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王德慶執導,吳承軒、王梓桐、康傑、李卓霖等主演的抗戰劇《黑狐之風影》正在多個地方臺熱播當中。該劇講述了吳承軒飾演的王文淵在殘酷的戰火硝煙和嚴峻的敵對環境考驗下,上演了一場關於戰火青春的熱血故事。在劇中,吳承軒用張弛有度、層次分明的演技,將王文淵從一個莽撞、貧嘴的小子成長為一個沉穩、內斂的「三有」革命青年的蛻變過程演繹得淋漓盡致,收穫了觀眾的高度認可。
表演層次分明 打戲親自上陣力求完美
在《黑狐之風影》中,吳承軒飾演的王文淵不僅僅是身手矯健的戰士,他更多融入了年輕人的學識與機智。劇中,王文淵與康傑飾演的宋永崢原本是過命的兄弟,後來因為信仰不同一步步走向決裂;與崔寶月飾演的醫療隊軍醫沈小西和王梓桐飾演的趙婧之間微妙卻又真摯細膩的情感;與救下他性命的農家老爹之間的質樸情誼等都是劇中亮彩的地方。吳承軒在每一個階段的表演都有不同層次感,表達得既合理又極富衝擊力,他用張弛有度的演技收穫了觀眾的高度認可,也讓人物得到了更加飽滿立體的呈現。
值得一提的是,《黑狐之風影》作為抗戰劇,打鬥場面是必不可少。談到戲中不可缺少的真實打鬥場面,吳承軒坦言「這部戲裡沒有替身,都是自己打,包括爆破、動作戲,為求真實完美都是親自上陣。」他還透露在拍攝期間,為了保證打鬥戲的真實程度,「『每拍必傷』,一直小傷不斷,不留疤不算傷」。
有血有肉 從魯莽貧嘴小子到「三有」革命青年
此前,《黑狐》、《風影》等故事中,對於王文淵的身手乃至性格都有著一定的交代。而在《黑狐之風影》中,吳承軒在原有人物風格定位的基礎上演繹出了清晰的成長脈絡:從一個原本有些魯莽、青澀的貧嘴小子成長為沉穩內斂、有勇有謀有情義的「三有青年」,既展現了王文淵從22歲到30歲之間的蛻變歷程,又是他的一個傳記與成長史。
劇中,王文淵對敵果斷,執行任務時毫不猶豫,但因為感情細膩而多次手下留情,放走對手宋永崢,以致於留下後患,更讓角色落下了「腦子好使槍打得好,但是太過婦人之仁」的評價。面對這樣的評價,吳承軒表示「這是人物內心善良的一種體現。對敵鬥爭中,他是英勇果敢的,但是遇到曾經生死與共的兄弟,他會有很多情感流露,一次次的心慈手軟,其實是在戰爭的環境中體現出他人性化的一面。戰爭戲根本還是在講人性,主人公可以帥氣、英勇、足智多謀,但是這個人必須有血有肉。塑造人物的時候,我會更加注重去體現他在殘酷戰爭之中所做出的人性選擇,展現戰爭之外人身上的光環。」
據悉,《黑狐之風影》於地方臺熱播當中。看諜影重重裡,一支利箭如何刺破長空,看兄弟情義間,王文淵將如何做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