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同屬LCD屏幕淺談IPS和TN的像素排列的恩怨情仇!

2021-01-15 E視角

之前介紹LCD屏幕組成原理時候我們已經知道液晶屏主要通過液晶層(液晶分子)引導光線偏轉方向並疏通光路,而液晶分子排列方式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屏幕顯示效果。和AMOLED的P排列和RGB排列類似,LCD陣營的IPS排列和TN排列也存在過競爭上崗的時期,眾所周知IPS排列最終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了TN排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段恩怨情仇。

TN排列和IPS排列

我們先回顧下面這張屏幕技術體系架構圖:


屏幕技術對應屏幕結構關係圖

我們今天的重點內容為倒數第二列內容的下半部分,也就是IPS排列和TN排列。先普及一下英文常識,IPS全稱In-Plane Switching,TN全稱Twisted Nematic。從英文名字就能夠看到兩種液晶分子排列方式在發生偏轉時候最大區別,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

如下圖所示,我們將顯示更多顏色的濾光層抽走,假設只讓液晶屏顯示黑和白兩種顏色。正常情況下液晶分子是雜亂無章分布在液晶層中的,製造屏幕廠商分別採用TN或者IPS兩種排列方式,將液晶分子有序地靜置在液晶層之中,下面先從相對落後的TN排列開始介紹。


液晶分子TN排列偏轉規律

當我們接上電路液晶分子就會發生偏轉,偏轉後儘可能和兩層偏光片分別保持垂直的角度。這時候我們可以簡單看作這層液晶層已經消失了,也就是兩層偏光片相互重疊,根據之前文章的介紹自然就會顯示黑色。當然,液晶分子不可能和兩片偏光片保持正90°垂直關係,肯定會有所偏離,這時候就會出現我們經常說的LCD屏幕在顯示黑色的時候始終不及AMOLED屏幕那種深邃。前者是依靠遮擋顯示黑色,漏光在所難免,後者則是直接關閉發光元件,想深邃自然手到拿來。

當我們斷開電路液晶分子就會還原TN排列方式,這時候正如其英文全稱一樣,是一種扭向的排列方式,而且在通電前後的液晶分子排列並不是處於同一平面的,這在上面的圖片中能夠看得十分清楚。這時候由於液晶分子產生了扭向的排列狀態,讓背光源光線能夠相對順暢地先後穿越兩層偏光片並抵達到屏幕最外層,從而讓人眼能夠看到顯示屏的畫像。

接著我們看看IPS排列,如下圖所示,和TN排列第一個不同地方就是施加電壓時候的表現。TN排列施加電壓時候顯示黑色,IPS排列施加電壓時候顯示白色。其實施加電壓的方向兩者也有區別,不過鑑於篇幅所限暫不展開討論了。


液晶分子IPS排列偏轉規律

施加電壓後IPS排列液晶分子發生偏轉,從而讓光線能夠正常通過兩層偏光板。當我們斷開電路,液晶分子會恢復IPS排列初始狀態,這個時候液晶分子分別平行於兩層偏光板,和TN排列剛好相反,一個垂直一個平行。其實都是為了讓兩層偏光板能夠重疊在一起儘量隔絕背光源的光線。細心的夥伴已經發現IPS排列的液晶分子由始至終的偏轉方向都處於同一個平面之中,這也是其英文全稱的含義。

聽起來兩者的區別貌似也不是很大,非也!為了簡化問題我們不討論彩色濾光片疊加下的彩色照片顯示情況,換成以下這張主色調由簡單的黑白雙色組成的照片。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結合上面TN屏和IPS屏分別顯示黑色和白色時候的四種排列情況,我們不難發現TN屏在可視角度上的問題。TN排列在分別顯示白色和黑色的時候液晶分子並不是處於同一平面進行偏轉的,這樣就會出現同時顯示這兩種顏色的圖像時候,液晶分子之間就會出現相互遮擋。負責遮擋偏光片那部分液晶分子由於受到電壓作用就會同時垂直於兩塊偏光片,而且正如上文所述並不能形成90°完全垂直。負責引導光線正常通過偏光片那部分液晶分子就會同時平行於兩塊偏光片。最終就會讓兩種液晶分子之間產生很多夾角,出現從不同角度看同一張採用TN屏回放照片出現不同的顯示效果情況。最經典的場景就是屏幕泛白,三五知己坐在一起看小電影的時候總有夥伴投訴看不清。

