(IPA)的應用歷史,第一代是連結時優化 (LTO),例如1987年的MIPS ;第二代是IPA+LTO,例如1997年的MipsPro編譯器、Open64;2000年的英特爾編譯器、2002年的惠普編譯器、2006年的GCC編譯器;如今來到第三代,則是針對Java、Python等語言的安全缺陷的深入分析。

演講者——何徵宇:螞蟻金服研究員,系統部負責人

議題:金融級系統軟體的實踐及開源協作

金融系統是最封閉的,為什麼要講開源?因為金融是一個非常注重科技、追求極致及技術先進性的行業,這背後面臨著海量數據壓力下的服務連續性保障和資損風險監控等挑戰,螞蟻金服在過去十五年的發展就是從可用到可靠,再到可信,以金融為場景、開源為基石。系統軟體、開源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由此,螞蟻金服系統軟體形成了滿足業務競爭需求、與頂尖學術機構合作創新、積極參與開源社區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的發展思路。

演講者——戴華東:人工智慧研究中心主任

議題:機器人作業系統的實踐與思考

從 PC 計算和網際網路計算時代的 Windows 與 Intel、移動網際網路計算時代的 Android 與 Arm,在機器人和智能計算時代,我們相信也必然會誕生這個時代的作業系統和微處理器。就作業系統來講,機器人一定要與人共融,能夠在複雜環境下進行自主行為控制及協同,具備群體智能。與傳統計算機作業系統相比,機器人作業系統基於「場景」進行數據抽象,不僅實現互聯互通,還可以互操作、互理解、互遵守,除傳統信息資源外,還管理物理域、認知域、社會域,和機器人、無人系統的行為與群體行為。

演講者——趙軍鎖: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大學崗位教授

議題:天基超算平臺、Sputnix作業系統與軟體定義衛星

未來的衛星怎麼造、怎麼用、怎麼管?軟體定義衛星,以天基超算平臺為核心,採用開放系統架構,擁有開源軟體生態,設有航天應用商店,支持有效載荷即插即用,應用軟體按需加載,系統功能快速重構。實現軟體定義衛星,需要實現系統軟體平臺化、應用軟體多樣化,解決傳統衛星研製成本高、應用效能低、頻譜資源及軌道軌位緊張等問題。算力、代碼是制約軟體定義衛星發展最大的兩個障礙,將來衛星的代碼量會越來越多,需要更多的程式設計師參與進來。

圓桌會議,探索作業系統的開源協作之道

圓桌論壇以「作業系統的開源協作之道」為主題,鵬城實驗室AI開源平臺辦公室主任、OpenI秘書長劉明擔任主持人,中科創達 CTO 鄒鵬程、OPPO 基礎軟體平臺總監鍾衛東、華為終端開源生態專家歐建深,全志科技產品研發中心總經理孫彥邦,TCL 電子研發中心 OS 負責人趙德民,教育部國產基礎軟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鵬城實驗室鵬城生態項目負責人吳慶波,北京飛漫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CEO、HybridOS 作業系統開源協作項目發起人魏永明,分別從產學研全方位剖析作業系統的開源協作之道。

孫彥邦表示,在晶片公司做軟體過去其實很苦,技術圈存在鄙視鏈,我們的晶片可能會用在複雜的智能設備,或無屏設備上,這也就意味著多樣化產品對軟體的挑戰會很大。從實用角度來講,作業系統就是好用、大家儘量都用,開源能夠促使大家不用重複造輪子,開源發展得好會逐漸成為事實的標準,這樣從產品建設上,也能夠大幅省去程式設計師加班的時間。

鍾衛東表示,開源的源動力我將其抽象為三種,共享主義者、挑戰者、破壞者,作業系統到底該不該採用開源模式?作業系統對上要應用生態結合,對下要晶片等結合,天然需要非常強的協作。如果擁有自己的技術壁壘,領先行業 5-10 年,生態、產業鏈都可以自主就可以採用不開源的方式,而我們當前還處在挑戰者的階段,技術、產業尚未完善,需要進一步開源協作。

吳慶波談到,開源並不容易,生態最大的特點就是有生老病死,我們應該用更加包容的態度看開源軟體,有的生命周期非常短,大多數開源項目的生命周期都小於一年。當前我們面臨著,雖然振臂高呼開源協作,但實際操作很難,我們呼籲更多的巨頭企業成為帶頭人,成為太陽,讓開源茁壯成長。

魏永明說, 為什麼必須強調開源協作?基礎軟體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它本身很難商業化,如果讓一個公司承擔的話會很艱難,但如果都能夠承擔一點,從成本上來講就會帶來好處。同時,我們面臨人才緊缺的問題,中小公司很難在人才市場競爭,在這種少而分散的情況下,聯合就成了必然趨勢。還有一點,開源最好的結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需要認識及扭轉當前還沒有實現的這種局面。

鄒鵬程表示,開源其實就是一個工具,適合就去做,十年前我們將開源比喻為雨水,開源能夠賺錢是這之中至關重要的。作業系統和其他軟體不同,它是一個基礎設施,這之中需要指導,由企業來真正賺錢,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生態。

