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2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01、地面效應的影響
懸停時,離地高度越低,氣流受到地面的阻擋作用越強,地面效應也就越顯著。一般來說,當旋翼離地高度超過旋翼直徑的長度時,地面效應基本消失。地面效應的強弱還與海拔高度有關,海拔高度高,空氣密度小,地面效應隨之減弱。
一般情況下,直升機在大載重飛行時,懸停是很困難的,但若儘量利用地面效應作近地面的懸停,因剩餘功率增加,則比較容易。
地面效應不僅能使旋翼所需功率減小,還能顯著地提高直升機的穩定性。這是因為,當直升機在地面效應範圍內懸停時,如果由於外界幹擾發生了傾斜,這時槳盤也要跟著傾斜,其降低部分因離地面近,產生拉力大;而抬起部分因離地面遠,產生拉力小,從而形成穩定力矩,使直升機自動恢復平衡。
此外,直升機在地效範圍內懸停,由於地面效應的作用,具有自動保持高度的趨勢。例如,直升機因受擾動而高度降低時,槳盤距地面距離縮短,槳盤下方的壓力增大,這樣就會產生一個向上的附加拉力,力圖使直升機恢復到原來的高度。地面效應的這兩種影響,是直升機懸停的有利條件。
02、風的影響
1.逆風懸停
逆風中懸停,直升機會以與風速相同的速度向後移位,為了保持位置,應向前迎杆,直升機產生俯角,旋翼槳盤前傾,使直升機產生與風速相等的前飛速度,因而旋翼的誘導速度減小,懸停所需功率也隨之減小;同時,由於直升機的方向安定性增強,容易保持方向。在有風的情況下,應儘量採用逆風懸停。與無風懸停相比,逆風懸停機頭稍低,且逆風速越大,機頭越低。
2.順風懸停
順風懸停,直升機受風的作用會向前位移,所以應向後拉杆,旋翼槳盤後傾,使直升機後退速度與風速相等。這樣機頭比無風懸停是要高。機頭上仰量大,將使尾部離地面高度降低。為保證飛行安全,避免尾部擦地,順風懸停的高度要適當地增加。
順風懸停,由於垂直安定面和尾槳的作用是不安定的,方向不易保持,這就要求飛行員及時主動修正。一般情況下,直升機應儘量避免在大風中懸停。
3.側風懸停
側風懸停,由於垂直安定面的安定作用,直升機容易向風的來向偏轉,所以應注意保持方向。另外,側風的作用還將使直升機沿風的去向移位,因此,側風懸停時應向風來方向壓杆。
03、氣溫的影響
氣溫升高,空氣密度減小,發動機可用的功率降低,懸停所需功率增大。所以懸停升限降低,最大載重量減少,懸停性能變差。氣溫降低,對懸停的影響則相反。
04、飛行重量的影響
直升機載重量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到懸停高度。載重量越大,所需功率越大,剩餘功率和備份拉力越小,懸停高度就越低,機動性也越差。
05、海拔高度的影響
高度升高,空氣密度減小,所需功率增大,發動機可用功率減小,所以,隨高度升高直升機懸停性能變差。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飛行邦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此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或刪除內容!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原標題:《直升機懸停受哪些因素影響?》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