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校的心理學專業厲害了!竟還在招調劑的研究生……

2021-01-08 心理教育

心理學專業的歷史

首師大心理學專業的前身是教育教研室心理學組。從1955年開始,著名心理學家林傳鼎先生和郝德元先生就開始在我校教授心理學並開展科學研究。林傳鼎先生(下圖左)是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籌備委員,也是解放後中國心理學會的發起人之一,一生著作頗豐,是我國心理測量和情緒研究方面的奠基人之一。郝德元先生(下圖右)是著名的心理測量專家,中國心理學會評定的第一批中國心理學家,被授予「早期歸國有突出貢獻專家」。

心理學專業的現狀

而如今,首師大心理學院不僅有「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最早的博士點授予權)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後流動站、北京市一級重點建設學科、「心理學教學實驗中心」、北京市「學習與認知」重點實驗室……還有價值千萬級的實驗設備!學院擁有一支責任心強、力量雄厚、有合作與奉獻精神的師資團隊。現有專職教師3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講師5人,實驗員2人;博士生導師9名、碩士生導師25名。教師隊伍中全部擁有博士學位。

心理學專業特色實驗室

建立最早,數量最多——腦電成像實驗室

1998年的時候心理專業就引進了第一臺腦電儀,這可是當時內地高校的第一臺腦電儀呢!現在不斷地更新換代,這些腦電儀見證了國內記憶腦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

眼動儀在心理學的多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包括廣告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等等。視覺信息加工實驗室共有3套眼動儀和一套可攜式眼動儀,該實驗室的建立者丁錦紅教授在眼動研究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實踐應用最廣——視覺信息加工實驗室

最生動,最前沿——虛擬實境實驗

虛擬實境實驗室是近些年興起的運用電腦程式及其他硬體設備,通過影像來為實驗的參與者提供一種對現實的模擬條件。這種模擬技術在當前是具有技術創新優勢的非常前沿的手段。這是目前國內心理學界第一個完善的虛擬實境實驗室。我院利用虛擬實境技術與網際網路技術研究開發了國內首個在線免費「雲作業平臺」,國內首個初中數學的個性化的「虛擬實境課堂」。

生理心理學實驗室目前主要以大鼠為研究對象,通過多通道記錄技術測量大鼠的行為,實驗成員需要具備為大鼠進行立體定位手術的能力。該實驗室在單細胞記錄能力上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目前使用的med操作箱、電信號採集設備、立體定位儀等許多設備均為美國或日本的進口產品,都是該領域最先進的設備。

要求最高,最精細——生理心理學實驗室

最萌,最成長——兒童早期綜合發展實驗室

兒童早期綜合發展實驗室擁有先進的行為觀察室和全面的兒童早期發展評估系統。在這裡你可以學習如何跟蹤探究萌寶們的成長軌跡,可以了解如何評價萌寶們的家庭養育環境,還可以探索如何為家長制定有心理科學依據、遵循兒童發展規律的家庭成長方案。

心理學專業四大研究所

基礎心理學研究所

基礎心理學研究所採用眼動、事件相關電位(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虛擬實境(VR)、經顱磁刺激(TMS)等技術,致力於研究人類心理活動的認知神經機制,特別是人類記憶的形成與發展的規律,成癮行為的生理基礎,視覺認知規律,虛擬實境技術下的情境認知機制,語言認知加工等前沿問題。

基礎所現有職工11人,其中教授4人,分別為郭春彥教授、丁錦紅教授、李新旺教授、張欽教授;副教授5人,分別為於萍副教授、張力副教授、汪亞珉副教授、黃賢軍副教授、周蔚副教授;實驗員2人。設有人類記憶與視覺認知,生理心理學,心理語言學等方向的學術及專業碩士,博士學位培養點及博士後流動站。

