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有媒體發文稱,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虛火,對此23魔方創始人兼CEO周坤並未公開回復,只是踏踏實實做事,用增長數據說話,讓外界逐漸認可23魔方。
周坤帶領著23魔方160多人,把反駁的力氣,留給了行動。
2019年7月23日,沉寂了大半年,周坤決定打破沉默。這一天,23魔方在公司所在地成都天府軟體園E區召開發布會,宣布對基因檢測的模式進行全新升級,針對新用戶推出免費測祖源項目。參加該項目的新用戶,除了免費享受23魔方全球獨創的通過基因檢測來匹配家譜、尋找親人的服務外,還可以追加付費以升級到完整版的基因檢測報告,解鎖遺傳風險、藥物反應、營養需求、運動健身、皮膚管理等更多解讀信息。
此次全新升級,23魔方對產品進行了多維度的調整,包括APP構架、產能、資料庫、採集器包裝等。23魔方相信,升級有助於拉動用戶增長,提高基因分析的準確率,及促進創新應用落地。
「我們相信隨著數據量的增加,疾病預測等以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創新應用,終將一一成為可能。」周坤表示:「我們非常自豪,也有幸生在這個時代來做這樣有意義的事,通過數據化生命,去創造一個美好未來。」
不管打法上是降價還是免費,總歸都是服務於願景的手段。在周坤心底,有他篤信的東西。
堅信基因檢測的摩爾定律將成為現實
2003年,人類第一次完成全基因組的測序,花了13年,耗資27億美元。2007年,一家美國公司宣布它們的技術可以把全基因組測序降到35萬美元。2008年基金測序價格降至10萬美元,2011年降至1萬美元,到了2014年,這一價格降至1千美元
機緣巧合,從上海交大的兩位教授口中了解到基因測序的科研現狀後,周坤看到了新世界:
基因檢測的成本每隔三年下降近十倍,這個和摩爾定律有一拼。集成電路的摩爾定律,讓晶片價格大幅下降,讓個人電腦成為可能,讓網際網路產生萌芽。基因檢測的摩爾定律,又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的可能?
周坤興奮起來,拉著合伙人,開始一邊給科研機構做基因分析軟體,一邊研究消費級基因檢測這個誕生不久的市場。最終,對基因檢測消費市場的樂觀判斷使周坤有勇氣再度創業。2015年3月,繼銳理數據之後,天府軟體園的另一棟樓裡有了23魔方。
周坤自知是個不怎麼安分的人,骨子裡充斥著創業做事的衝勁。可能受父親影響,周坤從讀書時代,就很清楚自己未來想幹什麼。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僅工作了一年多,他便選擇辭職創業。這樣的人,若給他一點點火種,就會被點燃,然後成為新的火種去點燃更多的人;而創立23魔方,周坤自認為得到的火種遠不止一點點。
這位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初中時代就開始接觸電腦的創業者,因為年齡緣故,沒有趕上網際網路創業的拓荒時代。但基因檢測技術的飛速發展,讓周坤看到了新的可能,而且越思索,越相信。等到創立23魔方的時候,他已經對基因檢測的摩爾定律深信不疑。
類比於集成電路的摩爾定律,基因檢測的摩爾定律可以描述成:在成本不變的前提下,一次基因檢測可處理的基因位點數,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但是人的基因位點數量不會增加,因而隨著時間推移,基因檢測的成本逐漸有了下探的空間。
可能有人會不解:就算基因檢測的摩爾定律成立,檢測成本降低,那也可以保持價格提高利潤率,23魔方哪裡用得著降價?
雖然利潤是所有企業和創業者都想追求的東西,但創業者這個群體,充斥著許多「怪人」,除了利潤,他們常常還有額外追求。於周坤來說,額外的追求,就是成為一個生命科學嶄新時代的深度參與者,甚至締造者,而新時代開啟的前提條件,正是他不厭其煩用來對外界辯解降價的那句話:「產品應該人人可用!」周坤認為,只有如此,才能打開海量的基因檢測消費級市場,才能複製集成電路摩爾定律的成功。
在摸索中成熟的23魔方
常有人傻傻分不清:23魔方究竟是生命科學公司、大數據公司,還是網際網路公司?
