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周四 ◣
歡迎大家實時與我們互動
推送下方可以留言
◆◆◆◆◆◆◆◆◆◆◆◆◆◆◆◆◆◆◆◆
《環球媒體瀏覽》播出時間:
每周一至周五 早09:00——10:00
請鎖定 環球資訊廣播
歡迎關注公眾號 @環球媒體瀏覽
與節目實時互動
NASA發現20個全新行星位於適居帶
其中1顆超像地球
根據 NASA 資料,截至 2017 年 11 月 3 日,天文學家已發現逾 5,000 顆系外行星候選者,超過 3,200 顆已被確認(其中有 2,337 顆由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確認),如果這次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新發現的 20 顆系外行星最後都證實適合居住,則目前人類可居住的系外行星總數將達 50 個。研究已發布在《天體物理學》。
克卜勒任務(Kepler Mission)是NASA設計用來發現環繞其他恆星之類地行星的太空望遠鏡,在繞行太陽的軌道上利用凌日法觀測 10 萬顆恆星,對各種不同光譜類型的恆星進行廣泛觀測,以確定有多少類似地球的行星或大行星存在、鄰近適居帶,自 2009 年發射以來,克卜勒望遠鏡已經幫助科學家確認了數以千計的系外行星。
其他任務目標則還包括:測量這些行星軌道的大小和形狀範圍;估計有多少行星存在於多星系統;測量短周期巨行星的亮度、大小、質量、密度和軌道;確定這些擁有行星的恆星特性等。
20 個系外行星的軌道周期從 18 天到 395 天不等,最令人鼓舞的發現莫過於編號「KOI-7923.01」者,大小是地球的 97%、軌道周期只比地球多 30 天,雖然它距離母恆星稍遠,溫度比地球還要低一些,部分表面可能被冰冷凍原覆蓋,但不至於冷到無法住人。
論文合著者傑夫·科林(Jeff Coughlin)熱切地說,「KOI-7923.01」行星可能富含地表液態水以支持生命形成,如果科學家想要朝最有希望的候選人發射太空探測器探勘,選擇「KOI-7923.01」行星不是個壞主意。
目前,這 20 個新候選人只是被觀察位於適居帶,都還未正式確認是否「可居住」,因為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察了該地區長達 4 年才得出這些結論,加上許多行星的軌道較長,它們可能只被望遠鏡觀察過 1~2 次凌日。當然,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對這 20 個新世界有 70%~80% 的信心,下一步就是等待地面望遠鏡或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
根據地球相似指數(Earth Similarity Index,縮寫 ESI),目前所有已證實的可居住系外行星中,「Kepler-438b」是之前最類似地球的行星,相似指數達 0.88;而「Kepler-4878b」相似指數更高,達 0.98,其質量、半徑、表面溫度、軌道半徑都與地球相當類似,只是尚未被天文學家證實,如果確認存在,就會打敗「Kepler-438b」,成為目前最像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
註:地球相似指數(Earth Similarity Index,縮寫 ESI)是一個標定其他行星和地球相似程度的指數,範圍介於 0~1之間,地球自身指數以 1 為基準。
(完)
更多精彩
歡迎收聽 環球資訊廣播 稍後9點直播的
《環球媒體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