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永遠追逐著光明活著!
怪獸災難故事向來是商業大片的熱衷題材,尤其是在電腦特效技術日新月異的環境下,能否對兇猛怪獸進行更好的視覺呈現,成為此類電影爭奪市場的關鍵。
在去年暑期,於國內上映的幾部進口大片中《侏羅紀世界2》和《巨齒鯊》,便都以兇猛為主打看點,且都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前者依託於經典系列的珠玉在前,著力打造新的恐龍宇宙。
而《巨齒鯊》則有著原著小說作為基礎,險象環生的故事,加上逼真駭人的視覺呈現,使得電影最終在國內收穫了十億元,同時全球收穫超過5億美元的票房成績,成為近年來較為成功的中外合拍電影。
《巨齒鯊》的故事,從一項以中國為主導的科研項目開始,為了探測馬裡亞納海溝的更深海域,三位科研人員駕駛潛水勘探器穿過溫躍層,來到了此前無人到達過的深海,不料遭到了未知生物的攻擊,導致三人被困海底。
因為深海救援非常危險,科考隊只能請來唯一擁有實戰經驗的深海潛水專家喬納斯(傑森·斯坦森飾演)幫忙。
與此同時,科研小隊中的華裔女科學家張蘇茵(李冰冰飾演)急於救人,搶先一步駕駛潛艇展開救援,在救援過程中,他們先後遭到了巨型章魚和巨型鯊魚的攻擊。
完成救援任務後,眾人判斷他們在水下遭遇的正是被認為已經滅絕的遠古海洋生物巨齒鯊。
更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巨齒鯊在救援過程中,趁機穿過溫躍層來到了海面,並對所見船隻展開了殺戮。
為了阻止更多的傷亡,眾人駕船前去捕殺巨齒鯊,經過一番驚險的搏鬥,巨齒鯊終於中毒而亡。
而正當科考隊歡喜的與鯊魚合影留念時,一頭更大的巨齒鯊一躍而起發起攻擊。
隨後這頭鯊魚快速向中國三亞灣遊去,而那裡聚集了成千上萬的遊客,面對巨大的可預見性災難,在得不到快速有效幫助的情況下,喬納斯和張蘇茵只能繼續帶著科研小隊,前去和鯊魚展開一場生死較量。
從劇情上來看,《巨齒鯊》的故事其實並無太多閃光之處,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靠對鯊魚的視覺呈現。
片中的巨齒鯊是世界上已知的體型最大、咬合力最強的掠食動物,其口腔撕咬力量甚至超過了霸王龍,因為巨齒鯊實際生活於遠古時期,所以當它們在電影中與現代人同框,頗有「海上侏羅紀」的意味。
在沒有完整化石作參照的情況下,創作者充分發揮想像力,打造了電影獨有的巨齒鯊形象,為此,影片的視覺特效團隊花大量的時間研究了鯊魚的習性和動作,通過電腦動畫與輔助模型相結合的方式,創作出了非常逼真的鯊魚畫面。
尤其是當鯊魚張開那布滿鋒利牙齒的血盆大口時,給觀眾帶來了無比的驚悚感和震懾力,可以說,僅憑觀看精彩的鯊魚特效,影迷們便已經值回票價。
兇猛無比的巨齒鯊,固然看點十足,但鯊魚電影的核心永遠是圍繞著人與鯊魚的驚險搏鬥展開。
隨著劇情的發展,這支科研隊伍,從一開始逃離鯊魚的追擊,到後來必須對鯊魚主動出擊,電影最為精彩的部分便是主人公們先後與兩頭巨齒鯊上演的生死對決。
在獵殺第一頭巨齒鯊時,首先由喬納斯去給鯊魚安裝追蹤器,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喬納斯沒有攜帶任何防護裝備,緊靠一根繩索與船體相連,但還是不小心驚動了鯊魚,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追擊。
為了拍攝這場戲,飾演喬納斯的傑森·斯坦森可謂吃盡了苦頭。
接著捕鯊經驗豐富的張蘇茵,乘坐防鯊籠潛入水中進行投毒,但因為鯊魚的體形過於巨大,防鯊籠受撞擊嚴重變形,甚至有被整個吞下的危險。
在張蘇茵因為缺氧昏迷後,喬納斯不得不再次下水展開救援,兩人以非常驚險的姿勢,在大鯊魚的嘴邊逃過一劫。
到了捕殺第二隻提醒更大的巨齒鯊時,主人公更是自帶主角光環,用過人的機智和勇敢上演了精彩的決戰。
尤其在最後彈盡糧絕的時候,喬納斯使出奇招,駕駛潛艇用利刃劃開了鯊魚的肚皮,被徹底激怒的巨鯊對喬納斯的潛艇發出更加兇猛的攻擊,用利齒咬碎了潛艇玻璃,喬納斯索性直接逃出潛艇,手持魚叉刺穿了巨鯊的眼睛。
流血的巨鯊,吸引了無數的小鯊魚前來捕食,最終幫助喬納斯完成了捕鯊任務。
這場最後的決戰,可謂是一氣呵成,讓觀眾目不轉睛,屏氣凝神,直到最後一刻才能放鬆。
不過,在精彩的視效之餘,《巨齒鯊》在主題深度上,還是稍顯欠缺,除了用項目投資人莫裡斯先生的自食惡果,告誡人們要對自然心存敬畏以外,鮮有更多思辨性的橋段,這也限制了影片的口碑分數。
從商業角度看,《巨齒鯊》可謂是近年來比較成功的中外合拍作品,這首先得益於電影選擇了人見人愛的怪獸題材,並用逼真的特效贏得了觀眾的讚譽。
同時電影用合理的劇情編排,使得中外演員的混搭更具可信度,尤其是在國內旅遊城市的取景,更讓中國觀眾增添了一份親切感,為影片在國內的票房表現助力,這些都為之後的合拍片創作提供了可以借鑑的寶貴經驗。
看完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