如果真要辨析的話,23魔方可以算是一家新業態創企,兼具這3類公司屬性。目前23魔方主要有3大團隊,一是基因測序與遺傳研究團隊,二是處理大數據的智能團隊,三是包括軟體開發和內容運營等在內的網際網路團隊。這三個團隊分工明確又合作緊密,共同構成了23魔方的新業態。
正因業態新穎,橫亙三個領域,當初從大數據領域跨界進入生命科學領域創業,周坤遭遇了非常多的困難和不信任。這種不信任,來自投資人,來自用戶,來自供應商,還有一部分,甚至來自潛在員工。壓力從融資、營銷、生產、招聘等各個方面襲來,將23魔方團團包圍。
可是23魔方還是突圍了。「我們用三年多的時間,向所有人證明了這個團隊,是個學習能力極強,執行力也跟得上的團隊,逐漸在各方面建立了信任。」對於這場信任突圍,周坤非常感謝投資人朋友的幫助,沒有他們的支持,23魔方很難堅持走到今天。
2018年5月,23魔方完成B3輪融資,其B輪合計融資超2億元人民幣。自23魔方成立以來,已累計完成六輪融資,從融資規模和速度來看,稱其為成都新經濟的明星企業,當之無愧。
風險融資意味著估值成長,估值成長意味著價值創造。23魔方在過去數年的工作中,創造了不少價值。周坤在此次發布會上透露,23魔方自創立以來,保有的基因數據在以每年200%~300%的速度增長。目前基因樣本數已達40萬,在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中名列首位。
23魔方還在中國人基因祖源領域有著長期且深入的研究。截至2019年5月,中國人Y染色體的突變位點發現量達8.8萬個,佔中國機構發現比例的72%。此外23魔方於近期發表了兩篇有關基因祖源的學術論文,後續還有更多論文等待發表。其中《漢族母系遺傳結構形成與三大流域的農業擴散關係》發表於國際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該篇論文以宏觀角度解釋了漢族人群母系遺傳結構與不同流域史前農業的起源和擴散關係;另一篇《基於Y染色體測序數據的葉姓群體歷史演化研究》發表於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此篇論文著眼於歷史時期,結合姓氏的發展,探究了中國人父系祖先的形成與變化。
祖源研究使基因檢測創新應用場景落地
祖源方面的深入研究,為23魔方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提供了可落地的應用場景。周坤指出,23魔方是全球首家提供家譜匹配服務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根據23魔方目前掌握的中國人基因數據,以及現有歷史資料分析推算,自明朝以來中國共有22萬個家譜,大約25%的家族覆蓋了中國人口的70%左右。截止2019年5月,23魔方已完成了4650個家譜的數據化,覆蓋8%的中國人;預計到2019年年底,23魔方將完成3.4萬個家譜的數據化,覆蓋60%的中國人。換句話說,屆時60%的中國人,男性憑藉自身基因,女性憑藉父親的基因,透過23魔方的基因檢測,可以和數據化後的家譜相匹配,從而間接找到散失多年的家族與親人。
23魔方給出了一個通過家譜尋親的案例:由於工作原因,在馬來西亞出生的陳秋行(化名),時常往返於中馬兩國,而他本人亦有四分之一的中國血統——陳先生的祖父年輕時從中國移居馬來,生性寡言少語,直至離世,也未向當時年齡尚幼的陳先生提起過故鄉往事。「馬來是我長大的地方,然而我還是想去探訪祖父的故鄉。」 陳先生對尋根充滿渴望,可即便經常往返於成都、深圳與吉隆坡,他的尋根之旅依然障礙重重:中國幅員遼闊,何處才是祖父故裡?23魔方為陳先生解答了這一問題。
經商會朋友推薦,陳先生試用了23魔方的基因檢測產品,憑藉其祖源檢測功能,幸運地匹配上了祖父的家譜——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陳氏。在深圳朋友的引路下,陳先生來到福建上杭。他看到了家族的老房子,那是用祖父在馬來掙的錢所修蓋。他還到曾祖母墳前祭拜祈禱,翻閱了殘留的家譜,並與此前從不知道的家族成員閒聊。這趟旅程讓陳先生第一次感到,自己與中國真正聯繫在了一起。
