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清晨,我國首個採樣返回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升空,預計20多天後,它會攜帶2公斤月球土壤和巖石返回內蒙古著陸場。而目前,嫦娥五號已經多次變軌和修正,正在地月轉移軌道上向目標方向狂奔。
嫦娥五號發射瞬間
不過,就在嫦娥五號升空第二天,有消息稱,國外無線電愛好者成功解碼嫦娥五號8455Mhz下行鏈路,並在社交網站貼出視頻。從貼出的視頻來看,應該是嫦娥五號太陽翼監控相機拍攝的畫面,顯示其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周圍散落著灰塵。
國外無線電愛好者放出的視頻截圖
注意,這裡說的是「解碼」,而不是「解密」,對於很多太空飛行器來說,下行數據往往是不加密的,只有上行數據和測控鏈路加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數據加密也是需要耗能的,這麼做是為了節省能量,畢竟路途遙遠,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而且類似監控畫面這樣的數據也不是機密,說白了就是嫦娥五號在奔月途中的自拍而已。當然,能接收嫦娥五號的下行數據並成功解碼,也確實非常厲害,可謂是「民間高人」。
為節省能量,類似監控畫面這樣的下行數據並不會加密
雖然這些國外的無線電愛好者「不講武德,耗子尾汁」,但其往往是非常硬核的,他們中的很多人本身就是退休的NASA工程師,設備也非常齊全,X波段接收機加LNB再加Modem,而且在EIRP區域的都有,有些愛好者搞的天線甚至比樓房還高大。當然,也有不少土法上馬的設備,比如3D列印的雷達罩,有人甚至將燃氣灶加熱焊接在一起做成饋源。
年輕人,耗子尾汁
有些無線電愛好者還將追蹤月球探測器和X波段極軌衛星當作日常打卡,正是通過他們,我們外界才知道2014年發射的嫦娥五號T1現在依然活著,甚至連嫦娥三號的登陸器依然還能工作。除此之外,他們偶爾還可以接收一下火星探測器的信號。比如在之前「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後,他們也解讀出了來自「天問一號」的數據,在第一次軌道修正前後,他們把甚至8個小時的加速度數據製作成一段聲音,從中可以聽到「天問一號」調姿發動機周期性點火的聲音。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另外,從嫦娥四號開始,美國就多次要求我國公開相關的數據參數,而這次嫦娥五號剛剛發射不久,美國又喊話要「分享數據」,雖然它自己對我們進行了嚴格的封鎖,但頻頻「碰瓷」是他們的傳統。而國外無線電愛好者的行為,剛好歪打正著,在網際網路上公布嫦娥五號的太陽翼監控畫面,也算是「分享數據」,堵上了美國有關人士的嘴巴。
現在我們公開了,可以閉嘴了
說到這裡,既然嫦娥五號的監控視頻沒有加密,不是機密數據,是否可以考慮在網上進行直播?讓吃瓜群眾像年初「雲監工」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一樣,陪伴嫦娥五號一起飛向月球,看看路上有沒有外星人、飛碟,順便給她刷刷大火箭、小跑車啥的。
老鐵,666,給刷個大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