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準媽媽可能搞不清楚什麼是「TORCH」,但肯定經常聽到醫生和其他準媽媽們講所謂的「優生5項」檢查。這個檢查聽起來很重要,可一旦做了,就會陷入一個選擇陷阱,讓人進退兩難。對於所謂「陽性」結果的解讀,網上說法很多且不一致,就連產科醫生也經常說不清楚,即使找到了真正的專家,看了所有報告後也只能一邊搖頭一邊給出一個模糊不確定的答覆。至於為什麼,我跟大家好好聊聊。
「TORCH」指的是一組在孕期感染會導致胎兒畸形和功能障礙的病原微生物。「T」指弓形蟲,「O」指其他病原微生物,「R」指風疹病毒,「C」指巨細胞病毒,「H」指單純皰疹病毒。「TORCH」感染的共同特點是母親感染後會發生母嬰垂直傳播,可能會引起宮內感染,導致流產、早產、死胎、胎兒畸形和新生兒感染,孕婦通常無症狀或症狀很輕。對於孕婦「TORCH」感染,需要記住的原則是:母親感染並不一定發生胎兒宮內感染,胎兒感染不一定發生嚴重後果。目前,TORCH篩查在中國的現狀是重篩查、輕診斷,存在很多問題。
假陽性率高。所採用的檢驗方法和試劑繁多,很多只是在用ELISA做定性試驗,導致假陽性率高,部分醫生過度解讀,導致不必要的人工流產或引產。
做的時間不對。出生缺陷的管理原則是三級預防,最好是一級預防,也就是在孕前進行TORCH篩查,來確定女性的免疫狀態,發現高危人群。現在大家普遍是在懷孕後才做TORCH篩查,而且是在進入孕中期後才做,令醫生無法準確判斷感染的時間段。
無法做確診試驗或檢查。在TORCH篩查普遍開展的中國,不少用來幫助進行TORCH感染確診試驗的試劑和方法至今還沒有得到官方機構批准或沒有收費標準。另外,TORCH感染導致的異常表型也很難在宮內得到診斷,例如耳聾和智力的影響,這些異常用超聲檢查無法發現。
解讀離譜。多數臨床醫生對TORCH感染的後果、篩查和診斷缺乏系統科學的了解。在教科書和文獻中對TORCH感染的後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誇大,把病原體大流行時期的資料和結果應用到非大流行時期。例如風疹病毒發生變異,毒力明顯增強時會導致風疹病毒感染的大流行,這時候就會導致比較高的胎兒出生缺陷發生率。而在非大流行時期感染風疹病毒,就不一定導致這麼嚴重的傷害。
因此,關於TORCH篩查與診斷的建議,我認為:不常規推薦每個人都做,推薦高風險人群進行篩查和診斷;推薦在孕前檢查,在合適的孕周檢查(按照相應指南執行);在能夠進一步做診斷的機構做篩查,如果開展篩查的機構沒有進一步的診斷能力,必須和能夠做診斷的機構建立合理的轉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