趙德民表示,作業系統在未來,尤其是 5G 網絡、無線連接,用戶需求越來越高。如果作業系統各自獨立,對用戶非常不友好。如果大家開源協作,以集體智慧共同作出一個 OS,並應用於自己的終端領域,這樣未來各種設備之間的協作連接對用戶而言也將更加友好。

歐建深談到,開源協作最重要的是,首先,真的能夠開源,要持續地創新,和用戶持續地碰撞,其次,需要可信,由此才能形成一個長期健康的生態。

除此之外,五大技術論壇同樣乾貨滿滿:

內核技術論壇議題涵蓋Occlum、SylixOS、TLA+的作業系統模塊、DIM-SUM、 Linux 內核實驗室等領域的議題;編程技術論壇涵蓋動態語言、程式語言設計方法和實踐、靜態分析技術、Java和開源OpenJDK 在中國發展的前景和挑戰、Apache Kylin雲原生架構、開源生態推動新架構處理器應用發展的實例、可信編譯器l2c等領域的議題;全棧作業系統應用生態論壇涵蓋RT-Thread、物聯網作業系統、快應用等領域的議題;虛擬化技術論壇涵蓋字節跳動分布式存儲ByteStore、雲環境動態修復技術、騰訊雲虛擬化、ZERO、雲原生專用OS、透傳設備VMM熱升級等領域的議題;架構及晶片論壇涵蓋RISC-V指令集的作業系統、XuanTie-CPU、BoAT等領域的議題。

第七屆開源作業系統年度技術會議今天的燒腦議程已圓滿結束。聽了收穫良多,想動手試試?明天我們精心準備了兩場輔導課程,讓你現學現用:RISC-V開源處理器及Chisel硬體描述語言入門和學習寫OS不是那麼難--基於RUST語言 && 面向RISC-V CPU。

