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爾-古德裡奇:1972年NBA總冠軍,1996年入選籃球名人堂,1996年25號球衣被湖人隊退役。一大得分絕招就是依靠自己的爆發力強行突破到內線賺取罰球,這也是他綽號「樹樁」的原因。古德裡奇身高只有1.83米,但體重卻達到了170磅。這樣的體重足以令他在內線突破時得到足夠的保護,古德裡奇也正是在這樣的體重保護下才成為那個時代最具殺傷性的突破高手。
K.C.-瓊斯:球員時期奪得8屆NBA總冠軍,助教時期奪得2屆NBA總冠軍,主教練時期奪得2屆NBA總冠軍。25號球衣被凱爾特人隊退役。瓊斯是個低調的、不引人注目的場上指揮官。他指揮球隊進攻分配球權,位居聯盟助攻榜前列,更重要的是,他做這些的同時,還得防守像洛杉磯湖人隊的傑裡-韋斯特和辛辛那提皇家隊的奧斯卡-羅伯特森這樣的好手。
格斯·詹森:1973年ABA總冠軍,25號球衣被奇才隊退役,2010年入選籃球名人堂。綽號「蜂巢」,是60年代NBA最優秀的防守者之一,不過他的威懾力不局限於防守端,被視為全面前鋒的詹森能像颶風一樣得分,能像野獸一樣抓籃板,還能像後衛一樣第一時間尋找空位完成助攻。由於他總能打出好球,被球迷譽為「蜂巢」,綽號的蘊意是內含甜美的蜂蜜讓人們留連忘返。
馬克-普萊斯:1999年25號球衣被騎士隊退役。作為騎士隊史上響噹噹的人物,普萊斯於1986年選秀加盟,在此效力到1995年,一直身披25號球衣。這段時期,騎士迎來隊史第一段輝煌期,但在東部總被麥可-喬丹的公牛壓制,未能取得更大成就。他曾4次入選全明星,4次入選年度最佳陣容,他的25號球衣也同時在其母校喬治亞理工和騎士退役。
斯蒂夫-科爾:球員時期5次獲得總冠軍,1996-98年隨公牛隊完成三連冠,2次帶領勇士隊獲得總冠軍,2015-16賽季NBA最佳教練。史蒂夫·科爾出生於貝魯特,在當地的語言中意思為」多井之城「。儘管科爾在球員生涯一直扮演角色球員,但他卻像「多井之城」的意義一樣,屢屢成為球隊的「水井」,在球隊最需要的時候,像提供水源一樣提供關鍵得分。
尼克-安德森:94-95賽季總決賽上,青年近衛軍魔術第一場就給了衛冕冠軍火箭一個下馬威,他們全場佔優並在比賽結束前10秒領先3分的情況下持有兩次罰球機會。就在解說員準備提前宣布他們勝利之時,一向投籃準確的安德森居然兩罰不中,幸運的是他撿到了前場籃板再次被犯規送上罰球線,可是,接下來他再次兩罰不中,火箭沒有放過這個天降大禮,史密斯絕命三分把比賽拖入加時,並最終取得勝利。
傑羅米·科爾西:1999年總冠軍。由於並非來自於籃球名校,傑羅米·科爾西在1984年NBA選秀大會中直到第二輪(總第46位)才被波特蘭選中。由於他每次從替補席上場後都表現得極其出眾,最終教練把他提上先發。在他職業生涯的第三年,科爾西終於在聯盟裡發出了自己的光芒——在當年的扣籃大賽中他取得亞軍,僅次於麥可·喬丹。
米奇-庫普切克:3屆NBA總冠軍。在1976年,米奇-庫普切克作為新秀被華盛頓子彈隊選中,並被選進NBA最佳新秀陣容。他在華盛頓有四年高效的表現,作為球隊的一部分幫助球隊贏得了1978年NBA總冠軍。1981年,應魔術師詹森的要求,洛杉磯湖人隊和庫普切克籤下長期合同。在1985年對陣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NBA總決賽上,庫普切克扮演了關鍵先生的角色,幫助湖人隊贏得總冠軍。
道格·裡弗斯:2000年NBA年度最佳教練。在1983年NBA選秀中,道格·裡弗斯在第2輪第31位被亞特蘭大老鷹隊選中,曾效力於老鷹、快船、凱爾特人以及馬刺4支NBA球隊,1988年入選NBA全明星陣容,1990年榮獲詹姆斯·沃爾特·甘迺迪公民獎。退役後的他開始執教。2007-08賽季,道格·裡弗斯帶領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奪得NBA總冠軍。2013年6月25日起擔任洛杉磯快船隊主教練。
切特-沃克:1967年NBA總冠軍,2012年入選籃球名人堂。綽號「噴氣機切特」,是布拉德利大學武士隊隊史上得分最多的球員。沃克在1960和1960年兩度代表布拉德利大學武士隊獲得NIT錦標賽冠軍。1962年NBA選秀中於第2輪第12位被錫拉丘茲民族隊(現費城76人隊)選中,1969年加盟芝加哥公牛隊,1967年奪得NBA總冠軍,6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