教師風採

郭春彥教授

博士生導師,「學習與認知」北京市點實驗室主任,記憶的神經機制方向。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等項目,其科研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獎項。自然科學基金心理學科評議組評委、《心理學報》、《心理科學》編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郭老師精深的專業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勤奮的敬業品質和對學生們濃到化不開的深沉的愛,一直令我輩欽佩和敬仰。

丁錦紅教授

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視覺認知與記憶方向。中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與實驗心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心理科學進展》編委。英國肯特大學榮譽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有影響的論文多篇。丁老師如荷花般謙謙君子,是學院魅力指數最高的老師。他的親和力與恰到好處的幽默感能讓你無論在他的課上還是課下都覺得輕鬆自如,同時又能吸納豐富的信息量。

李新旺教授

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是學習記憶與藥物成癮機制方向。中國心理學會生理心理學會副主任,《心理科學進展》編委。曾任中國心理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編著有《生理心理學》等有影響力著作,獲批北京市精品教材。李老師就像一部生理心理學的百科全書,他博學又一絲不苟,嚴格又體恤通情,在他的感染下,你想要變成更好的自己。

張欽教授

博士生導師,語言認知、情緒與認知方向。中國心理學會國際學術交流委員會委員。主持北京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有影響的論文多篇。張老師給學生充分的尊重與探索的空間,她精益求精、求真務實、樸實無華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於萍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風險決策的神經環路,精神分裂症的神經電生理機制研究,婦科腫瘤患者的抑鬱與焦慮狀態的影響因素。

張力副教授,研究興趣在文化與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在該領域發表過多篇實證性研究文章,其他研究領域還包括環境心理學、設計心理學等。

汪亞珉副教授,創建首師大心理學院「虛擬實境實驗室」,目前主要研究領域: 應激與認知,情境認知,虛擬實境環境的用戶體驗,面孔識別識別的認知機制等研究方向。

周蔚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閱讀中的眼動控制及其神經機制,語言學習和閱讀發展,主要採用眼動追蹤技術和腦成像技術進行研究。

黃賢軍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言語認知,關注漢語口語詞彙的識別機制和言語工程技術中的語音語調規律。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教育部人文類項目2項等。

在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聯結再認的心理與神經機制:熟悉性與回想的作用(主持人:郭春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膽鹼系統對條件-非條件嗎啡行為敏感化的影響及這種影響與多巴胺系統的關係(主持人:李新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積極背景刺激影響學習記憶的認知神經機制(主持人:張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閱讀中眼動控制的腦成像研究(主持人:周蔚)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技計劃一般項目:漢語口語詞彙識別的時間進程(主持人:黃賢軍)

腦發育與心理發展研究所

腦發育與心理發展研究所以腦發育和個體心理發展的動態發展觀為核心思想,以「高級認知功能」為突破口,重點關注從嬰幼兒時期直至青春期的認知發展、成熟過程、社會性的發展過程及其神經基礎和相關環境影響因素。在重大科學前沿問題上,取得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轉化應用提供深厚的理論基礎。同時,為我國基於腦發育規律和特點來構建兒童青少年智力和心理健康發展促進項目提供科學依據,滿足國家須不斷提升人口素質和綜合國力的重大需求。

腦發育和心理發展研究所目前有固定人員7人,其中教授1人,王爭豔教授;副教授4人,分別為王異芳副教授、邢淑芬副教授、郝堅副教授、邢曉沛副教授;講師2人,分別為盧姍講師,趙婧講師。

教師風採

王爭豔教授

博士生導師,首都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首都師範大學青年燕京學者。長期研究嬰幼兒發展與早期教育;嘗試用動態追蹤的、多方法、多水平(生理的、行為的和認知的)的探討嬰幼兒的早期發展與養育環境問題;建立了2010年嬰兒小隊列研究和2015年嬰兒隊列研究兩個長期縱向追蹤樣本。完成和正在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青年人文社科項目等15項。王爭豔教授在內國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嬰兒心理學》(2015),主編《人格心理學》獲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並著有科普著作《媽媽的柔情寶不懂——心理專家矯正好媽媽的10種錯誤養育行為》。

