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接盤PPS已敲定
闌夕
在進入主題之前,讓我們先把目光回到2012年11月,李彥宏在百度內網上發布了那封著名的「鼓勵狼性、淘汰小資」的公開信,正文裡的第一句話就是「在戰略上,首先是Rectify the underinvestment problem(整頓投資不足的問題)」。而這句話的背景,建立在百度2011年拿出了100億人民幣現金用於購買銀行定期存款和短期貨幣基金,在財務上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收益,但全然與網際網路無關,最後也導致百度帳上的現金流減少,被迫發行了15億美元的債券融資。
現金不夠導致的後果就是,很多收購行為變成了「戰略注資」,而注資的對象,也多並非行業裡的第一名,被打上「百度系」標籤的網際網路企業,數量雖多,堪稱重量級的,一個也沒有。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花錢上的淺嘗輒止,也讓百度付出的失敗代價被壓縮到了一個極為安全的界限之內,並且間接的降低了修正成本,比如已遭放棄的「中間頁」概念。
破產的「中間頁」
「中間頁」的定義,多數人都語焉不詳。業內大牛曹政(@caoz)2011年曾經分享過一個數據上的趨勢:2007年到2011年,百度搜索關鍵詞「小遊戲」的指數上漲了2-3倍,而「4399」及「4399小遊戲」的指數上漲了30倍;「購物」、「視頻」、「招聘」等關鍵詞的指數每況愈下,而相應的,「淘寶」、「優酷」、「智聯」等關鍵詞的指數卻都呈5倍以上的漲幅。而且,百度用戶在搜索某些品牌類關鍵詞時,喜歡加上「官網」作為後綴,比如「dnf官網」、「神仙道官網」等,但是Google用戶並沒有這個習慣。
這種趨勢和特徵意味著什麼呢?曹政認為是「百度喪失了作為入口的用戶信賴」。而這種缺失,直接催生了垂直領域的二次搜索供應商的崛起,用戶通過百度搜索接觸到淘寶、優酷、攜程、搜房,然後再在後者的站內搜索商品類型、視頻名稱、旅遊行程、房產樓盤等目標信息,百度的潛在企業客戶就這樣被二次搜索供應商給消化掉了。
而百度,就將淘寶網、優酷網、攜程網、搜房網等網站稱為「中間頁」,指其介於搜尋引擎和用戶/廣告主的中間,前掠流量,後奪利潤,使搜尋引擎加速淪為管道。
管道對於搜尋引擎而言,並非貶義,Google的價值觀就是希望用戶在訪問Google.com之後能夠儘快離開,離開得越快,表示Google的搜索結果品質越高。Google不介意充當管道,是因為它出了Adwords之外,還有著Adsense等廣告產品的延伸,即使用戶跳轉到了所謂的「中間頁」,Google仍然能夠獲得收益。只有當拒絕搜尋引擎爬蟲進入的社交網絡興盛,Google才感到受阻,不得不推出Google+作為對抗。反觀百度,生於「流量為王」的中國網際網路那個,從來都不甘心充當管道的角色,百度貼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產品的設計,都是為了讓用戶能夠在百度體系內一站式的解決需求。
大眾信息領域大可如此自給自足的供銷,但到了專業信息領域,UGC的模式很明顯玩不轉了,通過百度搜索細分行業關鍵詞的精度,遠不及垂直網站的梳理。見招拆招,百度做了兩層應對,一是推出「框計算」,付出搜索結果的黃金區域,換取垂直網站的數據支持,使用戶仍然感知能在百度的站內解決問題;二是大打投資牌,安居客、去哪兒、愛奇藝、樂酷天……把熱門行業裡的「中間頁」要麼納為己有,要麼保持控制權。
李彥宏的容忍度一直很高,愛奇藝的燒錢、電商業務的虧損以及諸多「中間頁」的慘澹業績,都可以在匯報上以「還未達到回報期」為由得到接受,直到360一夜之間拿下了10%的搜索份額。從百度的虎口下奪取10%的份額,360其實沒有做太多的功夫,只是把360瀏覽器(以及360導航)上的默認搜索框從百度替換成了自己的搜尋引擎而已,用戶根本沒有感知。
這就是「端」的力量,遠非「頁」可比——前者是貨真價實的單選項,而後者僅是多選項之一。這亦是中國網際網路的叢林法則,佔據桌面、佔據C盤、佔據進程,都是為了能夠隨時給用戶夾帶私貨,在新的機遇被發現後即可用「端」的力量把自家的產品或服務推送到用戶眼前。這才是真正的狼,能夠把鼻子插進泥土裡去聞獵物的氣味,而不是踮著腳走路避免泥垢的沾染,一手締造3721插件神話的周鴻禕,給反對小資主義的小資代表李彥宏上了這一課。在百度望洋興嘆的移動網際網路,360更是市場角度的經典標本,「先用安全衛士的海量裝機量推手機衛士,再用手機衛士猛推手機助手,再加上360瀏覽器的資源一起上,於是便如你所見,360手機助手這個和豌豆莢一樣的應用市場如今就好比『梨花開遍了天涯』」。
遲來的「搶端登陸戰」
一個月前爆出百度收購PPS時,他們還在闢謠
一個月之前,百度3.5億美元收購P2P網絡電視軟體PPS的消息,還在被百度和PPS同批「扯淡」,雙方高管搶著抖機靈「這事兒我都不知道,你(媒體)就在瞎猜了」。