IPS排列也會出現可視角度問題,但是由於這種排列方式下液晶分子在顯示白色和黑色的過程中始終處於同一個平面偏轉,從而減少了垂直角度那個平面帶來的互相遮擋問題,只剩下同一水平方向遮擋,因此大大增加了傳統液晶屏幕的可視角度並拉近了和OLED陣營的差距。IPS屏正因為可視角度更大,相比TN屏在顯示色彩時候就會更加真實和養眼,並不會出現改變一個角度出現顏色衰減和泛白的情況,明明是大紅花變成了櫻花的樣子。


IPS LCD對比TN LCD


IPS LCD對比TN LCD

IPS屏幕相比TN屏幕確實存在可視角度更廣的優勢,但是IPS屏幕的特點也帶來了副作用,例如開口率和透光率相比TN屏幕有所降低,這也是為什麼IPS屏幕需要更多背光燈的原因。開口率和透光率可以粗暴地看作是背光燈經過一系列的阻隔之後抵達顯示屏最外層時候剩下的光線總量,和原本背光燈發射出去的光線總量之間的比值。液晶分子也算是一種障礙物,偏轉到某些角度下對背光燈光線存在著一定阻隔作用。回到上文的原理圖,IPS液晶分子排列無論顯示什麼顏色始終都在同一個水平面偏轉,換句話說始終都和背光層平行從而對光線的阻隔程度比TN排列要嚴重一點。

舉個例子,當年採用IPS LCD的LG G3由於解析度從LG G2的1080P提升到2K,導致液晶分子的數量也增加了不少從而對背光燈阻隔也大了不少,最終LG G3犧牲續航成績來提高背光燈的亮度,從而提高開口率和透光率。


LG G3

TN屏幕相比IPS屏幕另一個優勢在於響應時間短,前幾年對於電子競技之類的職業選手來說TN屏幕無疑更適合他們。不過隨著這幾年的技術追趕,TN屏幕在這方面的優勢沒那麼明顯了。

最後就是採用IPS排列成本高和可視角度大的缺點。你沒聽錯,可視角度大對於某些群體來說就是缺點,不少消費者在購買了IPS LCD設備之後還需要額外購買一張防窺膜貼在屏幕上面,用於防範別人看到自己的隱私。

從TN排列邁向IPS排列

根據百度百科定義TN技術是一種相對比較舊的排列方式,IPS技術則是2001年由日立公司推出的液晶面板技術,後來吸引了LG-飛利浦、瀚宇彩晶、IDTech(奇美電子與日本IBM合資公司)等廠商靠攏。在手機行業iPhone 4帶動了IPS LCD這股熱潮,加上屏幕解析度上升到Retina顯示屏高度,最終讓其顯示效果十分細膩並且色彩真實養眼,從而讓消費者對IPS LCD的熱情瞬間提高起來。

之後整個手機行業都在效仿iPhone引入IPS排列,短短幾年時間就已經遍地開花。撇除三星堅守OLED陣營,LCD陣營這邊HTC、LG、諾基亞等國際大廠,還有小米、魅族等國產精英基本上都更換了IPS LCD屏幕。

比較標新立異的就是索尼,12年全平衡旗艦索尼Xperia Z和索尼Xperia Z1用上了最頂級的攝像頭CMOS,最尖端的影像處理器和G鏡頭,也放下了雙核心的堅持果斷上了四核心處理器,但是偏偏不上IPS LCD屏幕。索粉們在那個時期每次看到索尼旗艦機都得吐槽一番臉蛋,身材再好臉蛋不行也是枉然。和索尼Xperia Z1同期發布的索尼Xperia Z Ultra終於用上了IPS LCD,顯示效果比前者好上不知道多少倍,讓索粉都搞不清楚究竟誰才是旗艦機。之後索尼Xperia Z2開始終於一直沿用著IPS LCD屏幕,索粉們也可以鬆一口氣。