王異芳副教授、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幼兒園園長,主要的研究方向為正常和佩戴人工耳蝸、助聽器兒童情緒健康與閱讀的發展特點及影響因素,發展心理學視角下的少兒節目製作等。

邢淑芬副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學學者,主要的研究方向為社會變遷、家庭環境和兒童的認知和社會性發展。

郝堅副教授,研究興趣為畢生發展中各群體的道德判斷、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的發展規律,及其認知、情感和生理機制。

邢曉沛副教授,目前主要從事家庭與學前兒童及小學兒童認知和社會性發展關係及其生理機制的相關研究工作。

盧珊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嬰幼兒早期發展與教育」,嘗試用動態追蹤、多水平的方式探討嬰幼兒的早期發展與養育問題。

趙婧講師,研究興趣包括閱讀習得過程及相關認知神經機制,閱讀困難的致病機理及幹預,視覺注意與閱讀發展的關係,情緒與閱讀相關認知技能的關係。

在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嬰兒自我調節能力與多樣化養育環境的交互影響:多水平追蹤研究(NSFC,31470994),2015-2018(主持人:王爭豔)

國家衛生計生委員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委託項目:0-3歲兒童最優發展多維度評估指標體系的開發和構建(第一期),2017-2018,(主持人:王爭豔)

國家衛生計生委員會家庭司委託項目:託幼服務機構建設操作手冊研發,2017-2018(主持人:王爭豔)

北京市東城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委託項目:東城區嬰幼兒情緒與社交能力促進項目,2017-2018,(主持人:王爭豔)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中國擴展家庭和核心家庭與兒童執行功能與問題行為發展研究,2017-2019. (主持人:邢淑芬)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祖輩的侵入式教養對幼兒行為問題的影響:差別易感性假說的驗證, 2016-2018. (主持人:邢淑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視覺快速加工技能與漢語閱讀流暢性發展的關係,2016-2018. (主持人:趙婧)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早期語言發展的性別差異:學步兒消極情緒表達及母親敏感性的影響」; 2015-2018,(主持人:盧珊)

北京市教委一般項目,漢語發展性閱讀障礙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及幹預, 2018-2020. (主持人:趙婧)

腦認知與教育心理研究所

腦認知與教育心理研究所圍繞學生創造性思維與創造力的規律、機制、保護與培養促進策略,從感知覺、注意、記憶、推理以及情緒與動機等基礎認知過程與心理要素入手,綜合利用心理學、行為科學、認知神經科學、統計測量等以及其它先進科學技術和方法,研究和揭示包括創造性在內的學生學習與認知的神經心理學要素、腦認知驅動機制以及影響和促進因素,為基礎教育領域的相關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策略指導。

腦認知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現有職工8人,其中教授4人,分別為羅勁教授、方平教授、魏萍教授、汪玲教授;副教授3人,分別為師保國副教授、羅崢副教授、王巖副教授;講師1人,譚藤藤講師。

教師風採

羅勁教授

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秘書長,《心理科學進展》副主編等職。1999-2001在日本電子技術綜合研究所(ETL)擔任STA Fellow;自2003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導,2011年調入首都師大工作。研究領域為創造性思維的心理和腦機制,曾在頓悟的認知神經科學原理方面做過開創性的工作,目前主要致力於綜合利用各種行為科學和腦科學方法系統地研究和闡明頓悟和創造性思維的認知規律和原理。曾主持科技部863計劃重點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項,參與科技部重點項目2項等。

方平教授

教授,心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德國康斯坦茨大學訪問學者。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測量專業委員會主任,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重大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十餘項。主要研究方向為心理測量與統計、情緒與認知,發表心理學核心期刊論文一百二十餘篇。

魏萍教授

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獲得者。主要採用行為研究,腦電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等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方法考察人類動機與認知和情緒的交互作用機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和面上項目,入選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和青年燕京學者培育計劃。在國際心理學刊物NeuroImage,Neuroscience,Brain Research等雜誌以及國內權威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並參與出版教材《普通心理學》等。