中國網際網路的墨菲定律:只有在被闢謠之前,傳聞才不可信。
艾瑞今年4月提供了一份「單周網絡視頻網際網路用戶數據調查報告」:
在Top 5的名單裡,網頁視頻佔據兩席,客戶端視頻佔據三席,而愛奇藝加上PPS的瀏覽時長,是高於優酷加土豆的。在視頻領域的網頁及客戶端雙布局,也讓百度戰略投資部拿到了能夠說服領導的定心丸。
在數字上,風行、PPlive、PPS之所以能夠緊跟優酷土豆等第一集團,並且甩開騰訊、搜狐,其實正是利用了客戶端的獨特優勢:後臺運行。客戶端視頻的軟體,通常都包含兩個進程,一是主程序,另一個是P2P加速程序,當用戶使用完畢關閉主程序後,P2P加速程序殘留在後臺,除非手動在進程內結束程序,否則會一直保持運行直到關閉計算機。對於第三方調查報告而言,這些「摻水」數據也會被統計到總體數據中去,所以客戶端視頻的用戶瀏覽時長會顯得「高出常理」。
「停留率」,即是「端」的核心價值,不必藉助任何中轉渠道,即可直接與用戶產生溝通,這是所有網際網路企業夢寐以求的境界。搜狗輸入法的彈窗,給搜狐網貢獻的訪問次數,佔搜狐網總訪問次數的多少?5%?10%?真實的數字,是31.8%!換到騰訊,這個佔比更是驚人的37%。用戶或許的確反感彈窗,但是在彈窗出現後,仍會產生點擊行為的用戶超過了七成。(以上數據源自CNNIC、CNIDP)
除了份額尚且有限、隸屬金山網絡的獵豹瀏覽器之外,百度旗下投資的產品,沒有一款裝機量過千萬的PC客戶端,面對360以及未來更多的競爭者,百度的防禦壁壘顯得十分薄弱。
在PPS之前,百度曾經想過聯姻迅雷,一開始是把迅雷拉進了百度聯盟,將搜索框放到了迅雷軟體的界面裡,後來還想全盤收購迅雷,無奈鄒勝龍一心想要上市,對迅雷的估值期待極高,百度三思之後決定暫時放棄。早年,遨遊也是百度的收購目標之一,同樣因為價格原因沒能談攏。出於對技術基因的繼承,百度內部也有聲音,認為工具類的產品,對百度而言門檻都相對較低,能夠自己來做,只有內容類的產品,才有收購的價值。所以百度接連自己做了播放器、瀏覽器、輸入法甚至即時通訊工具,卻都未成大氣,反倒是眼睜睜的看著快播、360瀏覽器、搜狗輸入法一個接著一個的崛起。
3.5億美元收購PPS,相當於付出了百度2012年Q4全部利潤的77%,這筆生意略為不值,但是再往後拖,百度真找不到願意賣身的主了,連暴風影音都憋著一口氣等著上市呢。PPS的日覆蓋用戶超過3000萬,裝機量據稱突破5億,扣掉水分,一美元換一個客戶端級的用戶,對百度來講,不算太虧。更重要的是,有了客戶端的駐入,不僅有利於百度在視頻行業的開拓,也方便百度擴大移動網際網路的想像——比如,只要用戶產生了用數據線連接手機與電腦的行為,百度就能通過PPS彈出百度系移動應用的安裝提示……
百度借PPS補齊視頻平臺的短板
中國網際網路歷史上,被收購後的視頻產品,大都命途多舛,酷六在盛大手底下已經快被玩兒死了,56在人人那裡也不怎麼好過,PSS到了百度,恐怕也會遭遇大刀闊斧的改造。深受李彥宏信賴的龔宇,職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PPS的高管如果不出意外,會在保險期過後平穩讓渡權力。相比盛大4400萬收購酷六、人人8000萬收購56,PPS的高管應該慶幸趕上了一位好金主。
百度旗下,與視頻相關的產品,總計有四:
百度視頻——視頻內容網頁搜索
愛奇藝——視頻網站
PPS——視頻軟體
百度影音——桌面播放器
這一手牌,不說絕好,也是贏面過半。
PPS可能會和愛奇藝整合打通數據,共享用戶、版權和營銷產品,上接百度視頻在網頁埠的引流,下撐百度影音在桌面的雲播放內容。「海陸空」並行的布局,讓百度有機會繼續玩著把流量從左手導向右手的遊戲。PPS在被百度收購之前已經是盈利狀態,加上因為版權共享帶來的成本縮減,對於愛奇藝的虧損應該也算一個有限的彌補。
收購PPS也表現出了百度堅持Hulu模式的決心,與Google對Youtube的運作不同,愛奇藝和PPS都是長視頻、主打影視內容的視頻產品,Hulu在2012年做到了7億美元的營收,還拿出了進入Apple TV的產品,這對百度的視頻戰略是一個能夠用來效仿的案例。
不過,整個中國網際網路視頻行業的格局,恐怕不會因此而發生太大的改變,優酷土豆的領先地位,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苦的是騰訊、搜狐等追趕者,因為百度的動作,它們的投資部門接下來一段時間都會很忙。而偷著樂的,毫無疑問,是風行、PPTV、UUSee等PPS的「同行」們,坐擁水漲船高的估值價格,據傳某門戶已經率先開始接觸上述公司,謀求投資或者收購機會。
2013年IT領袖峰會,李彥宏說在整個公司成長過程中,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最終都變成一個類似於平臺的機構,在這上頭附著生長著很多企業。現在看來,百度是其中走得最急的一個,騰訊倒是一步一坑走得溫吞,阿里更是砍掉中國雅虎在做減負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