索尼Xperia Z Ultra

對於隱私權十分看重的大和民族或許是故意讓索尼Xperia Z和索尼Xperia Z1不上IPS LCD屏幕的,可視角度大的話在公交或者地鐵上連回個私密簡訊和郵件的勇氣都沒有了,看部經典的愛情文藝片或者動作片的機會也被剝奪了。當然TN屏幕容易泛白,可視角度小,色彩容易跑偏等問題確實造成了另一部分消費者的困擾,索尼恐怕最終也是迫於市場的壓力所以將IPS LCD替換掉TN LCD屏幕的。

IPS排列也分很多種?

在智慧型手機上我們很少聽到IPS排列還會細分種類的說法,但是放大到液晶顯示器和液晶電視的領域,IPS排列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S-IPS、H-IPS、P-IPS、E-IPS、AH-IPS,SHE?呵呵!說到底依然是排列方式不同,但終究還是IPS排列而不會基因突變成TN排列的,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幾種排列方式。

H-IPS和S-IPS檔次比較高而且售價相對比較貴,區分準則就是用顯微鏡放大液晶屏幕時候能夠看到S-IPS屏幕三種次像素走向是一種魚鱗狀排布,H-IPS則是豎直標準排列。E-IPS和H-IPS的排列方式類似,但是成本低不少所以品質也會相對差一點。


顯微鏡下液晶分子排列

P-IPS主要是華碩液晶顯示器提出來的概念,相比E-IPS的色域更高而且色彩更加豐富,層次感更強。換句話說顯示效果上H-IPS>P-IPS>E-IPS,液晶分子排列方式相對比較類似。

AH-IPS則是由LG Display推出的液晶顯示屏排列方式,也就是iPhone4、HTC One(M8)等產品上的屏幕所採用的排列方式。AH-IPS用在臺式機顯示器方面的話,定位相比E-IPS更高。

總結:最後想補充一點,LCD陣營中無論是TN排列還是IPS排列,基本上都類似於OLED陣營的RGB排列方式,也就是三種次像素的大小比例基本上是1:1:1,而不會出現Pentile排列那種不對稱形式。所以無論是採用IPS還是TN排列的LCD手機在色準和色溫上基本不會出現三星手機那種發青發藍的問題。