汪玲教授

教授,研究方向為自我調節、創造性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多項課題。在SSCI源期刊、權威核心期刊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獲首都師範大學優秀主講教師等榮譽稱號。

師保國副教授(教學副院長),長期致力於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相關研究,在兒童青少年創造性與社會適應發展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羅崢副教授,從事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心理測量及情緒心理學的研究,在兒童青少年情緒發展與學生學習動機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王巖副教授,主要致力於積極心理學為背景的心理學研究,採用多種研究手段,從行為、認知心理及神經機制方面探討如何提升人類的樂觀和幸福。

譚藤藤講師。目前主要從事創造性頓悟、心智遊移、創造性醞釀效應的無意識加工與認知神經機制研究。

在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創造性思維中有效性特徵和新穎性特徵的腦與認知加工過程的實驗分離(主持人:羅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多元文化經驗對創造性的作用及其神經機制(主持人:師保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動機與選擇性注意的交互作用的神經機制(主持人:魏萍)

國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規劃項目,情緒預測偏差與決策關係的發展特點及其機制研究(主持人:方平)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學生心理健康評估與預警體系研究(主持人:方平)

教育部國際司項目,西方價值觀對大學生的影響(主持人:方平)

積極心理學研究項目基金項目,樂觀的認知心理機制(主持人:王巖)

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中小學學生學習興趣現狀研究(主持人:羅崢)

北京市教委市屬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項目,北京市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調研評估與促進策略研究 (主持人:羅勁)

北京市教委一般項目,創造性問題解決的醞釀效應的腦機制研究(主持人:譚藤藤)

應用心理學研究所

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基於「服務首都基礎教育」以及「解決社會核心需求」的宗旨,總結心理學在基礎教育以及社會需求中的應用規律,為基礎教育的關鍵問題,提供心理學的深入的分析和可行的方案,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科學、工具化與體系化的應用體系。

探索心理與行為的發展規律,幹預促進方案,為促進基礎教育發展與社會需求提供心理學的科學解決方案,致力於成為心理學研究成果在基礎教育以及企事業機構應用的專業科研研究示範機構,為首都基礎教育發展與社會和諧建設提供心理學的應用研究與重要人才培養基地。

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目前共有7名教師,崔麗霞教授、肖晶副教授、田寶副教授、吳玄娜副教授、李文道副教授、朱冬青講師、上官芳芳講師。

教師風採

崔麗霞教授

博士生導師,研究興趣包括青少年焦慮和抑鬱的預防和幹預研究,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以及親子溝通等領域。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心理系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系訪問學者。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委員會註冊心理師,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崔麗霞教授既有國內首個採用解釋認知偏差修正對青少年焦慮的矯正效果及神經機制的工具研發以及自然基金面上項目,也有針對師範生健康教育的學校重點教改研究項目。

田寶副教授,研究致力於心理學在社會各類組織中的應用,具體領域有:康復心理學、人際溝通分析學、員工幫助計劃等應用領域。

李文道副教授,現專注於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父親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希望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服務於中國的家庭教育。

吳玄娜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組織公正在組織管理/公共管理領域的發生及影響機制。

肖晶副教授,擅長親子關係處理、家長教育體系建設、青少年心理健康、情緒發生機制等相關的研究。

朱冬青講師,研究興趣包括決策心理學、消費行為、風險認知、風險溝通、社會比較等。

上官芳芳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兒童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當前研究項目包括嬰兒共同注意的發展;兒童問題行為的家庭教育幹預等。

在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解釋認知偏差修正對高焦慮青少年的效果及其認知神經機制」(主持人:崔麗霞)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程序公正與權威信任:公共政策可接受性機制」(主持人:吳玄娜)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醫患溝通障礙的心理過程解析及其對策研究:從信息交換到共同決策」 (主持人:朱冬青)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認知偏差矯正技術在抑鬱認知易感者中應用效果的行為與神經機制」 (主持人:肖晶)