而更為直接的「尋親」方式則是在23魔方的基因資料庫中進行基因匹配。據悉目前已有6名用戶通過23魔方的基因檢測找到了親生父母,隨著樣本量的擴大,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尋親成功案例湧現。
以開放的心態構建基因資料庫
雖然樣本數量在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中名列首位,但要開發類似「家譜匹配」這樣全球首創的應用,23魔方的樣本數量依然不算充裕。
不管對內還是對外,周坤無時不在強調23魔方的使命——幫助用戶完成生命的數據化。在周坤看來,通過基因檢測,生命能夠數位化,進而被運算,這將帶來巨大的效率提升。譬如「疾病預測」,就需要分析以生命數據化為前提的超大量樣本,並形成可隨時調用的開放資料庫,才能將這項利於全人類的技術真正落地。
這樣的資料庫,理應是開放的、包容的,充滿多樣性的,如同成都這座城市的性格。周坤在發布會上表示,未來23魔方將構建面向整個產業的基因資料庫,然後和用戶和業界同仁一起挖掘應用,並推動醫藥產業和生命科學進步。他相信隨著數據量的增加,疾病預測等以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創新應用,終將一一成為可能。而開放則能大大縮短從「可能」到「現實」的距離。
正因如此,篤信生命科學新時代即將到來的周坤,才會說出「有幸生在這個時代,去創造更好未來」,這般飽含理想主義味道的豪言壯語。
天府軟體園與入駐企業相互成就
開放,同樣是成都天府軟體園「做平臺做連接」工作思想的關鍵詞,而像周坤這樣的理想主義創業者,在天府軟體園為數眾多。這些創業者身上相似的特質,經年累月,固化成了軟體園的性格;軟體園的服務,潛移默化,滋潤著入駐企業發展壯大;軟體園和入駐企業之間,是種相互成就的關係。
作為23魔方紮根的產業園區,天府軟體園正是以開放、平臺化的網際網路思維來為入駐企業提供服務的。其開放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
一是思維的開放。不甘閉門造車,天府軟體園常與入駐企業、第三方夥伴一起,共同探討做平臺、做連接的方式方法。只要對園區企業發展有利的事情,天府軟體園都願意去嘗試。
二是資源的開放。目前,已有數百家高新企業和數萬名IT從業人員入駐天府軟體園。除政府渠道外,園區還擁有眾多第三方合作夥伴,並將這些資源進行深度整合,面向園區內乃至園區周邊企業開放。
三是文化的開放。天府軟體園通過舉辦各類活動,營造出一種溫暖的園區氛圍,讓園區內企業和企業、企業和員工、員工和員工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
開放的天府軟體園早已凝結了一大批創業者和初創企業,並以其海量的雙創服務資源,業已成為成都創業發展的新地標。天府軟體園繼承了成都的包容性格,形成了軟體產品研發、通信技術、IC設計、移動互聯、數字娛樂、科技金融、共享服務中心等幾大產業集群,涵蓋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VR/AR等熱門行業,確保了入駐企業的多樣性。
天府軟體園的多樣性,還體現在其為企業所提供的,極具深度與廣度的連接服務上。除覆蓋、加強園區企業間的連接外,還幫助企業開展的資本連接、市場連接、人才連接、政策連接、技術連接、媒體連接等全方位資源連接服務。不僅彰顯出天府軟體園作為平臺的價值,並最終促使平臺、連接、服務形成三位一體。
如果說23魔方擴充樣本量,為的是提高資料庫中的基因多樣性,從而提高基因檢測的準確率;那麼天府軟體園保持自身多樣性,則是為了提高園區內的連接密度與資源活力,從而提高企業創新創業的成功率。在對「開放」、「多樣性」等企業所需成長環境的認知上,天府軟體園常常能與入駐企業達成共識。不得不承認,23魔方全球首推基因檢測家譜匹配服務的幕後,離不開天府軟體園一直以來對創新創業的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