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年,巴達維亞一位叫魯伯特的親王,給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獻上了5顆玻璃球作為生日禮物,這份看似寒酸的禮物後來揚名世界,它就是大名鼎鼎"魯伯特之淚",世界上最堅硬和最脆弱的玻璃體。
所有人都知道,玻璃製品是出了名的易碎品,韌性非常差,一經受到碰撞就會破碎,然而,科學家卻發現了一種很特別的玻璃體,它的樣子是蝌蚪狀,頭大尾小,面對射過來的子彈,不但自己毫髮無損,而且能瞬間將子彈粉碎成渣渣,看似堅硬無比,這種奇特的玻璃體就是"魯伯特之淚"。
魯伯特之淚的頭部極其堅硬,不但子彈打不穿,它甚至還能承受20噸重量的壓力,有人曾經用數十噸的液壓機想壓碎它,結果出乎人們意料,除了在液壓機金屬工作檯上留下一個小坑外,玻璃材質的魯伯特之淚完好無損,但是它的尾部卻相當脆弱,只要捏住它的小尾巴稍稍用力,整個玻璃體就快速粉碎。
魯伯特之淚的製作十分簡單,用火將玻璃燒融化並將其滴到冷水之中,滴落到水中的液態玻璃在水中迅速冷卻凝固,就會形成一個頭大尾小、類似蝌蚪形狀的晶瑩剔透的玻璃體,這就是所謂的"魯伯特之淚",它的圓形頭部極其堅硬,剛才說了,用子彈打或者用液壓力機壓它的頭部都完好無損,但只要輕輕捏住它的尾部,會形成連鎖反應,整個玻璃體立即迅速粉碎掉,這種奇妙的現象曾經困擾了科學家400多年。
究竟是什麼原理造成了這種奇妙的現象?原來,當融化的液態玻璃滴入冷水中時,它的外部遇冷迅速凝結成一個堅硬的外殼,但它的內部還來不及冷卻凝固,依然是炙熱的液態,由於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輪到它內部凝固的時候,由於冷卻收縮的原因,它的內部會緊緊拉著外殼形成極大的應力,因此玻璃體的圓形頭部就非常堅硬,如同一個人站在一塊懸空的條形木板上,木板很容易受力彎曲,但如果將木板彎曲拱起,即使多幾個人站在上面,木板也很難彎曲變形,這就是拱橋所採用的原理。
它的內部是緩慢地凝固,所產生的拉力非常大,可以達到7000倍的大氣壓,相當於把7噸的物體壓在1平方釐米麵積上,如同把7噸重的物體壓在一個指甲蓋這麼小的面積上,子彈想要打穿魯伯特之淚,就必須先對抗它外層巨大的壓應力,跟7000倍的大氣壓相比,子彈的動能就顯得十分脆弱了。
除了外層的壓應力,在魯伯特之淚的內部還有一種拉應力,壓應力和拉應力達到平衡,只要這兩種力保持平衡,魯伯特之淚就會維持穩定而不破碎,但當你捏住它的尾部時,這種力的平衡就會被打破,魯伯特之淚會以極快的速度破裂,破裂的速度可以達到1600米每秒,幾乎相當於音速的5倍。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魯伯特之淚的原理運用,比如鋼化玻璃,製造時先是將玻璃加熱融化後再快速冷卻,使得玻璃具有極高的韌性和強度,這與魯伯特之淚的製作過程非常像,顯而易見,它強度非常大而且韌性好,而且它破碎的結果是不會像普通玻璃那樣邊緣鋒利和有稜角會傷人,它碎了之後是形成很小的塊,這些小塊沒有稜角且不鋒利,所以不會傷人。
但是鋼化玻璃也有缺點,那就是它無法切割,玻璃刀也劃不動它,你如果非得用玻璃刀硬切它的話,整塊玻璃就炸了,因為它內部是有應力的,破壞了它的應力平衡就碎了,所以這種玻璃是事先設計好的,然後加熱快速冷卻,不能做好了再去切;其次是它有自曝的風險,因為鋼化玻璃的脆弱點是它的邊緣,邊緣如果碎了,整片玻璃應力的分布就全都被破壞,所以就會自動炸裂,汽車車窗的鋼化玻璃,平時用錘子都砸不破,但如果砸它的邊緣或者角上,整塊玻璃就會破裂,另外就是玻璃在生產時含有雜質,雜質會破壞它內部的應力平衡引起自曝,當然,可採用鋼化夾膠的方法來增加它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