相關焦點

  • CPU、作業系統、編譯器全自主寫,劉知遠點讚
    rCore 是用 rust 編寫的作業系統。支持了x86_64,RISCV,AArch64 三個平臺。本項目主要將其移植到 MIPS32上,最終可以在組成原理課程編寫的 MIPS32處理器上運行。  實現了在自己寫的CPU上運行自己寫的作業系統,以及自己實現的編譯器生成的程序。
  • 旗魚行動作業系統Sailfish OS 3.3「Rokua」發布
    Sailfish OS(中文:旗魚系統)是一款開源作業系統,其核心基於 Mer 項目。Mer 是開源且針對行動裝置進行優化的 Linux 發行版,同時也是 MeeGo 的分支,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當 MeeGo 計劃被中止後,社區開發者從 MeeGo 中分支出 Mer 項目,諾基亞前員工成立的 Jolla 公司又從 Mer 分支出 Sailfish OS。
  • 高分十年·智融空天——第七屆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學術年會盛大開幕
    (原標題:高分十年·智融空天——第七屆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學術年會盛大開幕)
  • 科普貼:那些知名的大型開源會議(一)
    OSCON的前身是Perl大會(Perl Conference ),第一屆Perl大會舉辦於1997年,第一屆OSCON舉辦於1999年。作為商業Linux和開源技術展會,OSCON發展的非常成功,現場O』Reilly的OSCON大會一般都是四到五天的議程,規模大大超過了同類的技術會議。該會議在全球開源愛好者中享有崇高的聲譽,幾乎每年都能吸引數以千計的廠商、愛好者前來參加。
  • 俄羅斯工程師加入研發華為鴻蒙 OS 作業系統
    IT之家9月16日消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華為駐俄分公司 R&D 軟體開發技術總監弗拉基米爾魯巴諾夫表示,俄羅斯工程師加入華為鴻蒙作業系統和手機應用研發項目。華為駐俄分公司 R&D 軟體開發技術總監指出,華為駐俄羅斯研究機構共有約 1500 名工作人員。
  • 在計算機軟體領域 C語言之父和Linux之父誰更偉大
    2012年Red Hat成為第一家市值達10億美元的開源公司。 1995 4月4號 : 開展了第一個專門針對Linux的貿易展和會議系列,名字叫Linux Expo。這成為接下來幾年中,最流行和備受關注的年度Linux盛會。貿易展和會議的入場券價格是4美元。3年後,Red Hat接管了組織工作,同時也是主要的贊助商。
  • 華為:伺服器作業系統EulerOS和資料庫GaussDB宣布開源
    藍鯨TMT頻道9月19日訊,今日,華為在第四屆華為全聯接大會期間宣布,華為伺服器作業系統EulerOS和資料庫作業系統Gauss開源。華為Cloud&AI產品與服務總裁侯金龍還透露,華為正在與中標紅旗、武漢深之度等公司籌備開源社區,並將在12月31號之前上線。
  • 旗魚行動作業系統Sailfish OS 3.3「Rokua」發布 其核心基於 Mer...
    Sailfish OS(中文:旗魚系統)是一款開源作業系統,其核心基於 Mer 項目。Mer 是開源且針對行動裝置進行優化的 Linux 發行版,同時也是 MeeGo 的分支,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當 MeeGo 計劃被中止後,社區開發者從 MeeGo 中分支出 Mer 項目,諾基亞前員工成立的 Jolla 公司又從 Mer 分支出 Sailfish OS。
  • 第七屆神經管理學與神經經濟學國際會議(ICNN 2020)即將開幕|40年...
    當前,社會科學正醞釀著一場由研究平臺和技術進步所推動的範式革命。在此背景下,2020年11月7日至8日,由浙江大學主辦,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浙江大學神經管理學實驗室聯合承辦的浙大管院40周年院慶系列活動——第七屆「神經管理學與神經經濟學」國際會議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盛大開幕
    論壇 · 亮點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今日(10月30日)上午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視頻講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克服疫情期間的重重困難,親臨上海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三位中國頂尖科學家姚期智、王貽芳、謝曉亮,出席開幕儀式。
  • 中國化學會第七屆全國熱分析動力學與熱動力學學術會議於合肥開幕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4月20日,中國化學會第七屆全國熱分析動力學與熱動力學學術會議於合肥開幕。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化學會熱力學與熱分析專業委員會、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化科學實驗中心聯合承辦。
  • (第二屆)人工智慧產業大會正式開幕
    OFweek(第二屆)人工智慧產業大會正式開幕 本次大會得到AI界企業家代表、金融投資界代表、行業機構及政府代表的大力支持,是國內人工智慧最為頂級的盛會,旨在為AI各界人士搭建盛大交流平臺,與國內頂尖的人工智慧專家面對面,深度探討各大人工智慧技術熱點,及「AI+」在智能硬體、機器人、智慧城市、智能醫療等領域落地實踐案例。
  • 華為:伺服器作業系統EulerOS和資料庫GaussDB開源 正籌備開源社區
    此外,華為還在大會上表示,華為伺服器作業系統EulerOS開源,開源名為openEuler。據官網介紹,作為面向企業級通用伺服器架構平臺的作業系統軟體,華為歐拉伺服器作業系統軟體(簡稱EulerOS)基於穩定系統內核,完美支持鯤鵬處理器和容器虛擬化技術,著力在系統的高可靠、高安全以及高保障方面儲備了富有競爭力的技術特性。
  • 歷史上最偉大的 12 位程式設計師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區
    從1963年到1967年,他成為史丹福大學的計算機科學部助理教授,之後又在蘇黎世大學擔當相同的職位。1968年,他成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信息學教授,又往施樂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進修了兩年。他是好幾種程式語言的主設計師,包括 Algol W,Modula,Pascal,Modula-2,Oberon等。他亦是Euler語言的發明者之一。
  • 解讀| 華為方舟編譯器的革命性到底體現在哪裡?
    也就是說,從 Java 的字節碼到機器碼,中間需要兩樣東西:而對於 Android 作業系統來說,為了將 Java 字節碼變成機器語言,Google 在不同的版本中進行了多樣化的嘗試,其目的自然是不斷推動應用程式的運行速度向前發展;我們來看一下 Android 在不同版本是怎麼做的:Android 1.0(2008 年):採用一個名為 Dalvik 的虛擬機
  • 中國·崇義第四屆陽明文化旅遊節暨陽明山萬人徒步大會盛大開幕!
    中國·崇義第四屆陽明文化旅遊節暨陽明山萬人徒步大會盛大開幕!信息索取號:B00310-0401-2020-530086 責任部門:   11月21日上午9:00,中國·崇義第四屆陽明文化旅遊節暨陽明山萬人徒步大會在贛州市崇義縣陽明廣場盛大開幕
  • SPC2019|第二十二屆全國半導體物理學術會議盛大開幕:千人群賢聚杭州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7月10日,由中國物理學會半導體物理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十二屆全國半導體物理學術會議(SPC2019)在杭州第一世界大酒店盛大開幕。會議將由9個特邀大會報告以及九大主題分會場的分會報告組成,同時,本屆會議期間,還將公布2017-2018年度黃昆物理學獎(兩年一度)的獲獎人,獲獎學者將就獲獎工作做專題報告。  大會首日上午,首先進行了大會開幕式和大會報告上半部分的5個大會邀請報告。
  • 盤點微軟最應該開源的 15 款產品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區
    但考慮到MSN的即時信息要比Skype聊天穩定得多,微軟可以將前者的客戶端開源,而開源社區或許可以將其變成一個總是顯示你最新信息的工具。如果將其開源,OneDrive可能會變得更加穩定、快速和功能豐富,甚至是與其他作業系統進行整合。
  • 機器人作業系統從ROS升級到ROS2 部署不再是難題
    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步成熟,人機協作的不斷深度,機器人產品應用產業不斷拓展,全球機器人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機器人領域之所以快速增長,有一部分原因是得益於開源開發和機器人作業系統ROS或ROS2的發展。
  • 質譜新技術專場報告——iCMS 2015第六屆質譜網絡會議勝利開幕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1月17日,儀器信息網網絡講堂與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合作舉辦的"第六屆質譜網絡會議(iConference on Mass Spectrometry,iCMS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