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話說本人經過幾年自學電工後,一舉考取維修電工高級等級證書,頗有些志得意滿。但在考場外偶遇一位同行,他的一席話,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膚淺和無知。也正因如此,我又重新鼓起百倍的鬥志踏上了電子知識自學的徵途。
偶遇的同行是一家電子廠的維修電工,彼此簡單寒暄後,也就相熟了。同樣的職業造就了同樣的話題。在相互了解完對方的大概工作經歷後,他問我懂電子技術嗎?我一怔,前幾年光顧得學習電氣方面的知識了,電子知識是一點也沒有碰過呀!於是搖搖頭。他嘆了一口氣說,現在電子技術已經深入到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哪家工廠裡面沒有電子設備呀,就連現在的照明燈也已經是電子節能燈了,再假設有一天你們領導拿著家裡的電磁爐讓你維修,你說不會,恐怕你這高級維修電工的證書在他眼裡也就成了張廢紙。正在興頭上的我,如同被猛潑了一盆冰水,是呀,哪家工廠沒有電子設備,又有誰家沒有家電呀,再仔細一想就連考試複習資料裡面不是也有電子方面的知識嘛,只是考試當中沒有出現而已,這一細想,頓使我出了一身冷汗,這個證書來的太僥倖了。
回到單位後,我下定決心要努力補齊電子知識這塊短板。和原來一樣的學習套路先買書,看書,在請教了那位同行後,我先買了《電路基礎》和《電子元件認知大全》兩本書作為電子技術的入門資料。沒有想到電子知識較以往的電氣知識更枯燥更虛無,電氣知識有的看的到摸得著,而電子知識全是內在的,完全摸不著呀。既然選擇了就絕不輕言放棄,對於書裡提到的什麼基爾霍夫定律、戴維南定理、齊性以及什麼諾頓定理等定理只好硬著頭皮硬背下來,再結合例題和習題的講解,慢慢理解並加以吸收,逐漸地我慢慢掌握了這幾種分析電子線路的常用理論工具;對於電子元件,我就跑到縣裡的家電維修鋪買,照著書上的講解用我購買的勝利VC97萬用表逐個測量學習,並將二極體、三極體、MOS管等常用電子元件的特性加以記憶。
為了打好電子入門知識的基礎我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在自認為基礎打好後,我又買了本多學時的《模擬電路基礎》教材,按照一般學習電子知識的步驟開始了模電知識的學習。模擬電路的知識以三極體的各種電路為知識基點,向外逐漸擴展延伸。三極體的截止、放大、飽和三種工作狀態;共基、共射、共集三種工作方式;交直流信號的放大電路等知識點成為我當時每天學習和複習的重點。隨著知識的延伸,像三極體的振蕩電路,功率放大(包含集成運放),負反饋穩壓(含集成穩壓)等線路紛至沓來,為此我在看書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又採購相應的電子元件和洞洞板以及電烙鐵等工具,開始實際焊接線路的練習。這樣我不但能將書上死的線路具體呈現出來便於實際測量和對比,還鍛鍊了自己的焊接水平和電子布盤技能。
就這樣邊學邊練了近1年時間,我按照自定的學習計劃又買了多學時的《數字電路基礎》教材,開始了數字電路的探索。相較模電而言,數電將模電各種信號全轉化為1和0兩種高低電平信號,理解相對簡單一些。對於數電的基礎知識例如與、非、或、異或等各種門電路只要記住其邏輯輸出方式就算入門了。以後數電裡面的RS觸發器、D觸發器、JK觸發器,施密特振蕩器等線路,則要將其典型線路記牢,然後再搞個實際線路測量一下就0K了。當然了對於數電裡面特有的編碼、解碼、鎖存器等知識點我也花費了不少時間予以記憶和理解。
知識學了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我在學習過程當中,還找來單位上多種電子線路板,照著圖紙結合課本予以分析和理解,然後再維修,就這樣我逐漸從工友嘴中的逞能,變成了電子高手,另外我還根據我們單位的實際工作環境,自己動手設計和製作了諸如自動岔位控制器等多種電子設備,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為了進一步學習電子知識也為了服務周圍的工友,我還買了《小家電圖冊》、《電磁爐維修》、《大屏幕彩電維修入門》等家電類工具書,邊學習邊維修,以實際維修案例促進學習熱情。
多年的學習經歷,使我認識到電工是一種學習永無止境的工種,在學會電氣和電子知識後,緊接著一次技術比武,又讓我再次拿起課本,踏上新的學習道路。
本文為電工學習網付費原創稿件,轉載必須註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