來源:手機中國

產業第一視角為您解讀

E視角


eview001@qq.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讓您擁有第1視角


相關焦點

  • 同屬LCD屏幕 淺談IPS排列和TN排列的區別
    之前介紹LCD屏幕組成原理時候我們已經知道液晶屏主要通過液晶層(液晶分子)引導光線偏轉方向並疏通光路,而液晶分子排列方式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屏幕顯示效果。
  • IPS/TN/VA誰更優秀 淺談TFT技術分類
    IPS/TN/VA誰更優秀 淺談TFT技術分類     當前主流市場被LED背光顯示器佔據,製造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液晶面板分類依據是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和通電時的扭轉方式。液晶面板結構示意圖    TN面板成本低、響應速度快、可視角度小、畫質較差。
  • LCD屏幕,IPS屏幕,TFT屏幕,SLCD屏幕和AMOLED手機屏幕介紹
    目前主流的手機採用的屏幕,從大範圍上講都可以歸類為LCD與OLED,兩種屏幕從發光上講有著本質的區別,一種是靠外部光源的照亮,一種是自發光。。大眾科普 淺析主流手機屏幕材質分類。手機屏幕作為手機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其顯示效果會直接影響到整機的體驗。目前關於屏幕的概念名詞非常多,讓人難以區分。
  • tft屏幕和ips屏幕哪個好,有什麼區別
    兩種LCD相比較屬於完全不同的種類,GF為STN的改良,能夠提高LCD的亮度,而CG則是高精度優質LCD可以達到QVGA(240×320)像素規格的解析度。   ips屏   IPS屏幕(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轉換)技術是日立公司於2001推出的液晶面板技術,俗稱「Super TFT」。
  • 淺談LCD液晶屏和LED屏,它們有什麼不同之處
    但多數人對LCD顯示屏和LED顯示屏的了解還不是很清晰,在選購液晶屏時經常會很迷茫,今天就由液晶屏廠家詳細介紹LCD液晶屏與LED屏之間的區別和它們之間各自的優勢。 LCD的定義 LCD的結構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中注入液晶,兩片玻璃中間有許多垂直和水平的細小電線,通電後根據需要改變杆狀液晶分子的轉動方向,將光線折射出產生畫面。
  • 從「京東方」到「周冬雨排列」看像素排列對屏幕的影響
    ▲ 始作俑者 i冰宇宙這些特殊排列的屏幕,實際上是京東方自研的delta排列屏幕,由於放大後的長相為兩個發光的綠點和一個紅紅的嘴,看起來非常像網紅圖片「周冬雨的凝視」。至於京東方delta排列,也就是所謂的周冬雨排列,是京東方為了規避三星專利而研發的獨特排列方式,在像素密度上比三星差不少,相當於得房率在70%左右,100平米房子只有70平米使用面積。像素排列對屏幕的影響從 RGB排列到三星 Pentile排列,再到京東方delta排列,像素密度逐漸遞減。
  • 十六年革新成長 淺談IPS屏幕發展歷史
    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後我們對手機有了越來越多新的認識,遊戲、影音的需求決定了我們對手機屏幕的更多要求。除了屏幕尺寸、像素密度之外,其實屏幕所使用的技術也同樣對手機屏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IPS屏幕或許是目前我們最為熟悉的一種屏幕了,但是關於IPS屏幕,我們究竟有了解多少呢?
  • TN/IPS/PLS/VA屏有啥區別?顯示器面板解析
    S-ips面板的出現改變了液晶分子的排列狀況,也改變了電極的分部情況,如果屏幕上沒有被施加電壓,那麼它的液晶分子就不會發生翻轉,這時候光線就無法通過屏幕,當施加電壓的時候,液晶分子會發生翻轉,允許光線通過,這能夠極大地提高屏幕的可視角度,並能夠顯示出高達16777216種顏色。
  • 盤點手機屏幕像素排列方式
    PenTile 排列RGB PenTile 排列,目前多見於 OLED 屏幕上,因子像素呈現鑽石形排列而得名。與標準 RGB 排列不同,PenTile 排列的每個像素由紅、綠和藍、綠子像素組合而成,綠色像素是完整的,而紅藍像素相比傳統 RGB 排列各減少二分之一,子像素總數減少了約三分之一。
  • OLED屏幕那些次像素有趣的排列方式
    不知不覺關於屏幕技術解析類文章的連載已經臨近尾聲,我們還有排列方式和液晶遷移方式兩個大板塊沒有和各位讀者介紹。和介紹顯示層結構時候分開OLED和LCD兩篇文章做法類似,關於OLED次像素和LCD液晶分子排列方式的介紹我們也分開兩篇文章。