心理學專業優秀畢業生

心理學專業研究生調劑信息

歡迎報考首都師範大學心理學院

調劑請投遞簡歷到郵箱

cnuxlxy@126.com

相關焦點

  • 心理學考研最好的學校和專業
    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後能幹啥?是不是不好就業?今天,小編整理了這篇文章,供各位考研黨參考。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後能幹啥?是不是不好就業?今天,小編整理了這篇文章,供各位考研黨參考。   在我國的學科門類劃分中,心理學屬於一級學科,其本科教育屬於理學類,研究生教育則屬於教育類,分三個大的方向: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
  • 美國研究生留學申請心理學專業要具備哪些要求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是留學申請熱門專業,那麼,美國研究生留學申請心理學專業要具備哪些要求?下面南昌留學雲小編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 應用心理學大學排名 心理學專業好就業嗎
    隨著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開始講述心理學這個職業,感覺這個職業很有挑戰性,心理學也越來越受到考生的青睞,那麼有心理學專業的大學排名情況如何呢?  應用心理學專業大學排名  心理學專業培養具備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門、高等和中等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從事心理學科學研究
  • 研究生考試:以興趣定專業 以專業定學校
    10月10日起,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網上報名已正式啟動。據業內人士預測,報考人數可能會超過150萬,新一輪「考研熱潮」來臨。除了少數具備超強實力且非名校不報的考研「牛」人外,大部分考生在面對全國819所研究生招生單位和浩如煙海的專業時,不免有些迷惘。在考研報名時應該考慮哪些因素?應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專業?如何確定學校呢?
  • 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專業區別
    基礎心理學的概念  研究方向有認知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等,其研究的都是心理學的根本性問題,是心理學學科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學科。基礎心理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很適合有濃厚學術興趣和學術理想的考生,經過深入的專業研究。
  • 獨家|美國大學心理學專業全解讀
    原標題:獨家|美國大學心理學專業全解讀 心理學專業是不少赴美留學的同學們比較喜歡的專業之一,下面百利天下留學名校規劃導師為大家全面解讀美國大學心理學專業的情況,一起來關注下。
  • 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專業2016年夏令營招生通知
    郵件主題為「2016心理學夏令營申請(申請人姓名+學校+專業)」,申請材料以附件形式(壓縮文件夾RAR)發送,附件名為「2016心理學夏令營申請(申請人姓名+學校+專業)」。收到確認郵件回復後,視為申請材料提交成功。
  • 簡單介紹心理學專業、就業方向和5所最好的心理學大學
    開設心理學的大學還是很多的,主要是北大和師範大學,尤其北師大的心理學系在國內首屈一指。下面我先介紹一下心理學專業和相關學校。心理學專業介紹心理學是一級學科,下面還分3個二級學科:基礎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 在職研究生,這些專業,工資能翻番?
    專業方向:金融保險、金融工程與金融管理、金融保險與房地產、金融工程與企業投資、國際金融與投資等。 除此以外,在招金融學在職研究生比較好的學校有: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吉林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獲得雙證,即研究生學歷和碩士學位。
  • 英國留學:心理學專業的top10院校有哪些?
    二、牛津大學牛津大學的實驗心理學課程自1898年開設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既有本科生課程,也有研究生課程。心理學專業的同學可以學習神經科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心理障礙等課程,探索人腦的奧秘。牛津大學的實驗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學科,涉及大量的實際工作和實驗。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學、人類實驗學、認知學、社會和發展心理學以及神經科學。
  • 想成為心理醫生,心理學專業與精神醫學專業怎麼選?
    其對口的專業就是心理學。心理學屬於社會科學+神經科學,生物和哲學是這個專業的「父母」。學習心理學,更多是對人的社會行為有更深層次的解讀,並非「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之類的偽科學。心理學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但是培養成熟的心理學人才至少需要五至十年的時間,而心理學在國內的發展猶如蹣跚學步的嬰兒,尚且跌跌撞撞,心理諮詢市場魚龍混雜。
