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我們平時使用的最多的APP,已經從最初的單純的聊天工具演變成了一個綜合性的社交平臺,2016年微信的月活躍用戶就達到了驚人的8.06億。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7年9月25日,人們像往常一樣,點開了微信,卻發現啟動頁面6年沒動的地球動了起來。
前後對比圖
慢慢漸變的一張圖,可能粗心的都不會發現有變化,用了6年的圖,為什麼說換就換?這裡面還是有很多故事的。原來的啟動圖(上圖左)使用的是 NASA 在全世界範圍公開的第一張完整的地球照片,名為「藍色彈珠」,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畫面中所顯示的是非洲大陸。關於選用這張照片作為素材的原因,微信團隊透露稱:「非洲大陸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地,我們將非洲上空的雲圖作為啟動頁的背景圖,也希望將『起源』之意賦予啟動頁面。
現在的啟動圖(上圖右)已經變成了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風雲四號」衛星拍攝的畫面,風雲四號衛星(FY-4)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總研製的第二代地球靜止軌道(GEO)定量遙感氣象衛星,從2008年立項至2016年12月正式發射,歷經八年,這是我國航天事業裡程碑式的進步。而此次微信展示『風雲四號』拍攝畫面,也是寓意從『人類起源』到『華夏文明』的歷史發展,旨在向億萬微信用戶展示我國大好河山風貌。」
風雲四號發射現場
要評價風雲四號的水平,主要還是要看裝在衛星平臺上的儀器的性能。美國的 GOES-16,它上面裝載的主要儀器叫 ABI,歐洲的 MTG 上面裝載的是 FCI,而我們風雲四號上面的是輻射計,輻射計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給地球拍照的儀器。這三個系列美歐中可以說是三足鼎立,如果單從輻射計的角度來看,它的性能指標比美國的 ABI 和歐洲的 FCI 要略差了那麼一點,但是風四上面還裝載了另外一臺重量級的儀器,就是大氣垂直探測儀,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地球靜止軌道首發的大氣垂直探測儀器。
再看發射時間,美國的 GOES-16 在去年的 11 月 19 日首發,去年的 12 月 11 日我國風雲四號首發,而歐洲的 MTG 計劃要到 2019 年才發,至於日本的向日葵 9 我們就不多討論了,因為它上面的核心儀器是美國人賣給它們的。
其實輻射計說通俗易懂一點就是給地球照相的照相機,也就是一個高精度的傳感器,畢竟距離太遠,輻射計偏移一個角分,地球上就偏移了十公裡。該軌道出每天最高氣溫為150攝氏度,最低在零下130攝氏度,這麼巨大的溫差,對材料的穩定性是相當大的一個考量。而陶瓷材料作為航天使用最多的基材之一,此次也不例外,得到了一個核心應用的位置。
陶瓷線路板
我國的特種陶瓷的發展在軍工以及航天方面是最快的,我國畢竟地大物博,材料元素豐富,有充足的補給,這也是我國能夠快速在航天事業上迎頭趕上的原因。
而像斯利通這種生產陶瓷線路板的高新企業,也是在國家大力扶持下進行,能夠迅速的將實驗室科技落地成為能夠實實在在造福大眾的產品,我想要完成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在工業4.0時代取得領先地位,也是需要更多的這種高新企業的湧現,能夠在發展高精尖的同時,惠及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