  • 周冬雨排列是什麼?一文帶你讀懂次像素排列如何影響屏幕解析度
    在上周的華為P40發布會上,華為對新機的屏幕介紹只是簡單公布了一些基本的功能和參數,在2020年旗艦屏幕之爭中實屬稀奇。畢竟屏幕當屬每天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配件,消費者自然而然對其會格外關心。因此,近日網上就有很多人都在對華為P40系列的屏幕材質進行猜測,熱議程度相當之高。
  • IPS液晶屏幕緣何受追捧? 淺談IPS屏幕發展歷史
    淺談IPS屏幕發展歷史 灰色天空 發表於 2012-11-26 10:40:19 IPS屏幕(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轉換)技術是日立公司於2001推出的液晶面板技術,俗稱「Super TFT」。
  • 聊聊手機屏幕,OLED,LCD,還有「周冬雨排列」
    「周冬雨排列」其實是華為Mate 20 Pro的屏幕像素放大後的照片引發的,這塊屏幕由京東方提供,屏幕像素放大之後像兩個發光的綠眼睛和一張紅色的嘴,由於形狀像一隻小鴨子面無表情地盯著我們,和網上周冬雨的表情包神似,所以被廣大網友稱之為:周冬雨排列。
  • OLED IPS TFT 傻傻分不清?手機屏幕的那些事
    隨著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快速崛起,各個手機品牌百花齊放,給我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手機,包括配置價位各有不同,現在手機屏幕從之前的TFT材質,變化的越來越多樣,OLED 還有ips 讓一些網友一頭霧水,到底哪種屏幕的材質好,今天咱們就來分析一下先從發展歷程來看
  • 終於懂了 AMOLED、TFT-LCD、IPS、TN、VA到底有啥不同?
    但是了解手機屏幕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沒有知識背景的一般人根本看不懂,講起來也很複雜。在這裡,教授用最簡單的話,把手機屏幕的基本知識和大夥一起分析分析。  看手機屏幕參數,除了要看解析度和屏幕尺寸之外,還要看手機屏幕的材質,這是影響屏幕色彩表現力和細膩程度更重要的原因。根據材質的不同,手機屏幕可以分為LCD(液晶顯示器)與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這兩大類。
  • AMOLED屏幕與IPS LCD面板,哪個更好?
    目前的手機屏幕多種多樣,顯示效果各不相同,但歸根結底它們的屏幕材質無非只有以上提到的LCD和OLED(諾基亞 Lumia 928採用了OLED材質)兩種,那麼這兩種材質有什麼區別呢?到底哪一種屏幕更好呢?下面我們從科普的角度了解下AMOLED屏與IPS屏。什麼是OLED材質屏?什麼是AMOLED面板?什麼是Super AMOLED技術?
  • TN?IPS?筆記本的屏幕到底都有什麼不一樣?
    TN面板技術細節  原理:將兩塊偏光鏡P1和P2互呈90度平行擺放。在偏光鏡P1,P2間注入液晶LC(實際上偏光鏡和液晶還隔有玻璃層G和導電板E1,E2),在不通電的時候液晶分子會呈螺旋狀排列,使光線逐漸扭曲透過偏光鏡。
  • 「周冬雨排列」是什麼?和你聊聊手機屏幕排列的那些事
    [PConline 資訊]最近一個奇怪的話題登上了知乎熱搜,「周冬雨排列是什麼?」對啊,周冬雨排列,是什麼奇怪的暗號嗎?其實這指的是一種OLED顯示屏的次像素排列,簡單來說由於OLED發光效率、壽命和工藝等原因,次像素無法像LCD屏幕那樣形成整齊的RGB排列,而「周冬雨排列」就是其中之一。
  • 深度科普 | LCD和OLED屏幕到底有什麼區別!?
    上圖是普遍現在LCD屏幕用的RGB排列,都是十分標準的 - 一樣大,每個像素都有三個子像素,呈現出來的圖像算是很普通的~這裡先解釋一下LCD的工作原理吧。AMOLED不同的地方是 - 它能單獨控制每一個像素點的亮度和開關狀態。這是因為廠商給他們的屏幕上塗了另一層價格不菲能導電能發光的有機材料。現在做AMOLED的廠商包括了大名鼎鼎的三星(每一個新手機就突破一項屏幕方面的新紀錄)、常年坑友商的LG(華為綠屏)、還有新人京東方。具體科普了這麼多,我們來看看LCD和OLED詳細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吧。
  • 周冬雨排列上熱搜 一文看懂不同像素排列方式
    LCD屏幕全稱為Liquid Crystal Display,因為它不具備自發光特性,因此需要背光板支持;另外,由於需要透過兩層玻璃、光學膜片、配向膜和彩色濾光片等來產生偏光效果,所以會比OLED屏幕厚很多。LCD發展歷史很久了,技術成熟讓它的製作成本更低,所以同級別的LCD屏幕手機會比OLED屏幕手機更便宜。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體,對比LCD材質它的優勢很明顯。