  • 世界大學心理學排名:倫敦國王學院第7,北京師範大學前100
    比如大家覺得感冒發燒去醫院諮詢下醫生是很普遍的事,但是心理遇到問題卻想不到去諮詢專業人員。但是也有很多人發現有些國外的心理諮詢像是去醫院看感冒一樣普遍,大家都習以為常。因此,心理學專業是個寶藏專業,市場潛力無限。既然大家越來越重視這方面,就需要多了解一下學術上更厲害、更領先的東西。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看看世界大學的學科榜單上,都有哪些學校在這方面被肯定。
  • 「日本大學」日本優勢專業——心理學專業及院校介紹
    最近ZQ君聽到了許多準備去日本留學的小夥伴提到去日本想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的想法。那關於想去日本留學讀心理學專業的小夥伴們,一定很關注心理學專業研究的內容,需要學習的課程,還有在日本有哪些院校是心理學專業比較出名的?你們關心的這些問題!
  • 2012年研究生考試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試題
    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試題一、單項選擇題:1~65小題,每小題2分,共130分。其戒菸起作用因素是:A、相似性B、可說服性C、捲入D、心意19、自我服務偏差的主要成因:A、利用認真捷徑B、團體極化C、維持和保護自尊D、可得性啟發20、下列不正確的是:A、榮格最先開展對個體畢生發展研究;B、霍爾將兒童心理學研究範圍擴大到青春期;C、普萊爾出版《兒童心理學》,創立科學的兒童心理學;
  • 心理學專業-江西師範大學
    培養目標心理學專業(專升本、函授)招收已經取得專科畢業書的各類人員。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進一步系統地掌握本科水平的心理學學科學科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心理學科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具有一定的心理學教學技能、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和教師職業素質,能夠在科研部門、教學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基礎教育、科學研究、心理學教育教學及管理等心理學相關工作的創新型和實踐型人才。
  • 寧波大學新增專業:食品質量與安全、應用心理學、德語
    寧波大學2007年新增3個專業:食品質量與安全、應用心理學、德語專業,至此該校共有68個本科專業。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在寧波大學生命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相關專業方向上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而來,具有成熟的辦學條件和師資隊伍。該專業目前有32名專任教師,高級職稱比例為84.4%;博士和在職博士17名,佔專任教師的53.9%。
  • 2020中國高校應用心理學專業排名,北大第一,清華第三十一!
    這些,都是心理學的應用。應用心理學專業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為人們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空間指引正確的出口和道路,我們的喜怒哀樂、家庭、愛情、工作、社會關係都離不開正確的心理引導。2020中國高校心理學學科排名情況如下!
  • 偷偷告訴你這些專業不考數學!(內含學校推薦)
    心理學下面的二級學科包括040200心理學、040201基礎心理學、040402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犯罪心理學、航空航天心理學、計量心理學、臨床認知神經科學、認知神經科學、學校心理學、醫學心理學以及040203應用心理學。
  • 這6所985院校,這些專業都招不滿研究生!
    因此各所大學十分關注,都想招收到好學生,也想看看自己院校在這場戰爭中凸顯出來的「社會認可度」,不過現實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學校也會出現研究生專業招不上人來的現象。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很多:因為信息不對稱,剛建設的碩士點往往門庭冷落;或者是因為該學校或者該專業水平不高,社會認可度低,很少有人報考;亦或者是高校對於招收研究生的要求極高,為了保證生源質量,對於那些報考本學校的學生不滿意,寧缺毋濫,招不滿也不能亂招學生。
  • 招生動態|上海交通大學(非全日制)應用心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
    2011年中心獲得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負責此學科點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及學科發展工作;2012年,獲得應用心理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15年,中心新增上海交通大學「神經科學與心理學」交叉學科博士點,2018年申請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